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与国同休
一直想在本书设计一条暗线(旧版)

白苍柔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明史,尤其是洪武与建文的历史,真的是一团糟。一方面是朱棣造反,他老人家可能也爱惜名声,把两朝史料改了改。另一方面是女真,为了抹黑大明也歪曲了许多史料。这就导致《明史》、《国榷》、《明实录》等史料互相前言不搭后语甚至相互矛盾。

还有隐藏的,无法证实的第三条暗线-文官!

实录也是文官修的啊!

大家都知道说朱元璋长的丑,形容的有模有样,什么鞋拔子脸,一脸麻子。甚至还有画像。

有一种受众很广的说法是这也属于大清抹黑大明的一种手段。

可是作者在翻资料时看到这段文字:“明朝中后期的官员张瀚,也曾在著作《松窗梦语》中记载,他在任职南司空时曾入职皇宫,亲眼瞻仰了朱元璋的画像。他说:“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的怪样子实在不像。”也就是说在明朝的时候,民间就已经有了朱元璋怪相的传说,只不过张瀚把这个传说推翻了。

那为什么在皇权如此权威的古代,明间都能出传言侮辱开国皇帝?甚至需要官员亲眼看到皇帝画像后才能推翻他自己的固有印象?严重到这种地步?背后没有推手我是不信的。

那推手是谁?再往下分析。

朱元璋死的时候七十多了,往他身上阴谋论不靠谱。

可朱标怎么死的?三本史料都没描述。

而朱标死有什么蹊跷?

不过是去西安考察,西安还有二弟秦王。

朱标前脚走后脚朱元璋派了三位国公级别的大将带兵去捧场!

这三人够和蒙元摆开架势干一仗了。去保护太子?谁有这么大能量对抗一国储君?对抗史上最稳太子?甚至朱元璋明文发令朱标要小心身边侍从,要注意饮食。可以说把暗地里的心思摆到明面上来了。可朱标还是死了!

朱元璋在怕谁?

再往下看。

朱允炆怎么以庶子身份登临大宝。太麻烦不用说了,看朱允炆登基以后。

朱元璋葬礼已经非常迅速了,7天!有点侮辱人了。

可文官已经按捺不住了。

撤裁军队,陕西的,内蒙的,辽东的。这可都是边防野战部队!

裁撤各个衙门的检校,就相当于巡查组。

开保举法,就和汉朝举孝廉一个意思,不过是由官员说了算,我说你有才你就有才,你就是我亲爹你也有才,不用科举了,来上班。

这熟不熟悉?像不像那啥?不过可怖橄榄说。

再后来就是奉天靖难。

方孝孺被塑造成忠臣!直臣!名臣!诛十族。

而他不过是区区五品官!还是没经过科举的!

能位列朱棣的杀人名单前三?各部尚书都得排在这个小小的五品官屁股后面?

这第十族的说法是师长同学亲友之类的。

但还记得保举法吗?

朱棣清算的时候,从北平把陈瑛调过来办案,异地办案从严从重从快。

这不查不知道。

方孝孺的什么远方亲戚同窗同学同乡好友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官员

从朱允炆继位到奉天靖难。四年。

方孝孺往公家塞了八百多人!忠?直?名?呵呵。

明朝文官集团的强大在历史中有很多或明或暗的描述。

当然还有最强而有力的佐证。

明朝皇帝寿命平均年龄42岁……

你要说古人短命,那同时期史书上活到六七十的真不少吧……

况且明朝皇帝很少有善终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