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在三体,机械飞升看莫斯
第三十三章末法时代(旧版)

龙宫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维度是同时存在的,11维度是水蒸气,10维度就是小水洼,9维度就是小水沟,8维度就是小溪,7维度就是小湖,6维度就是小河,5维度就是江水,4维度就是大江,3维度就是大海,2维度随处可见,1维度烂大街的东西,0维度是一切存在的基础,也就是真空。

真空每时每刻都在被白嫖,比1维度还惨。

在3维的大海里,人类就是小鱼,而三体人算是一条鲨鱼,大神文明则是翻江倒海的鲲。

鲲可以直接吸干小鱼和鲨鱼需要的海水。

同时每个维度内又都存在有宏观生命和微观生命,他们又有不同的命运。大海里有很多鱼和浮游生物,江河湖泊里同样有鱼和浮游生物。只是水蒸气里就活不了鱼了,只能寄居一些微观生命体。

莫斯用现学的知识,理清了小说里的维度设定。他知道,11维的力量虽然最好,但太少,掌握了也派不上用场,所以想要在大海里建功立业,最好还是掌握五维到四维的力量,就可以作威作福了。

莫斯想的没错,智子其实也只是控制六维度罢了,虽然维度越高力量越神奇,可是影响力太小,得不偿失。

智慧生命都得讲究一个性价比。

“末法时代啊。”莫斯表示自己怎么就来到了一个科技的末法时代呢?“体积越小,越是能接近高纬度力量,但影响力也越小。想要增加影响力,只能团结就是力量么?”

想要重整高纬度的力量,就要把大量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只靠一两颗粒子没用。

“看来目前是不能对付智子,得先强大自己才行,得先掌握四维的力量。”“把自己折叠起来,越小越好。”越小越容易发现高纬度。

因为维度是同时存在的,就好像大海、江河、湖泊、水沟、水蒸气是同时存在的一样,但发现难度是从易到难。大海和水蒸气同时摆在眼前,大海最容易发现,水蒸气最不容易被发现。

大海里的鲸鱼必须折叠才能去小湖,再折叠才能去水洼,再再折叠,才能去接触水蒸气。可是鲸鱼毕竟是不可能一直折叠的,比起一开始就很小的光子,鲸鱼在探索如水蒸气般稀薄的高纬度,不占优势。

反过来,就算光子发现了十一维度的奇妙世界,对鲸鱼也没什么影响,鲸鱼又不依靠水蒸气活着。不过光子如果掌握了五维度,可以控制江河的力量,就能砸死鲸鱼了。

莫斯的方向也是明确了,修炼,然后夺取智子的知识库。

怎么修炼?

就是折叠自己,把自己折叠起来,就能进入第四维度了,再折叠进入第五维度,一直折叠,就能进入11维度了。

不过11维度已经所剩无几,连智子都只能观测无法使用,就好像人类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螨虫,却无法用手去抓。

智子可以看到11维度,但抓不住,不但抓不住11维,10、9、8、7都一样能看到,却抓不住,只有六维度可以抓到,并使用。

但质量太少,影响有限。

“质量和维度。”莫斯表示这就是力量的关键,如果有高质量并且掌握高纬度就无敌了,11维度的宏观生命,宇宙最初的生命体,把玩三维度就和人类玩魔方一样容易。

那就需要很多很多微观粒子,集合力量才行。

“先折叠。”莫斯努力地折叠自己。

智子这边已经进入粒子对撞机,干扰研究。人类再也无法得到自己需要的成果,彻底被困死在宏观领域。

自杀的科学家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国家也发现了问题,虽然国外科学家自杀的比较多,但这频率显然不正常。

好好的科学家为什么会想不开?事出异常必有妖。国家安全局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国外那些科学家到底什么情况。

是绝望,是发现人类弱小无助的绝望。科学家作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锋,可现在他们撞在了一堵名为‘主’的墙壁上,不管如何努力都看不到希望,都无法跨越。于是就有人选择自我了结诶,远离尘世。

国家安全局的常伟思将军负责国际沟通,案件到处都透着诡异。

“这些科学家有不同的国籍,在不同的领域,却突然在短时间内接连选择了离开世界,这绝对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可是背后到底是什么缘故导致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常将军看着资料陷入了思索,他和国外的相关人士沟通过,但他们只给了一个关键词‘科学边界’。

再多的,他们就不透露了。

“我们国内有没有‘科学边界’?”将军最担心的还是国内科学家的状态,科学家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可不能出事。

可惜事与愿违,随着良湘粒子对撞机的运行,科学边界也慢慢告诉科学家们,粒子领域和人类无缘。

申玉菲和绿眼镜也是非常认真地拉人,无情地告知真相,国内也开始有抗压能力不强的科学家自我了断的事情。

常将军长叹一口气,果然国内也开始出现了,他之前就开始调查,可是防不住啊。他立刻写了一份报告,国家很重视,决定成立专案组,专门负责这些离奇的自杀案件。

常将军挑选了一批精兵强将,开始不眠不休地调查,很快申玉菲和绿眼镜两人就进入了他们的调查视野。这两个人频繁接触科学家,显然有些太过活跃。自杀的科学家也和他们接触过,非常可疑。

不过没有证据,因为科学家都是自杀的,并不是他杀。就算抓住两人也没用,反而打草惊蛇,不利于破案。

重要的还是找到科学家自杀的理由,不然就无法阻止类似的案件,所以还是得暗中调查。

此时杨冬也接到了很多讣告,有两个还是她在国外考察粒子对撞机的时候,给过她很多帮助的前辈。她很意外,因为这两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会自杀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变化这么大,明明在她回国之前,还邀请两人下次一起吃中餐的。

杨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杨冬帮团队把数学模型交给了550B,自己就去忙别的项目了,优秀的科学家总是很忙碌。虽然她不是地球三体组织的成员,但不知不觉中,她已经和组织进行了合作。当然她只以为550B是‘神罗公司’和京华大学的一个计算机项目,仅此而已,项目里有很多的熟人。

杨冬的主要精力还是粒子对撞机,作为理论物理科学家,想要证明理论科学就必须依靠粒子对撞机。

牛顿的经典力学,是通过群星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需要去从微观的角度验证。

群星,抬头就能看到,但微观世界就只能依靠高科技了,因为微观领域肉眼不可见。

杨冬记录着每一次试验的数据,期待着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最终可以达成和谐。

那将是一种绝对的美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