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都市从五万刁民开始
001 · 继任镇长(旧版)

凛凛人如在

都市 |  宦海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元春三日夜。

赤霄镇,镇长府邸,后院。

刘和,46岁,主角刚亡故的父亲。也是新汉国第10任赤霄镇镇长,第10任护剑子爵,世袭罔替。

在任二十余年,当地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温饱,算不上是大治,也没有出什么差错,中规中矩罢了。

“小逸,爸不行了,以后赤霄镇人民的幸福就要托付到你手上了,切记我刘氏祖训,以人为本……”交代完之后,刘和便走了。

刘逸,原本是地球上人们常说垮掉的一代。97年出生,毕业于人大,在基层已经工作两年,昨天夜里看完十园镇经济发展工作报告,便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此时是蓝星大汉国,刚过去正旦两天。

三百年以来,人们喜欢简称其为新汉国。而赤霄镇所处的地区便是汉国-兖州-东平郡-阳古县。

赤霄镇全称赤霄护剑自治镇,大同历三年(西方历1705年)始置,是开国元勋护剑子爵刘瞿的封地,因其开国功劳巨大,封子爵世袭罔替。

但赤霄镇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2200年前,太祖高皇帝刘邦执三尺剑而王天下,因当地刘氏宗亲世代守护太祖高皇帝刘邦的斩蛇之剑—赤霄剑,故而此地名为赤霄镇。

刚刚了解完自己的身份和所处国家、世界的局势,在这个世界唯一的至亲,便撒手人寰,将整个镇子的人民托付在了自己手上。

这个世界几乎与地球可以说是平行世界同位体,文化与世界局势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科技水平相当于地球05年的水平,华夏地区的历史同样是经历了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但是却在三国时期拐了个弯,走向了另外的发展道路。

1800年前,天下三分。曹魏占据北方、孙吴占据东南。

昭烈皇帝起于微末,辗转多年终于西川继承大统。之后五年平魏、三年灭吴,仅仅八年便统一全国,史称大汉第三帝国。其发迹之初,大宗正刘虞便称其有高祖之风,果不其然。

1600年前,国乱岁凶,四方扰攘,五胡乱华,北蛮侵占中原。

宣武皇帝刘裕自幼家贫,投身北府军为将,后自立为王以南统北,以武定国。历时十八年一统天下,为大汉第四帝国。

1300年前……

1000年前……

800年前……

500年前……

历史就这样在刘氏失国复国的循环中度过,直到300年前。

西方历1691年,各方世族军阀以为仍然是一次刘氏失国复国的战争年代,但是,刘澈同志在帝都提出了皇帝不再是唯一最高领导人,由民众代表在府衙推举的候选人当中决议出最高统治者,每二十年换届一次,作为补偿,刘氏开国功勋将享有自治封地。

西方历1702年,大汉国建立,立国当年为大同元年。

刘澈从小立志要建立一个天下大同的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

他也深知当前社会生产力不够、民智也未全开,所以天下大同虽然是他的目标,但并没有盲目的去追求直接一步到位的天下大同。

于是,大汉国以中央集权府衙为主导,各省市县直属中央管辖,但是由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除中央直管省市县等,仍然有功勋封地自治区、资本特别行政区、少数特色自治区存在。

像赤霄镇这种世袭罔替的封地,每年的三大财税向中央上缴20%,其余全部财政收入都属于镇长子爵府的私有财产,只不过没有任何一个镇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私吞全部财政收入。除极少数特殊贫困的封地自治镇能收到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外,其他自治镇都自负财政支出,发展较好的地区,每年还有不菲的卖地收入。

而其他特别行政区与少族自治区除部分法律、节日、民俗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之外,与中央直管区几乎完全一致。

三日后,丧事毕,刘逸去县府衙述职。

抛开刚来到这个世界父亲就去世不谈,其实刘逸对于继承镇长和子爵爵位还是非常开心的。

毕竟虽然赤霄镇不大,但是在全国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也属于平均线上下徘徊的水平了,只要不作大死,一辈子锦衣玉食没有问题。

如果侥幸以上个世界的见识把镇子发展起来,也算没有辜负已故父亲的期望。

“你好同志,请问县长办公室在哪栋楼?”刘逸这是第一次来到县府衙大楼,也不清楚县长办公室在哪里,刚好看到门卫大爷,便向前迈步礼貌问道。

“你好,请问你去找县长有什么事吗?”每天来找县长办事的人都非常多,门卫大爷此问也是例行公事。

“我是赤霄镇原镇长刘和独子,来办理爵位和镇长继承手续的。”刘逸答道。

“哦哦,原来您就是新一任赤霄镇护剑子爵,县长办公室在正前方一栋三楼楼梯口左手边第一间,我带您去?”听到刘逸是已故赤霄镇镇长的独子,门卫的眉眼顿时张开,这是前两天县长就交代好的事,自己可不能有一点逾越。

“谢谢,就不用麻烦你了,我自己去就行了。”

——————

咚咚咚~

“请进!”

刘逸推开门,往前三步正色道:“杨县长您好,我叫刘逸,是原赤霄镇镇长刘和的儿子,家父丧事已经办完了,前来找您述职。”

杨正:“我与你父亲也是多年好友,没想到他还没到五十岁就走了,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所幸虎父无犬子,我观你也是仪表堂堂,颇有刘和兄弟当年几分英姿”

刘逸:“家父走前无病无灾,也许是去另一个世界享福了,只是偌大的镇子和全镇几万人民突然托付于我,身上还是有很大的压力”

杨正:“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闲话家常有空再叙,中央对你继承爵位和职位的任命书已经下来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