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十年,被曹操请出山!
第二十章 将计就计,示敌以弱!(旧版)

苏然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好一个吕奉先,我险些毁于此人之手。”

曹操也是一身冷汗,说完之后,他就看向了苏逸道,“此次多亏了北辰提醒,不然我曹操恐怕要重蹈宛城之祸了。”

当初在宛城,他就被张绣偷袭,差点身死,幸得苏逸提醒,不仅安然无恙,还兵不血刃的二度收服张绣,重掌宛城。

而今日,又是苏逸提醒,才让他看清楚吕布的祸心!

看来,这苏北辰,还真是他的福星呀!

曹操想着,心里对得到苏逸,是越发的火热了。

“不对。”

郭嘉在一旁上下打量着苏逸,道:“看北辰的样子,似乎早就知道了此事,但之前却并未向主公说起,让主公做好防备。”

“难道北辰方才所说的第二手准备,源于吕布?”

他说着,脑海中一番思索,心中顿时有了答案。

还不等苏逸开口,就自顾自的补充道:“将计就计,示敌以弱,然后再以方才那奇物杀出。”

“如此,寿春城破就在眼前。”

曹操听了也是眼神一亮,大致明白了苏逸的谋划。

而许褚,典韦和马保保等人则是一脸懵逼,彼此大眼瞪着小眼,满脸的茫然之色。

主公他们所说的每个字他们都懂,可连在一起却完全不明白其中真意。

这一定不是因为他们笨。

定是晚上夜风太大,扰了他们的思路。

三人连连点头,一副我明白,但我不说的模样。

曹操似乎来了兴趣,看向许褚问道:“仲康可是听懂了?”

“啊?”

许褚正在走神,听曹操询问,先是愣了片刻,然后连忙理直气壮的提起了胸膛:“懂的,懂的,只是懂得不多。”

曹操摇头,这憨货,他继而又看向旁边的典韦:“恶来呢?”

“某也一样,能懂,但只能懂一点点……”

两个憨货。

曹操收了眼神,至于马保保,则是被他忽视了。

这倒让一旁浑身僵硬的马保保松了口气。

苏逸不留痕迹的看了三人一眼,只觉心中好笑,但同时又为郭嘉和曹操的智谋而惊叹。

他一字未说,两人便猜到了他的真正用意。

“不错。”

“我前日便察觉到了吕布营地的异状,不说与曹公,便是想要顺势而为。”

苏逸淡笑道,“我料吕布已经暗暗和袁术苟合,打算趁曹公不备之际,吕布先袭扰曹公后军,然后袁术大军自寿春城出,前后夹击。”

曹操和郭嘉都是点头,这一点他们早就猜到了。

光凭吕布一人,还没那个胆量与他们为敌。

曹操担忧道:“但若不多加防备,猝不及防之下,大军损失惨重,士气大跌,恐怕难以将计就计啊。”

“还请曹公放心,袁术虽和吕布联手,但袁术绝不会出兵!”苏逸信心十足的道。

曹操闻言一愣。

这可是击败他曹操最好的机会,那袁术能忍住不出兵?

郭嘉笑了起来:“北辰大才,竟能洞察人心。”

他看向曹操,坚定道:“主公,袁术此人小肚鸡肠,锱铢必较。”

“先前亲率大军去讨吕布,大败而回,以袁术的脾性,必然是坐山观虎斗,巴不得我们与吕布两败俱伤,再不济,也能让吕布吃个大亏,搓一搓主公的锐气。”

“他安坐寿春城中,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曹操眼神一亮,大笑道:“妙!”

“既如此,那此事便不宜传召三军,便是曹仁,夏侯惇等人也不能知晓。”

苏逸立刻拱手道:“正该如此。”

演戏就要演全套,而且要演得逼真,如此才能让旁人相信。

虽说,这样做会冒着很大的风险,但苏逸自信,十多万曹军精锐,即便是面对吕布偷袭,也能安然应对。

最多会多损失些兵马罢了。

但以这些损失的兵马,轻寿春城中文武之心,在他看来,很值得。

上兵伐谋。

此时损失少部分兵马,就能在攻打寿春之时更加容易。

从大局而言,损小利而窥全貌。

这波不亏。

曹操行事向来果决,下定决心之后,便不再去想,而是看向苏逸,继续问道:“北辰,你方才说有上下两策。”

“不知道这下策为何?”

郭嘉也是笑着看来,便是许褚,典韦三人也竖起了耳朵,做出认真倾听之状。

“曹公,扬州多雷雨。”

“而且如今已经六月,快下雨了。”

苏逸笑着指了指天空。

最近的天气明显变得昏沉了许多,隐隐有种大雨欲来之感。

曹操听了,和郭嘉对视一眼。

“不知道奉孝是否已经猜到?”

曹操笑着问道。

郭嘉点头:“自是猜到了。”

“那你我二人取来纸笔,写上各自看法,然后比对如何?”曹操心情放松之下,也升起了好斗之心。

“有何不可。”

郭嘉也不惧。

曹操便让许褚,典韦取来笔和粗布。

两人就以旁边的山石为桌,提笔各自在布上写了一行字。

写好之后,取来展开。

苏逸带着典韦等人从旁看去。

两人都只写了四个字。

水淹寿春!

眼看答案一模一样,曹操和郭嘉都是大笑起来。

“看来奉孝与我不谋而合。”

曹操收了粗布道。

郭嘉笑道:“呵呵,主公,这一切全赖北辰,若非是他,你我也不能这般快就想到此破城之法。”

曹操看向苏逸:“待攻破寿春之后,北辰当属首功。”

“在下不敢居功。”

“好了,如今天色已经不早,便先回营吧。”

苏逸便随着曹操和郭嘉返回曹营。

从头到尾,几人都没在说起水淹寿春之计。

此计之所以被苏逸定为下策,因为一旦掘开淮水,引河水灌入城中,到那时便是生灵涂炭,有伤天和。

就算能兵不血刃的攻取寿春,可受苦受罪的还是贫苦老百姓,那并非苏逸所愿。

他游历天下十年,见多了百姓受苦,但凭一人之力却改变不了这个时代。

不过如今既然他能改变寿春之战,避免百姓受水灾之患。

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