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剧透靖康之耻后,我登基了
3、新皇登基,国号耀华(旧版)

熬夜到天明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哒~

寂静之下,一声细微的响动极其刺耳。

赵桓目光一凛,看向门外,喝道,“谁在外面!”

门外,大太监杨戬一慌,赶忙定了定神,稳住声音,答道,“禀殿下,是老奴…”

赵桓推门而出,看着面前的杨戬怒道,“父皇有言,肃清三丈,你莫不是当成了耳旁风!”

听言,杨戬噗通一声跪下,惊慌失色道,“殿下冤枉老奴,老奴看天色渐晚,有恐官家劳累,特来…”

不等杨戬把话说完,赵桓张嘴便骂,“狗东西,满口忠君仁义,心却忤逆官家之言,目无天家,该死!”

杨戬脸色惨白,忙把头探到房中去寻宋徽宗身影。

“官家饶命啊,太子殿下冤枉老奴了,老奴跟在官家身边十数年,一心全在官家身上,万万没有其他半点心思…”

嘭!

抢在宋徽宗开口之前,赵桓抬起一脚踹在杨戬胸膛。

这一脚,赵桓铆足了力气。

顿时,杨戬胸膛塌陷,飞出两丈多远,四仰朝天,口吐鲜血。

远处小太监连忙去看,那杨戬俨然已经只有出的气,没进的气了!

“官家,杨总管死了!”

“我居然这么猛!”

赵桓眼神一凛,没有想到自己虽然没有系统傍身,可觉醒了天生神力!

房中,宋徽宗听后也是一惊,忙走到房外,看了看杨戬的尸体。

一脚踹死人?

这还是他那个乖巧懂事的儿子吗?

一定是!

一定是道祖施法!

让他有了个麒麟儿!

又看了看杨戬的尸体,想到这老宦官跟了自己十多年,赵佶叹道,“桓儿,怎滴如此狠心,要了他的性命!”

赵桓并没有解释,反倒是拱手说道,“父皇重情重义,此乃恩德治国,但这却不能让朝中奸臣醒悟,救我大宋之危机,反倒加速我大宋亡国!”

“这…”

“这…”

“唉…”

宋徽宗想要解释,可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后只能叹息一声,拂袖而去。

见宋徽宗离去,众人也是神色复杂,相继离开。

赵桓回房,房里只剩一脸上带有泪痕的美妇人坐在床榻之上。

那美妇人体态丰腴,皮肤白皙如同玉脂,面容端庄,五官精致,一举一动仅显宫廷之教养,但因已为人妇,又填一丝别样风韵。

当真生的一副好模样。

赵桓看向美妇,一愣神之际,已然认出美妇身份。

正是自己的正室,太子妃——朱莲。

“莲儿怎么不去休息,莫非想在这里留宿?”赵桓插上房门,转头打趣道。

朱莲梨花带雨的小脸一红,嗔怪道,“殿下怎滴如此心大,这个时候还来调戏臣妾。”

赵桓讪笑一声,道,“那爱妃所为何事?”

朱莲支支吾吾半天,欲言又止。

虽已嫁做人妇,可她也不过十六岁,面对平日高高在上的夫君,还是有些胆怯。

“爱妃要是不说,我可就休息了…”

“我说,我说!”

见赵桓要上床休息,朱莲赶紧开口,“敢问殿下,不知臣妾靖康之耻后的命运如何?”

说完,朱莲怯生生的看向赵桓,生怕赵桓脸色由晴转阴。

先前,提到靖康之耻,后宫无一例外,全部被金国皇室填入后宫。

朱莲生怕自己也和后宫的嫔妃帝姬一样,落一个贞洁不保的名声。

虽然,靖康之耻还未发生,可朱莲还是怕因此使她们夫妻二人生了间隙。

赵桓听后,并没直面回答,反而问道,“如若历史未曾改变,那一天真的重现,爱妃该当如何?”

“臣妾当以死誓守贞洁!”

朱莲斩钉截铁,小脸满是视死如归的坚毅之色。

赵桓很满意,拉过朱莲的手,把软乎乎的身子抱在怀里。

“父皇三千后宫不及莲儿一人!”

朱莲被夸的脸蛋一红,忙用手去推赵桓胸膛,“殿下说笑了,您还没告诉我呢…”

“你不是已经说了吗…”

闻言,朱莲眼睛一亮,“当真?”

“自然是当真!”

“我就知道一定是这样!”

终归是少女心思,得到肯定后,朱莲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随后,朱莲挣开赵桓怀抱,理了理裙摆,微微一礼。

“时候不早了,殿下休息吧,臣妾退下了。”

说完,朱莲刚要转身,一双大手突然袭来,拉住了朱莲。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夫君昏迷之际得道祖相传一枪法,不如,趁着月色,练给爱妃看看?”

……

福宁殿。

已是子时。

可宋徽宗还未曾睡去。

觉察到宋徽宗的异样,皇后郑氏便起了身,叫人点了灯油,开口问道,“官家可还是想着桓儿的事?”

宋徽宗缓缓点头,“桓儿大病初愈,本应该是一件喜事,可未曾想到,桓儿口出惊言,其性子也变得和之前大不相同。”

闻言,皇后郑氏也点头附喝,“桓儿之前甚是乖巧懂事,可今天一看,却是无缘无故填了一些戾气。”

“官家可是怪桓儿口无遮拦,又或是一脚踹死了杨总管?”郑氏接着问道。

宋徽宗摇了摇头。

赵桓本是大宋太子,这天下往后自然也会落到赵桓手里。

无非就是早几年登基罢了。

宋徽宗并不在意。

至于一脚踹死杨戬,宋徽宗更不在意。

虽说杨戬跟在宋徽宗身旁十数年,已有了一些感情。

可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来说,这些感情,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手心手背,宋徽宗还是分得清的。

他更心惊的是今天赵桓的表现。

当众逼宫,踹死杨戬,手段端的是果决狠辣!

这完全就不是他印象中那个乖巧规矩的儿子。

“怕是在梦中得了道祖的治国之策…”

宋徽宗只能把这一切归于神论。

“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我儿比我更适合在这皇位...”宋徽宗摇头苦笑。

“陛下莫不是真的想要退位?”郑氏试探着问道。

“有何不可?国之危机迫在眉睫,朕无力回天,也就只好禅位于桓儿了。”

宋徽宗坐了起来,伸出手让郑氏服侍自己穿衣。

“皇史记载,太上皇得我之时,曾梦到后唐主李煜,当下大喜,开口道:我儿定当才华横溢,文采风流…”

“太上皇此话不假,如今的官家自然当的上文采风流,字画双绝。”郑氏笑着恭维道。

听到郑氏夸奖,宋徽宗也有些得意,可随之又想到了些什么,声音也低了下来,

“要朕是个懒散王爷也就罢了,此等风采理应名留青史,可谁曾想到,皇兄无子,朕从端王摇身一变,变成了这大宋的帝王…

如今再去想太上皇当初之话,只觉得后背发麻,遍体生寒啊…”

郑氏的手也是一顿,后唐主李煜的下场她自然是知道,如今一看,赵桓今日一番说辞竟隐隐对照太上皇当时之语!

天意!

当真是天意!

想到此处,郑氏却是能理解宋徽宗为什么会对赵桓今日之言深信不疑的理由了。

待穿好衣服,宋徽宗挪步到御书房。

皇后郑氏磨墨,宋徽宗提笔下诏书。

政和八年。

宋徽宗自称身体有恙,于深夜下圣旨一封。

禅位于太子赵桓。

改国号耀华!

史称,耀华元年。

这一年,大宋迎来了它第九位皇帝。

这一日,新皇登基!

赵桓初登大庆宝殿,意气风发!

新任宦官总管的梁师成伴君入朝,殿门外高呼:“传陛下圣旨,入殿朝拜!”

呜呜呜~

尖锐的公鸭嗓声刺破云霄,带起无数号角,鼓声一起共鸣,响彻整个东京汴梁城!

殿外,

早先还在议论纷纷的文武大臣听见官家旨意立刻禁言,分列两排,毕恭毕敬,准备入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