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满朝名臣,我是摄政王!
020:张良!望陛下同意!(旧版)

121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哼!郭守敬,朕告诉你,少拿什么天意来骗朕!朕命由朕不由天!”

小皇帝对着郭守敬气势汹汹的说道。

听到其口中的那句‘朕命由朕不由天’,郑豪不由瞪大了眼睛。

郑豪:小说主角???

“至于你说的让太后参与朝事这件事,朕同意,朕不仅同意,还很支持,昨日皇叔说朕长大了,要让朕来处理政务,朕不想辜负皇叔的厚望,故没有拒绝。”

“然而昨天晚上朕深思熟虑后,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地方不懂的,所以今日叫来了太后,想让其垂帘听政。”

话锋一转,小皇帝看向角落里的武则天一行人缓缓说道。

小皇帝的话让众人齐齐看向了武则天。

只见武则天迎着众人的目光走上了大殿中央。

见此,郑豪也开口道:“好,竟然陛下有此意,那么就让太后垂帘听政吧。大侄子,武太后可不是平凡女子,以后陛下可得多听听武太后的建议。”

说着笑了笑,他又对武则天道。

“武太后,以后本王这大侄子就让你好好指导指导了。”

听到郑豪的话,武则天微微点头。

下方众臣看到这一幕,都没有议论什么。

这件事在昨天晚上就传出来了。

当时他们还有些不信。

但当进大殿时看见了武则天,他们也就信了。

所以此事没有像之前针对于谦那样站出来反对或添堵。

这个事后,只见诸葛亮和张良齐齐站了出来。

张良轻声开口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张良开口,整个大殿再次安静下来。

郑豪不由好奇的看着这个朝堂之中说话分量比诸葛亮还要重上一分的左相。

根据郑豪前身的记忆,张良是很少在朝堂上提出意见和事件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像刚才那般,由诸葛亮开口。

张良开口,注定的都是大事。

而想到昨天晚上百晓生的汇报,郑豪神色严肃了起来。

要是张良来搞自己的话,那就得好好动动脑子了。

“爱卿请讲。”

小皇帝连忙对张良开口道。

“陛下,再过些时日便是靖王的生辰了,如今靖王还政于陛下,还需昭告天下。臣建议诏天下英杰入朝,各方人才入京,举行大庆大比,以安天下民心。”张良拱手说道。

“嗯,陛下,左相此言有理,臣附议。”诸葛亮也开口道。

随着左相右相的带头,朝中大臣很多也站了出来。

“臣等附议!!!”

看着下方众臣,小皇帝想了一下回头看向郑豪开口道:“皇叔,你觉得呢?”

“哈哈哈,一切由陛下解决。”

郑豪笑着将决定权再次抛给了小皇帝。

他不用多想就知道这是小皇帝在试探自己。

他已经还政了,小皇帝此事问他看起来是让他做决定。

实则是想要看看他是否还有摄政的心。

若是郑豪表现的有,那么以后肯定会多加防备。

“既然皇叔这样说,那就看朕的吧。”

小皇帝得到郑豪的回答后明显很满意对着下方百官说道:

“皇叔摄政多年,劳苦功高,理应举行大庆,而张爱卿之言,对大夏也是幸事,故此事必须做!”

“陛下圣明!!!”

听到小皇帝的话,文武百官齐齐附和。

随后便见小皇帝笑道:“哈哈哈,张爱卿,此事由你提出,便由你来安排吧。还望你在此事上多加用心,在此事的用人用物方面,朕全都支持你。”

“得陛下支持,此事臣必尽心尽力!”张良拱手回道。

看着张良如此模样,小皇帝心中非常满意。

不愧是左相。

一言一行都是给人那么的靠谱。

“哈哈哈,好,有爱卿在,朕心甚慰。”

想到这,小皇帝不由再次大笑。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弥漫出一股君贤臣良的气氛。

郑豪看着这一幕脸上也满是笑容。

自己这小侄子还是有点东西的。

在这一刻小侄子便已经在对自己动手了。

刚才试探了一下后,便不再试探了。

而今在大殿之上大放言辞,将权放给了张良,也就代表着早晚要对郑豪为敌了。

这是皇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

一个尚在成长的皇权与一个权势滔天的王权!

特别是在同一个地方!

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必然性的。

随后便见在这君贤臣良的气氛下,很多事游刃而解。

……

朝会结束。

郑豪看了一眼武则天后回到了靖王府。

很快就收到了皇宫里棋子传出来的消息。

【左相张良被夏帝请进了太庙!】

“请进太庙?吕芳,你来说说,本王那便宜侄子将张良请进太庙意欲何为?”

郑豪看着手中的折子扔进了火堆向身后的吕芳问道。

“主子,奴才…猜不准陛下的圣意。不过,奴才觉得,主子得好好防备一下他们了。”吕芳想了想回道。

“哈哈哈,防备。”

郑豪笑着沉思了起来。

小皇帝一个人还是好对付的,总归是一个小孩罢了。

若是小皇帝获得张良的支持和忠心,这难度就提升了至少五个等级了。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便是形容张良的。

不过,小皇帝有张良计,郑豪自有过云梯。

“吕芳,去将上奏的册子拿来,本王要写些东西。”

想到这,郑豪对吕芳道。

“是,主子。”

吕芳点头离去。

“张良…张子房,张家,今日他和诸葛亮提出的举办大典。倒是没那么简单……诏天下英杰入朝,各方人才入京…会不会是汉末时期诛十常侍的手段呢?若是他们真对本王动手……那就休怪本王不讲道义了。”

望着吕芳离去的背影,郑豪独自嘀咕着。

吕芳很快就拿着册子回来了。

只见那册子上面纹着蟒,金色的册边显示着它的不凡。

这是独属于郑豪这个摄政王才能用的专属册子。

吕芳将册子摆在桌上后,直接拿起了笔。

见此,郑豪开口道:“臣,靖王郑豪,今有一事,望陛下同意……”

随着郑豪的开口,吕芳手中的笔也动了起来。

“平西伯吴三桂、平北伯年羹尧、平南伯鳌拜、平东伯董卓、安北伯安禄山……等人,皆国之栋梁,有才之士,望陛下调其等守备一方,为大夏百姓做做实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