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我义兄是朱元璋
第五十八章 盘算(旧版)

忙忙碌碌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说做便做,此后几天,田兴都没去大本堂上值。

到姐姐家晃了一圈,蹭了顿饭。

现在魏素素和魏益这两小的,见到田兴就亲热的很。

姐夫魏云是六品官不假,但田兴是从七品翰林,大本堂讲习。

年龄,清流官职,出入宫廷。

官宦人家的孩子,对这些事已经很有一些了解了。

田兴也是明白外甥魏益的想法。

魏家没有什么强力的外援和当官的亲戚。

田兴是唯一一个靠的住的近亲。

魏益,是想田兴过几年举荐他为官。

现在科举也停了。

全部是举荐。

由各衙门,官员,地方上的有名望的名士,士绅,粮长来推荐官员。

德行为先,学问为后。

从洪武五年停科举,一直到十七年才恢复。

朱元璋对科举是有想法的。

朱元璋也是感觉,科举选拔不了真正的人才。

但停了十几年科举,用推荐加国子监来选拔官员。

最后老朱发觉,还不如科举。

科举虽然有毛病,最少在形式上是相对公平的办法。

推荐为官,包括国子监生都是推举的。

时间短还好。

时间长了,魏晋时的那种门阀世家又要回来了。

门阀权贵垄断政权的制度,要比科举还坏一百倍。

国家会成为一潭死水。

所以洪武十七年后还是恢复了科举。

不过朱元璋的科举,不光是考四书五经。

还要考秀才的骑术和射术。

骑射不过关,一样不得为秀才。

这也是老朱妥协后的变通之法。

朱元璋不想自己的文官和宋朝文官那样,只知文,不尚武。

国家被外敌所侮。

这个办法还算不错,国初时不少文官都是文武兼俱。

只是永乐年间,这个办法被朱棣给废止了。

现在的魏益,又不可能知道几年后科举又恢复了。

这小子就是想田兴这舅舅举荐自己。

对魏益的想法,田兴无可不可。

只要这小子用心学习,把学问底子打扎实。

品性上不走歪。

举荐他也未尝不可。

田兴可不会刚直廉洁到非拒绝举荐自己的亲戚。

那太矫情了。

一个不爱自己,不爱亲族的人,会无私的爱天下人?

扯淡呢!

……

接着叫小竹打听附近三山街上的大型杂货铺的消息。

“李家做事本份,不小气,从不短斤少两,生意规模一般。”

“王家做事精细,东主为人小气,斤斤计较,街坊不喜,但做事规矩,商行规模也大一些。”

“最大的是刘家,商行店铺几十间屋子,伙计也多,但做事不太规矩,经常有客人上门吵闹……”

小竹扳着细长的手指头,挨家挨户的点算起来。

“嗯,我知道了。”

田兴点了点头,笑道:“那就选定和王家合作好了。”

“嗯,我也是觉得王家最合适。”

小竹点了点头,又是问道:“先生,您要卖什么给杂货铺?”

“先买,后卖。”

田兴笑了笑,神情笃定,一脸神秘的笑容。

他是打算先买一批红糖,加工之后成绵白糖,然后卖回去。

红糖大约是十文一斤,白糖就是百文一斤。

而这个时代的白糖普遍颗粒较大,品相不佳。

田兴制作出来的,怕是价格还能更高一些。

最少十倍,甚至二三十部的利润,相当可观了。

制白糖的技术,还要很久之后才会流传开来。

甜菜这种最合适的制糖原材料,到清末之后才进入华夏。

而此时的江南不光是富裕,还普遍喜欢吃甜食,红糖的销量都是供不应求,白糖就更属于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

而且,最妙的是,糖并不是专卖。

茶叶,盐,都是朝廷专卖。

盐有窝本,生产,入库,点算,出售,都有一整套的程序。

任何人,不论是生产还是销售,只要没有朝廷的手续就是私盐,在洪武年间,死定了。

茶叶也是一样。

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就是私贩茶叶,被老朱下狠手给处死了。

亲女婿老朱都照杀,因为明初时实行的是实物赋税制,盐,茶,铁是官府经营制造售卖,对国家财赋是有力的补充。

谁敢犯禁,老朱必杀。

就算田兴,如果不想和老朱撕破脸皮,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失了多年情份,这种事最好也是不要做。

糖就是不一样了,并无专营管制,民间完全随便生产经营。

田兴也不打算自己做买卖,商人低贱,以明初管制最严。

但生产不一样,只要不涉足销售环节,田兴就不算在经商。

田兴的性格,从不犹豫不定,决定要做,就立刻行动,吩咐小竹道:“咱们现在剩下的钱,先到王家商行买回三千斤红糖。”

小竹一脸担心:“先生,到底这制糖之法行不行啊?”

“你到时候看便知道了。”

田兴笑着回答。

这事在他心里只是小事,钱不必多,够用就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