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楚风
第三十二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下)(旧版)

文刀手易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无辜的李由也受到了父亲的牵连,他被削去三川郡守一职。不过由于前方战事紧急,他没有被立即下狱,而是被发配到了雍丘继续与楚军作战。怀着戴罪立功的心态,李由来到了雍丘,他希望以自己的战功能为父亲洗刷冤屈。为了父亲,为了整个家族,李由带着必死的决心再次坚守城池。

李由虽是个官二代,却并不像纨绔子弟那样。从小父亲就给予他最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他仗着丞相的威风胡作非为。李由回想起父亲总是处处谨小慎微,就这样在凶险的秦国官场中,一路如履薄冰般地走过来。

记得有一次,李由从三川郡回家省亲,父亲宴请宾客,当时咸阳城内有身份的文武百官纷纷前来拜会。正当所有人开怀畅饮的时候,李由突然察觉到父亲隐隐有一种怅然若失的表情。他主动上前询问父亲安好,只听见李斯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的老师荀子曾经说过‘物禁大盛’。我李斯本是上蔡的一介布衣,街巷里的一个普通百姓。先皇不嫌弃我身份卑微,将我提拔到这样高的职位上来。在当今所有臣子中,没有人比我的地位更高了,可以说是荣华富贵达到了极致。然而物极则衰,我真不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会是怎样啊?”

“物禁大盛。”李由喃喃自语,现在他终于理解父亲所担心的是什么了。

李由仍不甘心,他不想就这么输了,他觉得战功是唯一可以帮助父亲洗刷冤屈的办法。

被逼到绝境的李由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斗志昂扬,身先士卒,率领着雍丘守军与楚军激战。然而李由的运气实在太差了,如今他的对手早已不是当初的陈胜和吴广,而是升级到2.0版本的项羽和刘邦。与陈胜和吴广相比,项刘二人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刚刚联手屠戮了襄邑和城阳,现在兵锋正盛。

在雍丘之战中,刘邦军状态神勇,气势如虹。但见城头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不断,厮杀声不息。樊哙率领敢死队第一个攀上城墙,他一人连续斩杀十六人,拔得头筹;而在城墙下,战车隆隆,烟雾弥漫。夏侯婴率领战车兵团顶着敌人的箭雨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而这次战功最大的,当属骑兵部队的曹参。

曹参一开始骑着马在城外巡视,寻找雍丘城的突破口。第一波攻城战他的军队没有参与,反倒是樊哙领衔的步兵占了先。城破之后,楚军步兵一股脑地向位于城中制高点的秦军指挥部奔去,大家都认为那里一定会有大鱼。而曹参率领着一支骑兵部队,兜兜转转来到了西城门,他准备守株待兔,等待西逃秦兵。

果然,他在这里撞见了负隅顽抗的李由。

雍丘城破后,李由左臂中箭,血流如注。他率领守城将士撤出指挥部,与楚军展开了顽强的巷战。李由单手执剑,接连砍杀数十名敌人,他与最后仅剩的十几名贴身卫士且战且退。无奈敌人愈杀愈多,如同蚂蚁一般蜂拥而至。李由就像一头雄狮,困兽犹斗,依然坚定地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和尊严。

李由一行人战至西城门,已是精疲力竭。这时,一直在城外打游击的曹参率领着大队骑兵突然出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成功的时机很重要。还没有任何战功的曹参就像看到猎物的饿狼,立刻打起了精神,立功的时间到了!这伙骑兵便策马扬鞭,一举冲破了秦军的防守队形。战马如同重锤一般撞入人群,顷刻之间,一片狼藉。失去了阵型保护的秦兵如同待宰的羔羊,李由也在混战之中被曹参刺杀。

李由死了,殷红的血迹染透了战袍。他手握长剑,死不瞑目,他的尸体屹立不倒,仿佛至死还在反抗着命运的不公。如此壮烈的场面让他的敌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同样年轻的楚军将领项羽,此时也赶到了西城门,他见到这般惨烈的战况,也唏嘘不已。英雄之间,惺惺相惜,李由的壮烈牺牲终于赢得了对手的尊敬。这次项羽没有再屠城,而是将李由的尸体礼送回其老家上蔡(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予以厚葬。

李由的死虽然赢得了楚国的尊重,在秦国却遭受到来自上层的打压。赵高再次向办理李由通敌案件的特使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务必查出李由通敌的罪证。

负责督案的使者王明和陈宗,是两个正直的大臣。他们在了解李由英勇战斗的事迹后,大为感动。这二人顶住巨大的政治压力,据实上奏:

“臣等奉旨查办李由通敌案。雍丘一战,李由不以履险而却,不以临危而避,舍生取义,忠烈可风!”

然而王明和陈宗的仗义执言,没有传到秦二世的耳朵里,报告又被扣押在赵高的手中。李由的死并没有换来整个家族的平安,不久,赵高便将李家全部逮捕。赵高用严刑峻法惩治李斯,这位当朝丞相前前后后被打了一千大板,体无完肤。

遭遇了不白之冤的李斯认为自己对秦朝有立国之功,他不服气,于是在狱中继续上书鸣冤: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陕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

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

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

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

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

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在这封鸣冤的书信中,李斯历数了自己的七大罪状,但实际上,这每一件都不是罪,而是他非凡的政绩。李斯以反语泄愤,其中的冤屈、怨恨之情溢于纸面。

然而赵高怎么可能让这样一篇铭心刻骨的文章让皇帝看到?赵高指使狱吏扣押信件,不得上奏,他一脸不屑地说:“囚犯怎么能给皇帝上书呢?”

赵高虽然嘴上强硬,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他知道李斯有开国之功,万一哪天皇帝回心转意了,还会放李斯一条生路。于是,赵高便加快了谋害李斯的步伐。

为了给李斯定罪,赵高暗中指派自己的门客装扮成负责查案的御史大夫、谒者和侍中,这些假冒的官员轮流提审李斯十多回。只要李斯翻供不认罪,就大刑伺候,打得他死去活来。直到李斯被打服了,再也不敢翻供了,赵高这才安排真正的钦差前来审讯。

钦差见到李斯的时候,唏嘘不已。这个当年权倾朝野,意气风发的丞相如今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他遍体鳞伤,两眼无光。在赵高的设计之下,审讯进程出奇地顺利,但凡审讯官列举的罪状,李斯都一一承认,再也不敢多言语。因为他早已被打服了。

当李斯认罪的供词最后呈给皇帝的时候,秦二世大喜过望,盛赞赵高的办事得力:“如果没有你的火眼金睛,我几乎就被李斯给卖了。”

而对于李由通敌案的调查报告,赵高置若罔闻。之前的调查结论全部推翻,李由最终也被定性为谋反。

公元前209年七月,李斯在受尽各种酷刑之后,被判处腰斩于咸阳市口。这是极其悲凉的一天,凛冽的寒风刮过刑场,呼啸着像是哭泣的鬼魂,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绝望。李斯和他的二儿子被披上了刑具,沉重的锁链缠绕着他们的身躯,仿佛是压在心头的巨石一般。他们默默无语,面色苍白,眼神中透着无尽的痛苦。

当他们被押到刑场的时候。李斯终于开了口,他讲出了这辈子最令人伤感的话: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父子二人抱头痛哭,李家被灭三族。

李斯死了,他成了权谋斗争的牺牲品。当私欲遮蔽了公道,当心魔战胜了良知,当李斯决定谋杀扶苏的那一刻起,他和秦王朝就不可避免地一起滑向了深渊。

功臣与罪臣之间,只是一念之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