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我在大秦当公子
商鞅(旧版)

一尽长安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良造府邸坐落咸阳最为繁华的莆田街道。

府内外都有秦国最强的精锐之师手持兵器把手,府邸森严。

府内之人甚少多言,更不敢和外人传递消息,闷着头各司其职。

大良造府邸内。

红衣侍女手拿火折子在烛芯点燃,

管家许老挥了挥手,红衣侍女微微弯曲着身子向商鞅行了礼。

商鞅在主屋内正襟危坐,手执毛笔在郡守呈上来的秦简批阅。

商鞅突然感觉眼前的光线约莫是被一个人影遮住。

他批阅上书时停顿了一秒。

左手撤着衣袖边缘,抬头看了眼前的许老一眼。

将手里的毛笔斜靠在一颗小山坡雕刻的玉石上。

慢悠悠道,“可是宫里有何动静?”

许老面色恍然,两手合拢,微微鞠了一躬。

又从袖口里掏出一根半米长的竹简。

将手里的竹简递给商鞅,道,

“商君,这是宫里传来的最新消息。”

商鞅接过竹简,只见竹简上写着:

君上见公子恒,怒。

商鞅不明所以,目不转睛的盯着竹简上的字迹。

好似要把眼前所见的小字盯出花来。

竹简上的字迹还未干,应该是匆忙所写,写完之后就将消息传递出去。

商鞅只觉得一阵模糊,满腹疑惑。

为君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与秦孝公相处多年。

商鞅自然知道,很少有事情会惹怒秦孝公。

如此看来引起孝公大怒的事情可不简单哪!

到底是所谓何事?

商鞅将竹简倒了一个面,只见竹简一端,有被人分开的痕迹,

从竹简空隙里看,隐约有一个魏字。

魏国。

事关魏国。

商鞅目视窗前的梧桐树,迎窗而立。

寒风吹打着木质的窗子,商鞅目视前方,远眺魏国方向。

再往东看去,就是自己的家乡卫国。

商鞅好似一叶孤舟,自从母亲卫国姬妾成女死了后商鞅就去了魏国。

许老看向出神的商鞅又顺着商鞅的视线望去,喊道,

“商君可是思念故国,可要回去看一看。”

商鞅冷冷道,“我出卫国之时,孤家寡人,了无牵挂,有何好看的?”

“魏国可有动静?”

许老摇了摇头,“魏王并无动静,宫殿内和往常一样。”

“只是,”

商鞅望着许老久久不语说不出个所以然,眼神犀利,大声道,

“只是什么?”

“说。”

许老眉头紧皱,将衣袖一甩,两眼紧闭,道,

“魏国的武卒有动静。”

“魏王后频繁接见武卒的夫人,予以奖赏,对死去的武卒夫人时常接济。”

“亲自召开武卒家庭安抚大会。”

“魏王的意思?”商鞅扬了扬头,讽刺道。

许老摇了摇头,这是魏国历来的习俗。

按照惯例,武卒死于战场,国君率先带领重臣前去吊唁。

王后前去安抚武卒家人。

“魏王时常召见卫国送去的一位美女,冷待魏王后。”

“魏国朝臣呢?”

商鞅挥了挥衣袖,将架子上摆满的秦简摊开。

一件像竹筒似的竹简在商鞅解开捆绑的绳子后,露出急报二字。

间者从魏国相府探听到的消息,

魏王宠信庞涓放走庞涓同门师兄孙膑。

孙膑因受到庞涓多年迫害,沦为残疾。

齐国使臣出使魏国时期伺机逃亡齐国。

桂陵之战使孙膑天事才能脱颖而出。

许老语气平静发道,“魏惠王现在后悔得要死,时常召见庞涓商议国事。”

魏王那个老匹夫眼瞎的很,与其说不尊重人才还不如说是不识人才。

“我当初逃亡秦国通过王上身边的侍者景得以三次面见孝公,得以重视,在秦国大展宏图。”

“现在魏国又放走了孙膑,孙膑在魏国饱受折磨,黥刑和膑刑,以他对庞涓的仇恨,肯定会让齐国再次攻打魏国。”

毕竟桂陵之战,庞涓还没死。

以孙膑的骄傲可不会放过这歹毒的货色。

许老接着追问道,

“商君,魏国可谓是穷途末路了。”

“穷途末路?不尽然吧!”

魏王那个昏君还在做他的相王梦呢?”

“我前几天还看见他国使者信说,

魏国召集了吗十二国君朝见周天子。”

许老笑了笑,“魏国自魏文侯以来,礼贤下士,海纳百川,经世致用,他在位时魏国人才济济,内政清明。

“论治国,段干木,子夏,随便领出一个那个不是大有才干,他们是可以为帝王之师。

吴起,李悝,之流早已死去,魏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如今把孙膑放到敌国,增大敌国军事实力,削弱本国军事力量。

“好比将手里的利刃交给敌人,随时被宰杀。”

许老长虚了一口气,“魏国,危难就要来临了!”

商鞅默然,眼神发亮,

“我本来担心两次战役夺取河西之后魏国会盯着秦国不放,现在魏国有齐国拖着,如此自顾不暇,哪还有多余的军队和我秦国的虎狼之师对战。”

商鞅想到朝堂之上贵族反对新法,百姓又认为新法苛刻。

“民间进来可有什么议论?”

许老从袖口掏出一份记载了百姓的名单。

名单上记载了一些乡野小民,跟风之流附和新法。

双手奉上,对着商鞅道,“前几年百姓嫌弃新法繁琐,后来开始骂您。

如今新法已经推行十二年,新法的好处立竿见影,百姓都来称赞您的贤德。”

商鞅嘲讽道,“贤德?我能有什么贤德?”

推行新法的时候,全国上下,

哪个不是骂他商鞅霍乱秦国。

想要凭借一己之力颠覆秦国政权。

商鞅语气平淡道,“妄议朝政,闲得慌,都发配边疆充当劳动力吧。”

“这,恐怕不好,”许老冒着虚汗,又急切地劝告道,

“商君,此举大为不妥,秦人没有犯法,却将他们发配边疆修陵墓。

定会惹来朝野非议,其他反对新法的人诽谤您有了可乘之机。”

商鞅不以为意道,挥手示意许老退下,固执道,

“百姓整天赞美朝政亦或是骂朝政都会扇动人心,造成局势不稳。”

“最好的办法是以严格的法律规范他们,让他们安安分分的发展农业和军事,这样也不会出现内乱。”

许老总觉得不妥,可商鞅性格极端向来是认定之事绝不会轻易更改。

许老劝说无法,只好起身告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