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红袂
第一百章 细柳公主(旧版)

鹤鸣小白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也许吧。”栾士英说:“大萨满说的对。那个云乐公主如果真成为哈拉国王妃,我朝西境是有些不安宁。可是,本侯敢肯定,她不会嫁给乌兹曼国王。这一点想必大萨满心里也清楚。所以,对这件事情,本侯一点儿也不担心。”

“那为何还要强行与我国和亲结盟?”大萨满问。

“并非强行。”栾士英说:“本侯只是给乌兹曼国王提了个醒。一切的决定都有国王陛下所做。本侯没有强迫任何人。”

“即便不是强行,侯爷这种做法也让人怀疑。”大萨满说:“南朝泱泱大国,为何愿意与我西域小国和亲结盟?和亲这种事情,在一般人看来是比较跌份儿的。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反过来说,必有所求才会礼下于人。南朝对我国有什么要求吗?”

“一般俗人认为‘和亲’有失体面。”栾士英怅叹一声。说:“男婚女嫁本是人间喜事,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用一件美好的事情化解干戈,化解兵燹,化解战祸,保边境百姓几十年安宁生活。失什么体面?又有什么跌份儿的?群兵黩武,厮杀不断,危害百姓。难道是好事儿吗?大萨满不认为栾某这种看法有道理吗?难道不赞同这样的看法吗?”

“侯爷说的头头是道。老朽怎么会不赞同?”大萨满说:“不过,据老朽所知,自打侯爷出世以来一直是到处征伐,到处兴兵,到处厮杀。这难道不是穷兵黩武吗?如今,这些行为倒被侯爷说的冠冕堂皇。倒像是侯爷这样做是为了心怀天下,可怜生民!侯爷这样做难道是为了和平?为了安宁?”

“和平与安宁不是上天给予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摆在那里的。是要用一些非常手段才能实现的。”栾士英望着天空,怅然若失。“本侯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啊!”

“侯爷有一点倒是说对了。”大萨满说:“婚姻之事是人间喜事。和亲永远比战争要好。”

······

一行人在路上一连走了几天终于到达了南朝都城——殷阳。

大殷朝廷早已接到栾士英的奏章。派出大批官员在殷都西郊等候迎接。大萨满对这样的事情已经经历了两次,知道这是大国礼数,不足为奇。参赞大臣未经这样的场面,一时之间不知所措。继而沾沾自喜,趾高气扬。以为漠南的哈拉王国名声远播,威伏四海。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殷朝廷也畏惧三分。所以才会对哈拉王国使团有这么高规格的礼遇。

大萨满和参赞大臣被迎接进入殷都。从西直门进入,沿长安街往东行进,差不多走了两个时辰才到达御苑。过了御苑,到达子午街。由子午街折向北又行进了一顿饭的时间进入朝天门。过了朝天门,眼前是一片翠绿茂盛的森林花园。穿过森林花园才到达紫禁城。

使团被安排在紫禁城西太仆寺巷礼部所设的礼宾驿馆里下榻。

“这殷都城有多大?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参赞大臣忍不住问身旁的礼宾人员。

“殷都城嘛——究竟有多大我们也说不上。”礼宾人员回答:“不知贵客是从哪道门进入的?”

“好像是叫西直门。”参赞大臣说。

“那样的话,贵客也只走了殷都城的十分之一不到。”礼宾人员回答:“您可以自己判断判断,心里估摸一下殷都城到底有多大啦!”

“啊——啊!”参赞大臣听了以后张大了嘴巴。

“我还见过比这大的城。”大萨满说:“那就是北朝的盛京。”

“北朝的盛京比这还要大吗?那得有多大啊?”参赞大臣越发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差不多吧。”礼宾人员插话说:“听说盛京城是比殷阳城要大。我们也没去过。到底大多少谁也说不清楚。贵客去过盛金城?听说那里的桃花十分美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个季节桃花已经谢了。本尊也没有见过。据说是的。”大萨满和气的和礼宾人员拉起了话。

“我们殷都城里桂花和荷花也十分美丽。老人家闲暇时可以去看看。”礼宾人员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南湖的桂花,西湖的荷花都是很出名的。小殷河两岸的丁香、海棠和芙蓉也十分美。贵客也可以去看看。不过——那些地方多数都是风月场所,贵客可能不方便去。”

“是吗?那倒要去看看。”大萨满问:“你们殷都城有没有市场?盛京城的西市东市可是很大的。”

“有的。”礼宾人员说:“我们殷阳城里也设有市场。也有东市和西市。北门外面还有一个北市——那里都是从北朝来的小商小贩,自发形成的一个小市场。东市和西市是官家的。很大。货物很全,什么都有。有句话说:河里没鱼市上取。就是说的东市和西市。连河里都没有鱼了,可是东市西市上还有。”

“哦!是这样。”大萨满感叹地说:“南朝繁华,名不虚传。”

“这还不算什么呢!”礼宾人员继续说:“北市虽然小,东西却齐全。世上所有稀奇宝贵,古古怪怪的东西在那里都能找到。还有句话是说北市的:只有你没想到的东西,没有北市不卖的东西。”

“原来如此!”大萨满说。

“没有南市吗?”参赞大臣问。

“没有。”礼宾人员回答。

“为何没有南市?”参赞大臣问。

“这个嘛——我也不知道。”礼宾人员回答:“不过,应该是这个道理吧——俗话说,买东西,买东西。只有东市西市。到东市和西市里去买,所以才叫买东西。没听说过买南北。尤其是南市,谁会买南?‘南’不就和‘难’谐音了吗?买‘南’不就是‘难买’吗?市场里东西难买,谁还会去呀?所以,没有南市应该是这个道理吧!”

“哦——”

······

第三天,大萨满和参赞大臣手捧国书与礼单来到大殷朝堂。由于这一次出使是乌兹曼国王委派给参赞大臣的使命,所以参赞大臣是正使,大萨满为副使。参赞大臣把国书恭恭敬敬端在头顶呈了上去。殷皇看完国书和礼单十分高兴。殷皇年轻时候曾经驰骋沙场,对战马有一定的感情。看到哈拉王国的礼单上有十匹骏马,来了兴趣。立刻就要让人带着去看。栾士英奏道:“哈拉王国所送的十匹骏马十分难得。十匹马一色黑,宛如十匹金乌!每一匹马身上都找不到一根杂毛。尤为宝贵。陛下等忙完了朝堂上的事儿再去看。眼下,应该先答复使者。”

殷皇听了栾士英的话,坐回宝座。把两国结盟的事儿定了下来。之于,乌兹曼国王向大殷朝求亲一事,殷皇有些不乐意。没有当庭答复。让使者回驿馆歇息,容后再说。

使者回驿馆之后,殷皇向群臣问计。绝大多数朝臣认为和亲有损国体,不能答应。散朝之后,殷皇将首辅大臣夏目和右相栾士英留了下来。询问两人对和亲的看法。夏目知道和亲是栾士英的主意,并没有急着说话。他看着栾士英,等待这位右相发话。

栾士英说:“朝堂之上,许多朝臣对和亲有看法。认为和亲有辱国体。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和亲带来的和平与安宁是多少前线将士流血拼命也无法带来的。”

“可是我朝并不与哈拉国接壤,他们对我们也没什么危害。”殷皇说:“两国之间未曾发生过战事,也没有将士流血牺牲。平白的嫁一位公主过去与他们和亲,在朕看来,也有些无光!”

“朝中有些臣工甚至觉得和亲是一种屈辱。有失大国体面。”首辅大臣插言。

“朝中那些臣工安富尊荣,坐享其成。哪里知道前方战士流血牺牲的苦处?”栾士英说:“我朝虽然与哈拉国不接壤,但是,哈拉国处在漠南重地,西番的后方,盛朝的西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今,盛朝收买哈拉国,使它成为了西番卡楞悍部的大后方。卡楞倚仗这个大后方夺回了西番不说,还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地侵扰我西境,掣肘我朝对其他方面用兵。——这也正是北朝的用意所在。另外,一旦北朝和哈拉王国结成盟约,使哈拉国成为他的一个铁杆盟友。我朝又会多一个强劲对手。所以,依臣看,我们抢在北朝之前与哈拉王国结盟,不仅能打乱北朝的战略意图,同时也去掉了西番悍部的战略后方。一举两得。从长远看,有了这个盟友,将使西番和北朝永远处于我朝与盟友的两面夹击之中。使我朝始终压着北朝一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至于西番这个麻烦嘛,就更不用说了。”

殷皇与夏目二人心里都清楚,栾士英看问题的战略高度始终是别人所无法企及的。他的这些远见当然是对的。

“爱卿的看法是对的。可是朕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儿。”殷皇说:“要朕的女儿嫁到漠南番国去,朕怎么忍心?朕目前只有一个心爱的小公主适龄。朕怎么舍得?”

“未必要真的将公主嫁过去。”栾士英说:“也可以将宗室之女赐以公主尊号,以公主的身份嫁过去就是啦!”

“若是这样——”殷皇犹豫起来。

首辅大臣夏目见殷皇有所动心,首先着急起来。殷皇一向对栾士英颇为倚重,栾士英的话天然就会相信几分。夏目知道和亲势在必行。自己就是皇家宗室。怕这个和亲的名额最后落到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头上。于是,想到了一个转嫁的办法。开口对殷皇说道:“陛下,只要赐给公主名分,任何一个南朝女子都可担当和亲使命。不如就从民间选取一个美丽女子,稍加教导,给予皇家身份,赐以公主名分。让她去和亲不就行了?”

“这样也行?”殷皇疑惑地看着栾士英。

栾士英答道:“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陛下赐给相应的名分,她就是皇家血脉。至于她是什么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名分。”

“若是这样——何苦再去民间挑选?朕的后宫里有那么多女子,随便选一个不就行了。”殷皇说:“她们怎么也比从民间选来的要强。知道皇宫的礼仪和规矩。还省了教导的麻烦。”

“这——”栾士英说:“只要陛下舍得,也未尝不可。”

“这样最好。省去很多事儿。”首辅大臣夏目长处一口气。

“那就这么定啦!”殷皇说:“朕现在就让内务司搞个名单出来。看看哪些人合适?”

“陛下,”栾士英奏道:“最好是让她们自愿报名。——这也是为国出力的好机会。看看陛下的宫中有没有这样的巾帼豪杰?”

“就照爱卿的主意办。”殷皇说。

······

内务司将征选和亲人员的御旨下达以后,后宫中上千名宫女一时之间嚷嚷开来。几乎所有的宫女都怕这份厄运最后落到自己头上。个个愁眉苦脸,无心妆扮,不敢露头。生怕走在人前,被人挑选了去。末了,有一个名叫细柳君的宫女站了出来。自愿报名前去和亲。内务司管事十分高兴。连忙将她的名字报了上去。得到的答复是:静候佳音。

没过两天,宫内太监总管前来宣旨:赐细柳君“细柳公主”称号。颁给皇家金印宝册。以公主之礼迁往上阳宫居住。赐侍女十名,内侍十人贴身伺候。不得有误!等待和亲大婚之期,前往漠南。

细柳公主牵住到上阳宫。一时之间,上阳宫里热闹非凡。来看望细柳公主的人络绎不绝。细柳公主所得到的赏赐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有皇后的赏赐,贵妃的赏赐,各宫嫔妃、贵人等等的赏赐。金银玉器,绫罗绸缎,珍珠玛瑙,玳瑁珊瑚,各种各样的珍宝装了满满十几大箱子。没过几天,宫外又送来了哈拉王国为他们未来的王妃准备的新婚大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