史说三千年
二、姬昌有所为(旧版)

懒也要努力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史记》记载,周文王姬昌,能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等人皆先后投奔。商纣暴虐,他知而叹惜,被囚于羑里。经闳夭等人赂纣得释,献洛西之地,请纣废炮烙之刑。归周后,评断虞、芮两国争讼,得诸侯拥护,于是伐犬戎、密须,灭崇国,建立丰邑,并迁都于此,进而伐邘国,灭黎国,诸侯归者日众,《论语·泰伯》称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可以看出,姬昌归周后,不仅没有老态龙钟,还雄心勃勃:调解虞、芮两国纷争,建立威望;攻伐犬戎、密须两个游牧部落,消除周国西部隐患;伐邘国,灭黎国,进一步扩大周国国土面积和政治军事影响力。最后,在姬昌的带领下,大商国有三分之二的国土,成了周国的。

“三分天下有其二”这个说法,明显夸张了。若是姬昌能在几十年间,就能让周如此强盛。那么,他何必主动到商都去,向帝辛卑躬屈膝,进献美女、宝马,以此打消帝辛的戒心呢?

毕竟,在三千多年前的古代,生产力还很落后,生产工具、武器、粮食等物都不是短期内能够积累的。说句玩笑话,周国不可能在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间,就变得国富兵强。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比如秦国灭六国,就是“奋六世之余烈”,历经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才最终成功。又比如汉武帝消灭匈奴,也是靠其父祖两朝近三十年修生养息,才使国力强盛,才使汉武帝有实力发动消灭匈奴的战争。

以此来看,姬昌时代,周国应该没有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地步。若是到那个地步,帝辛即便再沉迷享乐,他也会出动军队,攻伐周国。帝辛是有这个胆量的。

因为在后期,姬发率领联军叛乱,一路攻到牧野,帝辛便是率军在此,与姬发决一死战的。那时,比干可是提出过谏言,应固守都城,以待王师东归。什么意思呢。就是,依靠都城城墙打防守战,等待东征的军队回来救援。

可惜,帝辛以固守待援为耻,根本不采纳比干的谏言。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帝辛敢于主动出击,跟姬发在牧野决战,也体现了他的勇武一面。

所以,帝辛并没有被酒色掏空了勇气。

所以,他不会坐视周国吞并其他诸侯国。

再回过头来看,姬昌归国之后,除了招揽人才、重视农业生产之外,就是解决虞、芮两国纷争,削弱犬戎、密须两部落势力,攻伐邘国,吞并崇国和黎国。

按照姬昌隐忍低调的性格,他必然是打着帝辛的招牌,以不尊帝辛的名义,企图叛乱的名义,发动战争。事后,姬昌再向帝辛进献美女、奇珍异宝,用钱财贿赂帝辛宠妃宠臣,取得帝辛的欢心,便可消弭帝辛的戒心。

犬戎、密须这两个游牧部落外族势力,可以不谈,因为它们根本不在大商国内,根本不在帝辛的眼里。周国跟犬戎、密须这两个游牧部落之间的战争,互相消耗,附和帝辛的利益,属于乐见其成的事。

至于姬昌主动为虞、芮两国消解纷争,在帝辛眼里,是迂腐的表现。因为帝辛是个杀伐果决之人,喜欢用武力解决纷争,属于快刀斩乱麻的性格。所以,他不喜欢姬昌这种仁义的表现,更不会视姬昌的仁义为威胁。

这里要重点讲一下崇国。崇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大禹的父亲鲧,鲧就被封在崇地,史称“崇伯”。随后,大禹治水有功,由舜禅位,继承帝位。再后,大禹儿子启继承帝位,开创夏朝。于是,崇国一直是夏朝的龙兴之地。

最后,夏朝被商国取代。夏朝的王族便被安置在了崇国。

所以,商朝历代帝王对崇国的态度,都是防备和监视,没有信任。

崇国最有作为的国主崇侯虎,是商王武丁的三大战将之一。他曾率领崇国军队,参与对周、髳、邛等诸侯国的征伐,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武丁朝的强盛做出了贡献。

事实上,历代崇国国主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替商王防备周国,主动阻碍周国的发展。

因此,崇国便是周国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因此,崇国也就成了姬昌首先要消灭的目标。

姬昌筹谋多年,机会终于来了。

东夷再次叛乱,声势浩大,帝辛率大军亲征,几乎是全军出动了。

姬昌便果断出击,以讨伐无道之名,率军攻入崇国。周军行动迅速,一场闪电战,打得崇军措手不及,只能困守崇城。

被困三十日,崇国军上下誓死不降。崇国人与周国人有世仇,他们知道即便投降,也活不好,只好拼死抵抗。若是能等到帝辛来援,或有一线生机。

然而,他们却等不到那一天了。

因为周军事先准备充分,带了大量攻城器械,成功攻陷崇城,一举灭崇。

崇国的灭亡,让帝辛警醒。可,悔之晚矣。

帝辛此时陷在东夷,鞭长莫及,只能等平定东夷叛乱,再说。

不过,姬昌却不会等帝辛。他攻灭崇国,又派军直取黎国。真是趁你病,要你命。

战斗很顺利,顺利到周军都打到了邘国。

幸好,姬昌及时下令,把周军拉了回来,才没有令周军陷入被围的险境。

因为,邘国在如今河南焦作,属于商国核心势力圈范围了。

若是邘国陷落,帝辛必然要率大军回援。而且,商国大小奴隶主势力,也不会坐视周军侵略他们的领地。那样,周军便会成为众矢之的,陷入被群起而攻的险地。

姬昌见好就收,并用大量奇珍异宝贿赂商国权臣,还及时安抚反对帝辛的权贵势力,并允诺日后的好处。此举,可谓是深得“联合大多数,打击少部分”之思想精髓,成功降低了商国上下对周国的敌意。

等帝辛回都,想要对周国动手,他已是有心无力了。

为什么呢?

有两个原因:一是东夷叛乱不断;二是商国权贵对帝辛离心离德。

因为帝辛擅杀醜侯、鄂侯、梅伯等有威望、有实力且忠心的诸侯国国主,导致商国权贵人人自危,对帝辛心生不满。

一旦两线开战,陷入胶着,都城内有权贵反叛,帝辛就彻底被将死了。因此,帝辛只能捏着鼻子默认姬昌侵占崇国、黎国的行为。

而且,姬昌也充分照顾到了帝辛的面子问题,不仅送美女、宝马、珍宝,还将崇国、黎国及邘国反叛的罪证也送了上来,表示他是“替天行道”,替帝辛征伐不臣···

总之,姬昌的态度很好,消解了帝辛部分不满的情绪。

然后,帝辛在糖衣炮弹之中又沉迷了,沉迷到了享乐之中。

然后,姬昌一面埋头苦干,一面做起统战的思想工作,逐步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逐步瓦解忠于帝辛的权贵势力。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到公元前1056年,姬昌逝世,据说是享年九十七岁。成就伟大的人,总是有不凡的寿命,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