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劫
第十八章 蛰伏(旧版)

星聶

女生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为了稳定局面。陈解只能对内以节度使留后自称,与此同时商州的局势更加危机四伏,就这样陈解在名义上受到掣肘,商州两千五百天平军更是独木难支,不久,这座曾让临渊军浴血奋战一年才得以收复的商州城,再次失陷。

得知此事,身在临安的杨志烈急忙向乾文帝上表,臣大通一年收复商州,至今再次沦陷,但如今商州无主,致使梁国贼寇阻断往来,商州为兵家必争之地,临近帝都,若弃商州而不顾,则自沿海向西,将沦为蛮荒之地,若能再次收复屯兵驻守,则可为扼守东方之要塞,守卫帝都之屏障,此虽不是臣之职责,但知而不言,有负国恩,言而不用,死亦甘心,希留圣鉴。

令人失望的是,乾文帝对杨志烈的担忧,却回复说,卿收复商州亦甚至辛勤,商州为朝廷旧地,国之重镇,自然不可抛弃,但毕竟路途遥远,粮草物资又皆有欠缺,如此非长久之计啊,今日得知商州为梁国所据,那就不便改移,先维持现状,一切仍旧,但卿忠心许国,上表奏疏,还是深可嘉奖!

显然相较于商州的陷落,深受藩镇之苦的乾文帝,更担心的是临渊军势力再次崛起,大通十四年,带着对商州失陷的遗憾,带着对无法获得朝廷信任的失落,杨志烈在临安去世,享年四十岁,当初只为回归故国,十几岁的他率军征战,振臂高呼,云集响应,攻城野战,无不亲临,耗十三载悠悠岁月,复两千里浩浩乾土,这一切却终是错了时间。

事有进退,未可安然,须拜龙颜,束身归阙。

朝廷偏宠,官授司徒,职列金吾,位兼英武。

宣阳赐宅,历十三年之储,赐壤千畦,地守义川之分。

忽遘悬蛇之疾,行乐往而悲来,俄惊梦奠之灾,谅有时而无命。

春秋四十,寿终于临安乐越坊之私第也。

诏赠太保,敕葬于临安南麓。

这一天,临安城迎来了一位叫杨渊的少年,他就是杨志烈独子,表面上是奉旨来京城养病,实际上,就是作为质子成为临渊军向朝廷表达忠心的手段。

杨渊一行人住进了他父亲杨志烈生前的居所,后院的小屋内供奉着杨志烈的牌位,还有他当年征战时所穿的甲胄,杨渊跪拜行礼。

在这京城之中,消息传播的速度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快,杨渊刚刚祭拜完父亲的同时,各路大臣和陛下就已经派人前来,或邀请或请求登门拜访了,毕竟临渊军作为一方诸侯,杨渊将来也是要执掌军权的,早早结交有百利而无一害。

杨渊刚刚安顿好,太子殿下周曦便已经前来拜访,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不久之后,内地便爆发了农民军起义,使得朝廷深陷泥沼,与此同时临安局势也变得愈发艰难,杨志烈去世后,朝廷也一直没有任命新的节度使,陈解多次请求旌节均被驳回,这造成临渊二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设立节度使一职,使得原本就混乱的临渊二州局势变得岌岌可危,临州土人在商州梁军的策应下,爆发叛乱,暗中却趁着陈解放松警惕之时,攻占临州,面对乱局,坚守渊州多次挫败强寇侵扰的陈解,终于忍无可忍,毅然决定再次讨番开路,陈解亲率临渊军精锐莱阳重甲军,一举收复临州生擒敌酋,如同当年自己的大哥杨志烈一般,一路平定各城,大军直抵商州城下,此时距离商州失陷,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的时间,面对近在咫尺的商州城,陈解内心却五味杂陈,从临州收复开始,他便向朝廷发去捷报,可朝廷仍没有授予他节度使旌节,只是在渊州刺史的基础上加封检校散骑常侍,是自己的功劳不够吗?那收复临州商州,仍不配获得朝廷的认可吗?

大通二十五年,在陈解的指挥下,临渊军大将关兴拔得头筹,商州再度光复。

大将关兴因功升任临州刺史,陈解鼓起勇气,以此大功再向朝廷,请求节度使旌节,计划很完美,第一步就遭到了,乾文帝的社会毒打,朝廷授予陈解的只是加封其为检校户部尚书,可官职仍然是渊州刺史,随后朝廷故技重施,在商州设立商州都防御使,商州西界防御使等两项职务,鉴于商州是陈解收复,便与临渊军对商州实施共管,临渊军的人担任长官,而麾下属官则由朝廷派遣,这种局面仅仅维持了两年,大通二十七年,时任商州西界都防御使的袁路,在一次与乾国的作战中阵亡,朝廷借机开始压制临渊军在商州的势力,乾文帝将商州都防御使直接升为临渊商三州防御使,直接管辖临渊商三州,而身份依然是渊州刺史的陈解,甚至成为了三州防御使的下级,就这样,陈解和临渊军的功绩被轻易抹杀。

临渊军势力被迫退出商州,仅存临渊二地,但以当时朝廷的实力很难在商州的复杂环境下站稳脚跟,不久之后,商州再次被梁军占领,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临渊军内部也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农民军攻破临安,乾文帝被迫出逃,在文帝出逃之前,命人放松对杨渊的监视,使得杨渊终于抓住机会逃回临州,而付出了巨大代价,却仍没能获得节度使旌节任命的陈解,成为了不少人质疑的对象,恰逢此时杨渊回归,试图使临渊军内部逐渐分裂为,杨渊和陈解两支派系的暗斗,迫于压力,陈解便更加急切的想要获得来自朝廷的认可。

于是从大通二十七年开始,一直到大通三十年间,陈解连派三批使团前往临安,请求节度使旌节,然而,当三批使团抵达内地时,正赶上农民军作乱,对陈解请节的事,自然无暇顾及。

待农民军被平定,结果不出所料,乾文帝坚持对临渊军一贯的打压政策,依然不肯授予陈解节度使旌节,而此刻的临渊军内部远比朝廷想象的要和谐,杨渊回归之后,临渊军的决策权便交回到他的手中,看透了朝廷腐朽本质的杨渊决心按兵不动,静待时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