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败家,你竟饮马翰海
第六章 你说不管(旧版)

一脑袋浆糊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听得王德化叫自己驸马,游猎当时一愣,心中暗想自己怎么就成驸马了。

简单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崇祯早上表露出来的意思。

游猎瞬间也明白,此刻王德化前来道喜,一方面是崇祯暗示的,让自己有个心理准备。

另一方面王德化也乐得前来,第一个向自己卖个好,毕竟看着自己昨天的大手笔,再加上崇祯对自己的欣赏,想从自己这里捞点好处,这也无可厚非。

想到这里,游猎已经给完全明白王德化的意思。

此时只见游猎笑着伸手进怀里,再次掏出那一包金叶子,表达谢意之际,金子已经到王德化手里。

不一会,王德化领着游猎去见崇祯。

就在刚进宫门口的时候,只听“叮”的一声。

【恭喜宿主成功败出一百万两白银,奖励白银一百万两。】

【恭喜宿主达成败家一级成就,现奖励白银五十万两。】

紧跟着又是“叮”的一声。

【现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已经到账。】

游猎心中大喜,看来挣钱的途径又增加了一条。

同时又想到,难怪崇祯要让自己当驸马,看来一百万万两白银已经全部在崇祯内库了。

这么边走边想,两人已经到门口。

这时,王德化笑着说:“游大人,您稍等,我这就进去禀告。”

可王德化刚迈出两步,只见王承恩已经满脸笑意,小跑着冲了出来。

“游大人,您可来了,陛下已经等你好久了,您快请进。”

游猎跟着进去后,只见整个书房里鸦雀无声,崇祯正一个人楞楞站着,看着窗户外边。

情况确实和游猎想的差不多,让他成为驸马,正是崇祯的一步棋。

虽然崇祯看着瘦弱一些,可酒量确实比游猎好不少,昨晚吃完饭之后,游猎就已经醉倒,可崇祯却没有什么醉意。

回到寝宫之后,崇祯翻来覆去睡不着,恨不得亲自去拿那一百万两白银。

同时,通过昨天的谈话,崇祯也在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经过一夜之后,崇祯明白,再也不能让东林党在朝堂之上一家独大

一定要给他们设置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这样他们两方势力互相争斗,自己才能逐渐夺回权力。

不然,自己真就成了一个提线木偶,还怎么拯救大明朝。

自己已经做过一次亡国之君,现在不可能再做第二次。

所以,一夜没睡的崇祯,在当晚就已经决定,让游猎成为一股新的势力。

不管以后他受不受自己控制,也要先把这朝堂弄散。只有这样,自己凭着这大明皇帝的正统性,才能逐渐重新收回应有的权力,才能保证大明朝在自己手里。

至于怎么操作,崇祯也有了自己的初步设想。

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游猎的地位,而游猎现在既没有军功,也没有政绩。

那么最好途径就是通过成为勋贵,让他成为驸马就成了现在唯一的一条路。

所以,天刚亮他就暗示出这层意思,随即让王德化再去暗示。一方面是提醒,一方面也想看看游猎的反应。

崇祯此时站在窗外,心中充满不安,他害怕游猎会拒绝这个提议。

毕竟安宁公主已经25岁,已经出嫁过一次,虽然还没拜堂,那位前驸马就死了,可这毕竟也算是出嫁了。

而游猎此时不过22岁,还没有娶妻,以此崇祯满怀不安。

正在这时,只听轻微一声咳嗽。

崇祯只一愣,立刻明白过来,这时游猎来了。

崇祯立马扭头,满脸笑意,“游爱卿,你来了。”

游猎施礼,“拜见陛下。”

双方落座之后,崇祯挥挥手,其余人退下,只留王承恩一个伺候。

“游爱卿,你知道朕叫你来的原因吗?”

“臣在来的路上,已经听王公公说过了。”

“那么你有什么想法?”

“臣谢陛下鸿恩。”

对于游猎的反应,崇祯有些意外,他本意外游猎会不愿意,甚至为此想好了一段说辞,没想到游猎竟然答应了。

“你知道,朕想把安宁公主许配给你?”

“臣知道。”

“那么你是同意了?”

“陛下如此厚待臣,臣怎么会不同意?臣当然同意陛下的意思。”

“那就好,那就好。”

至此,崇祯脸上终于露出笑意。

喝过几口茶之后,崇祯渐渐把话移到大明现在的状况。

“你看看这个。”

崇祯说完,只见王德化捧过几道奏折。

游猎一一打开,原来是陕西这一年又大饥荒,各地民乱又起,现在已经攻破许多县城,甚至有的州府都被围攻。

各地上来的奏折,纷纷请求朝廷出兵平乱。

游猎皱起眉头,低头深思。

“有什么想法?”等一会之后,崇祯问道。

听到这话,游猎依旧没有反应,直到许久之后,游猎一口把凉茶喝完这才说道。

“臣以为,此事宜缓不宜急。”

听到这话,崇祯一时愣住,这还是昨天那个游猎吗?

要知道,昨天他可是为了不加重百姓的负担,当堂顶撞自己,反对加征辽饷。

甚至为此献出自己所有金银,合计一百多万两。据王承恩的禀告,昨天晚上东厂和锦衣卫,可是把他家般了个干干净净,和抄家也相差无几啊。

这么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怎么现在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这是怎么回事?

崇祯心中一惊,“游爱卿,你这是什么意思?”

“臣的意思,就是刚才的意思。”

崇祯眉头一皱,“爱卿,昨天你可是为了百姓,不惜在朝堂当众顶撞朕啊?怎么现在会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你认为陕西的灾民就不是我大明的子民了?”

“臣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臣这样说正是为了我大明朝所有的百姓,所以臣才会说此时宜缓不宜急。”

崇祯听到这话,稍微放松,心头却满是疑惑。

“那你说说看,这么做怎么会是为了我大明的百姓。”

“敢问陛下,陕西百姓为什么会造反?”

“连年天灾,朝廷赈灾不及时,以此造反。”

“那么,敢问陛下,朝廷为什么赈灾不及时呢?”

这一句,可谓一把刀子一下扎在崇祯心口。

崇祯无奈苦笑,“因为朝廷没有钱。”

“那我大明朝现在的赋税,比前面几朝都更加沉重,甚至已经征到百姓孙子辈了。为什么所得的赋税远不及前几朝,从而出现国库每年空虚,连赈灾的银子,边关的粮饷都发不出呢?”

“这……”崇祯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问道:“爱卿,那你的想法?”

“臣以为,我大明之所以会出现现在的困境,正是因为百姓和皇权,现在都被士绅门绑在他们的车上。”

“你继续说。”

“陛下,臣认为,现在大明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百姓无地。连年天灾兵祸,更是让百姓家无余钱,无余粮,卖儿卖女活下去都是好的。据臣所知,我大明许多地方,已经出现易子而食。”

听到这里,只见崇祯脸色煞白,满脸羞愧。

不过游猎却并不管崇祯如何悲痛、羞愧,也不管王承恩使劲甩过来的眼色,依旧继续说道。

“陛下,您还要听吗?”

“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