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仙
第一百二十六章 锋烟四起(旧版)

忒忐忑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萧玉儿看着韩修离去的背影,很开心的笑了。

韩氏当初不过是大月从大泓劫掠过来的战利品,只是个奴隶罢了,历经三代,居然已成为大燕数一数二的家族,后日韩府大宴之后,无疑将向所有大燕人宣告,太后下嫁韩修的事实,韩氏也将成为慕容氏之外的皇族。

这样的好事,只用一个韩修根本就没有爱过的女人性命作交换,韩修怎能拒绝。

韩修位高权重,向来忠诚,自己下嫁与他后,关系更为紧密,便可以将更多的事情托付与他,以他的手腕与能力,辅佐自己,绝对可以牢牢掌控着大燕的权力。

至于大泓的那位小情人,日后是友是敌都不好说,不过是一晌贪欢罢了,不过回味起来,这年轻就是好啊,更何况,他在床第之间的温柔与层出不穷的花样,还真是令人沉醉啊。

想到这里,萧玉儿的眼神又有些迷离起来。

天宁城好事将近,黑龙城却迎来了灭顶之灾。

乌族人的进攻显然蓄谋已久,早已潜入城中的乌族人先是在城中四处纵起大火,引发了城内的骚乱与恐慌。

混乱之际,乌族内应佯攻东门,却出人意料的攻下了防守松懈的西门,早已绕道埋伏在西门的乌族人蜂拥而入,占领了黑龙城。

黑龙城意外失守,乌族人获取了大量的粮草与兵甲,不仅仅是乌族四部,还有不少其他归附大燕的部族要么选择了中立观望,要么投附了乌族。

乌族的带甲之士很快超过了万人,开始四处攻掠周围州县,东北道很快被乌族人占领。

短短半个月时间,乌族兵锋所至之处,望风而降。

每到王朝末期,稍有风吹草动,便有可能成为燎原之火。

乌族收编降军与部族军,兵马很快达到了七万人,而乌族本部兵马已有二万五千余众。

萧玉儿得到战报,悔不当初,只得调集各路兵马前往东北道平乱。

逐鹿城的大燕军北上,很快被乌族人击败,反将逐鹿城送入危险的境地。

得到消息的谢应看深夜将几位朝中重臣召入宫中,商议了一整夜之后,谢应看下诏,令北军火速出击,务必在乌族人之前攻下逐鹿城。

这无异于是趁火打劫,背盟弃义的无耻行径,让大燕留守军民义愤填膺,士气高昂,反将仓促出兵的北军三路大军打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消息传至西军,谢逍心情沉重异常,此时大泓对大燕出手,实在是一招臭棋,关键是还打输了。

谢逍不得不提前作出某种安排来,让徐恩若提前回京。

一旦形势不对,必须想办法把自己的人先撤出京城。

大燕实力仍在,太后与韩修君臣相得,相辅相成,真正打起来,以乌族人现在的实力,要进一步吞并大燕的疆土并不容易。

此次北军大败固然有仓促与轻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大泓与大燕和平多年,北军久无战事,双方的军队都是摆烂的状况,战力虚弱是不争的事实。

谢逍担心的是,乌族人看穿了大泓的虚有其表,舍弃大燕转而南下,那样的话,以乌族人可怕的野战能力,很快就可以击穿北军的防线,饮马封京城的护城河。

谢逍没有写信回京城提醒,他知道,骄傲的北军不愿相信,自大的朝廷不会相信,而坐在椅子上的那位,看到的是盛世大泓,强大而富足,自然不愿不会不敢不能相信。

日出殿中,谢逍一脸严肃的问韩师道:“大将军,如果京城有事,西军在固守永都山防线的情况下,能腾出多少兵马来驰援京城?”

杨祖德一头雾水,北军不过打输了一仗,损失了数万人而已,如今大燕自顾不暇,难道还能出兵报复不成?怎么就扯到京城的安危了?

虽然不解,但明王问起,杨祖德飞快的盘算了一下,说道:“除了永都山一线,西军驻防的西北几大重镇的兵马也不能轻动,加上州县的地方守军与乡兵,西军勉强能组织五六万人弛援京师。”

谢逍低头想了一会,抬头看着杨祖德说道:“兵贵精而不在于多,这样吧,你给我准备一万精骑,我会同三姊商量,由她率领回晋州待命,这些日子要加紧操练,不可懈怠,要保证我随时能用。”

杨祖德苦笑道:“明王殿下想必清楚,我大泓战马奇缺,骑兵是各军的宝贝疙瘩,而且数量有限,刚刚又给禁军送去了一批人,老臣咬咬牙,最多能给你三千骑兵,再多的话,真的是没有了。”

谢逍知道杨祖德说的是实话,也不能太勉强了,毕竟西留人还在虎视眈眈,便直接说道:“一口价,六千人,一个都不能少。”

杨祖德梗起了脖子,丝毫不让,说道:“就三千人,多一个老臣都给不了。”

谢逍看着杨祖德一副急红眼的样子,说道:“好吧,三千就三千吧,杯水车薪,总好过没有。”

杨祖德见谢逍没有坚持,放下心来,说道:“谨慎无大错,但老臣以为,明王殿下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即便是乌族人真的南下,封京城与附近还有二十几万军队,光京城的禁卫军与御林军就有十七八万人,加上池深城高,强弓劲弩,光靠乌族那几万不善于攻城破坚的骑兵,也只有望城兴叹的份,到时四方勤王之师一到,岂不是自寻死路。”

谢逍的担心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毫无道理的,自然也就毫无可能。

谢逍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也懒得多说。

但愿是自己多虑了吧。

封京城,积雪消融,更见寒意。

御书房内,蔡琰、赵文、兵部尚书高居中正跪伏于地,惶恐的等着雷霆落下。

谢应看的脸上看不清楚表情,双目微闭,靠在御座上,似乎睡着了。

三位昔日来御书房皆有小锦凳坐的文武百官之首,此刻心里惴惴不安。

北军的失败,总要有人站出来负责。

问罪于李师极本是正常操作,但问题在于,当初北军司李师极是极力反对出兵逐鹿城的,是陛下与三位大人硬逼着出兵的,问罪陛下吗?更加不可能。

只是三个人之中,谁来背这个锅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