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榜首竟是他
第44章 要是生在我大明,全部拉去砍头!(旧版)

幸运的人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明,顺天府

朱棣虚眯着眼睛抬头望去,心里也涌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若此次上榜的还是我大明,朕不如找颗歪脖子树上吊算了!”

大秦。

“此人能得天道如此的评语,想来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

嬴政握着腰间宝剑的手指逐渐放松,心间对于新上榜的忠臣,也越发的期待起来。

此时,大唐。

李世民同样在盯着金榜,聚精会神,心里有些触动。

“有他在朝堂才有正气?绝对是好官!!”

魏征等人频频点头,等待没多久的时间,金榜终于继续展开。

【你出生四年后,父亲便故去了,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着祖上留下的田地,勉强维持生活。】

【母亲性格刚强,对你的要求很严格,到了年纪也不让你和其他孩童一般嬉戏玩耍,受母亲影响,你自幼攻读诗书经传,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

【因此你自号“刚峰”,取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好一个刚峰!”

曹操拍手赞叹,眼眸中满是欣赏。

荀彧的脸上也浮现出笑容。

“他从小就立志于此,长大必定能达成所愿,做一个好官!”

“好官就值得我等敬佩!”一旁的许褚高兴笑道。

此时,蜀。

刘备的神色也十分欣慰。

“自幼饱读诗书,将来报效祖国,好志气!”

诸葛亮摇着羽扇点评。

“此君有大才!”

东吴。

周瑜击掌而叹。

“何其难得!”

大宋。

赵匡胤的嘴角也勾起一抹笑意。

“母亲教导严格,望子成龙,想必也感染了他吧?”

大清。

康熙命人搬来了史书仔细查阅,眉头不由皱起。

“他是谁?竟有此等远大的志向?”

....

大明。

恍惚之间,老朱再次的想到了于谦。

“是和于谦先生一样的,有风骨的读书人!”

这样的说法让他感觉怪怪的,心中的那股不安也越发浓郁。

但现在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上榜的忠臣和大明有关。

众人只好继续看下去。

【成年后你参加乡试,写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你对海南黎患不绝的现状,提出开通十字道路,设县所城池,中峙参将府兵备道的见解。此年,你得中举人。】

【次年上京城参加会试。在此期间,你向中央朝廷上《平黎策》,再次重申了你的治黎策略。这一建议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这次会试你落榜,随后两年皆是如此。】

【但两次会试落榜,并未使你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同年三月你得到了一个机会,布政使司指派你到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你欣然应允,认为要先治国,更应该好好的教导学子们。】

【你教育学生道德和文章不可分割,主张读书人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不该对上官随便下跪。】

【执教期间,有朝廷的御史到县学视察,其他教师都跪在地上地通报姓名,唯独你长揖行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这个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

【因此,你得罪了不少人,自身也广受诟病。】

...

大唐。

“这是什么朝代,为何如此的折辱读书人?”

见到金榜上的内容,李世民气不打一处来。

汉家江山,少有行跪拜之礼,所以他不理解。

魏征也道:“就是跪,也是跪天子,跪父母,怎么会有对上官还要下跪的?何其可笑!”

长孙无忌倒是神采奕奕。

“所有人都选择卑躬屈膝,唯有他!我敬重此君之风采!”

李靖也道:“好男儿!”

此时,大秦。

嬴政也无法理解,但对上榜的忠臣大有赞誉。

“他的骨头是直的,脊梁是直的,无需向他人你卑躬屈膝!”

李斯不置可否。

“这般读书人,才是天下之楷模!”

...

大宋。

赵匡胤赞叹。

“善哉!这才是朕心目中的读书人,只要忠君便可,何必忠臣于其他人?”

另外的时空中,南宋的赵构一脸讥讽。

“你不跪,那些文臣能放过你?”

秦桧也道:“天下规矩既然定下,就不容更改!如此独立独行,难怪不被重视!”

...

大汉。

刘邦指着萧何笑道:

“这可是受你敬仰的读书人?”

萧何的脊梁都挺直了些,“陛下,我辈读书人忠君是首要的,除此之外,何必向他人下跪?”

同一时间,不同的时空里。

刘彻也在拍手叫好。

“比起那些软骨头,此君才是读书人之典范!”

霍去病也在称赞,“陛下常让臣多读书,若是臣能有这等先生,必将敬重于他!”

大清的康熙则一言不发,心里却有些恐慌。

“不会是朕的大清吧?”

须知他大清的文人那都不是软骨头,那是根本没骨头!

带着这样的担心,他神色难看的抬起了。

金榜继续。

【你因为不愿向权贵屈服,不肯向他们下跪,得罪了不少人。有人劝你算了,你只说:读书人的学问是用来治理天下的,不是为了趋炎附势!】

【因此,你在地方上足足当了八年的教书先生,才终得机会做官,被任命为淳安知县。】

【八年的冷落的并未让你放弃心中理想,你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也更坚定内心信念。】

【初到任上,看到这里“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的“不均之事”,决定重新清丈土地,规定赋税负担。】

【你为的是一个公正,为的是一个大义,不怕得罪人,得罪权贵。百姓因为你减轻了负担,不少逃亡民户又回到故乡,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

大明。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

“经此一看,咱就知道当时的朝廷有多么腐败,多么腐败!!”

朱元璋生气的大骂,可能带了点主观色彩,但并不妨碍他心中愤愤不平。

朱标知道爹平生最痛恨这些剥削人民的贪官地主,见状也很愤怒。

“这些人要是生在我大明,早该被拉去砍头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