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我王伦,梁山水泊大寨主
第六章 宋代货币体系太乱了(求收藏)(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第三关上的梁山好汉,每天必须把守关隘。

吃饱喝足。

王伦就让人去把守关隘,自己则率领十几个崭新的‘心腹亲随’,前往聚义厅后方的仓廒府库。

仓廒府库,是梁山最重要的地方。

仓廒,是储存粮食处所。

府库,是储存金银宝货、布匹绢帛的地方。

梁山水浒寨的九成九财富,全都堆积在这里,想要练出精兵强将,必须要知道梁山家底有多少。

以前,这两处地方,一直是由王伦亲自掌管的。

共有两本账。

一本在王伦那里,一本在掌库那里。

不过,王伦今天想要重新清点仓廒府库,另造一本新账簿。

之前那一本,实在太粗糙了。

只有入账、出账,是一本单式记账法的账本。

前世虽然是历史老师,但这样的记账方式,显然不能让他满意,实在太繁琐了,看得脑仁疼。

他现在,想要自己做一本账簿。

没多久,王伦来到仓廒府库,命人打开仓廒府库,开始对照旧账本,清点仓廒府库中的粮食、金银、绢布。

“金一百二十六两!”

“银三百四十四两!”

“铜钱六十七贯五百三十四文足!”

“……”

院里,摆着一方书案。

王伦白衣似雪,执笔蘸墨,端坐书案后,对着一本新账簿,不断勾勾画画,记录着重要信息。

那文字,好似鬼画符般,只有他一个人看懂。

是阿拉伯数字!

在记账的时候,王伦脑子里灵光闪烁,不断有想法浮现,就会记录在另一本书笺上。

那是他的《随身笔记》。

譬如说:

他现在记账,突然联想到往后,如果负责记账的书记员‘瞒报、谎报’怎么办?

于是,他想到‘票据’‘画押’‘签名’等关键词。

联想到后世某些政策。

一一与现实对照。

另外,也联想到处理‘贪官污吏’的手段。

“唔……”

“天下贪官是杀不尽的?”

“杀不尽也要杀!”

“不是要杀人,而是要警告负责记账的人,贪污的后果很可怕,千万别侥幸!”

“人有了敬畏心,才不会轻易犯法。”

“不过,一味杀人也不行,还是要‘高薪养廉’,给予官员最基本的丰厚待遇,能够养活家人。”

“老朱那样,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那是不行滴!”

“大宋官员待遇就不错。”

“不过,刑不上士大夫就算了,我既然给了你‘高薪’,你就必须‘养廉’,做不到,就别怪我办你!”

“唔……”

“犯罪官员的妻女,要不要充入教坊司呢?”

“伤脑筋!”

就像这样……

偶尔灵光闪烁,或者出神的时候,王伦就会执笔蘸墨,把想法记录在《随身笔记》里。

虽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记账速度变慢,但他认为是值得的。

虽然他来自后世。

脑子里,有无数想法、灵感、制度可以借鉴。

不过,他毕竟是一个历史老师,想要以梁山水泊为根据地,走种田发展,起兵造反的大事业。

还是要谨慎,要努力提升自己,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将后世制度原封不动的搬到宋朝来。

要考虑时代局限性。

记笔记的方式就不错。

脑子里有灵感,就可以记录下来,然后与现实对照,可行方案就实施,不可行方案就放弃。

这样,他的执政能力,就会缓慢提高,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掌权者。

而不是像某些穿越小说里一样。

脑子一热,中二病发作,也不考虑时代背景、现实情况,就把后世制度原封不动的抄过来。

也不管封建时代的老百姓,能不能跟上他的思维。

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是疯子。

那么领先一万步呢?

那是傻子!

“还是要考虑现实条件的。”王伦感慨摇头,执笔蘸墨,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沉浸在记账中。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时间缓慢流逝。

不一会儿,已经到了晌午,王伦端坐书案后,执笔蘸墨书写勾画,不知不觉已经两个时辰。

此时,府库已经清点完毕。

在这两个时辰里,王伦勾勾画画,重新记录账册,对应时代信息,终于将梁山的小部分家底摸清。

金126两,按照当时兑率,是1:10,既1两黄金,相当于10贯铜钱。

不过,据孟元老说:“都市钱陌……金银七十四。”

既金银陌制是740文,相当于1000文,既1贯,则这些金子,实际价值是932贯400文足。

值得注意的,这些黄金,全都是普通黄金,而不是最上等的‘紫磨黄金’,否则价值还要更高,兑率在1:17左右。

既1两紫磨黄金,相当于17贯足钱。

“紫磨黄金?”

王伦眼神闪烁,想到曾在历史书上看到过,不禁想要见一见历史实物,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银344两,按照当时兑率是1:3,既1两银子,相当于3贯钱。

按照金银陌制(74),是1两银子相当于2贯220文足,既344两银子,等于763贯680文足。

记录到这里的时候,王伦不禁摇头,“宋代货币体系,实在太混乱了,看得人脑仁疼。”

作为历史老师,王伦是知道宋代货币制度混乱的。

不过,作为梁山水泊大寨主,一个切真实际的‘宋朝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开始掌握金钱的时候。

才知道究竟有多么麻烦。

“果然,统一度量衡,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场大功德啊。”王伦感慨,旋即继续沉浸在记账中。

铜钱,那就真是铜钱了。

虽然币制不一,偶尔夹杂唐代、汉代的铜钱,但都是通用的,1000文串一串,总共是67贯534文足。

为何梁山铜钱这么少?

那就要说到梁山收入来源了。

梁山的收入来源,基本上靠‘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既有富商路过梁山水泊,就会被宰杀抢掠。

要知道,大宋在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指导思想下,实行的是‘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

且允许百姓自由流动。

使得北宋城市与农村乡下,完全是两个模样。

城市自然繁华。

可乡下,或者说出了城市,那就是荒山密林,经常有强人出没,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再经常不过了。

“艹!”

“这种生活环境,简直是强盗的天堂!”

“怪不得一言不合就要造反。”

“无他。”

“唯手熟尔!”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