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飞成为首富
第四章慢慢养大的孩子(1)(旧版)

飞火流莹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经过几日休整,老祖宗有精神头教育孙子学做人的道理了,翻开一本厚厚的故事书,小男孩的脑袋端正的坐在塌上,眼睛眨呀眨的,像天上耀眼的星河,聚精会神的听着祖母讲故事。

碧容轻轻的进了屋里“老祖宗,刺史大人派人将咱们捐银的银两,以盐引凭据包着描金的大红包,上头写着捐银物件,和换盐引依据,清清楚楚的,一文铜板都不差。”

郭老爷子刚刚下了班回到屋内换了常服,老顽童的性子展现了出来,一一的打开红包“碧容丫头捐银得盐引凭证十二张大引,小盐引一张!”

“红若丫头捐银得盐引凭证十二张,小盐引一张”

“吴妈妈捐银得大盐引二十张!”

“二等丫头每人各小盐引十张至十五张不等!”

“三等丫头每人各小盐引七张到九张不等!”

发到最后祖父惊讶着道“还有恒哥儿的呢!”

看了统计的数目,惊讶念着道“一百张大盐引!”

贴身小斯小安子握着手上鼓鼓囊囊的荷包,转头就去正屋子里检查银钱箱子,打开紫檀木雕云纹的方匣子一看里头只有最近一层薄薄的银稞子。

风尘仆仆的进了屋里“小侯爷,您的匣子怎么就剩一层银稞子了,好歹多留一些赏人用啊。”

“人都快没了,留着这么多银,日后没人可赏,岂不白白浪费,这么好用的银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这一两银,能置换一条活蹦乱跳的人命,总比落在哪些贪官污吏手上强,积德行善,日后老天爷也得保佑咱们呢。”小侯爷解释完,笑容一收,嘿,倒地谁是主子,谁是打工的?

“这位刺史大人,有两把过人的刷子,办事做人滴水不漏,咱们郭家能和这样的人一同治理辽洲,孩子他祖父,你们老郭家的坟头烧了天大的高香,遇到贵人了。”老祖宗高兴的收下厚厚的盐引凭据,这个刺史大人她还真想替孙子结交一二。

申时,小晟恒学完了一日的习,捧着盐引,一张一张数着,鞋子一甩,爬上西次间的宝塌,一股脑的把盐引放在塌上,抱着香几上的算盘,嘴里振振有词道“一张大盐引能置换四百斤盐,这一下就是两千两银子呢,这位刺史大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才是封疆大吏风范!”

第一次赚了刘姥姥一辈子也吃不完的银子,小晟恒起床的时候都是眉眼笑意,捧着一碗官瓷盛放着小米鸡汤,脸颊调养的红通通,顺手放在一旁剔红的木盘子上“外头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般吵闹?”

“主儿,是打扫院子的三等女史,今日一早发现,原本应有的九张小盐引,眼下全都不见了,安公公搜了屋子和身子,一个盐引子都没有见着。”小晟恒收住了笑意。

“九张小盐引,那是三等丫头多少年也积攒不着的银子,够一家三口吃多少年的胸柴米油盐,谁有这般通天的本事,敢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犯事?”小晟恒思来想去,想不出原由。

“小侯爷,奴婢想到了一点,是不是这个丫鬟,昨日里没有拿出几张盐引子,孝敬内院掌管丫鬟的吴家的媳妇儿,被吴妈妈记恨,今日给她一个下马威呢,这是府里多少年不成文的规矩了。”余姑姑回忆起来,想当初她也差一点吃了亏。

“这妈妈走了什么路子进来的,上头可有祖父祖母信任的人当保护伞?”一主一仆绕着东路主轴线往西走着,穿过二堂屏门,绕过假山,走着分析着今日的悬案。

“是从前国公府里的罪奴,一开始是挺老实本分的,提拔为管事的位置后,贪赃枉法,滥用职权,若是下头的人不给孝敬的银子,当场分配最累最苦的伙计,主子得宠些还算好,若不得宠非打即骂,无主子伺候的,最惨!”余姑姑怜惜的叹了一口气,替那小姑娘悲痛。

“这种人不能留在府里,日久天长迟早是个祸害,那些人得了这件事,攻击父亲,祖父,名声在外,可就麻烦了。”我进了祖母堂屋内,借了一个典故,引出了话题,祖母正吃完盘子里的虾饺,身子向后一歪,当即放下碗筷。

“把那个孽障给我提了来,我要亲自审问!”

晌午,吴妈妈疯狂磕头“太夫人,奴婢知错了,奴婢这是穷疯了,怕了呀,您开恩纳!”

“富贵迷了心,即已成态,我要拿你,给整个府里敲响警钟,你的那些金银细软,补偿那些因你受了屈辱之人,并罚去庄上。”一个享受惯富贵的人,贬去穷乡僻壤之地,这惩罚不算轻。

几个孔武有力的护院,托了那吴妈妈离开了院子,在那以后,小安子惊喜的发展,下人的手脚变得干净多了,庭芳堂内外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京都朝堂之上,游历民间的几个皇子,将这几个月明察暗访的所见所闻公布于众,几个知州,知府脸色苍白,站在如金子一般平整如砥,光滑似镜的金砖上,不停的冒着汗,罪孽深重的已在中间过道上跪着了,分别是豫州,青州,巴蜀灾害严重的各地知府,知州,以及负荆请罪的户部尚书。”

皇帝念出了一串数字“灾荒期间,豫州白米每斗一百文,青州二百文,巴蜀三百文,盐价每斗二百文,四百文,六百文,鸡蛋六枚十二文,二十文,三十五文,青菜,茼蒿,生菜五文一斤,鸡肉十文,猪肉三十文,牛肉四十文,这就是整日里尔等歌功颂德的盛世,好一个弥天大谎,户部尚书,朕记得月初的时候,给朕报的米价可是每斗米十文,今日种种作何解释啊?”

户部尚书按住心中的怒火道“定是下属,欺下瞒上,污了皇上的尊耳!”

“可你刘大人才,是户部的尚书啊!”皇帝并没有打算放过一个无能只会甩锅的户部尚书。

“或许,,,或许,,是批阅奏折的时候,刘大人思考不周全,这才惹出来这么大的祸端!”尚书左丞崔大人及时出来替刘大人辩解一二。

“一句话就可以抹平之前犯的罪过,那些因饥荒饿死的百姓,能否因为你们尔等一句思考不周全的话死而复生?”皇帝愤怒的扔掉奏折,闭上眼睛,握紧龙袍上的布料,褪去龙袍,众人内心一惊,扑通,扑通跪满一地。

“朕要你们记着,身为掌权者若是只知道沉溺于富贵乡里,这就是他日的下场,把他们打入天牢,抄其家产,没入国库,秋后问斩!”

“是!”一群魁梧的侍卫,两人一组拉着地方官吏直奔天牢,下午皇帝卧在太后娘娘寝宫西暖阁的宝塌上,身边云公公低头走进屋内行了大礼。

“陛下,内阁传上来的奏报上说,户部尚书刘大人今日下午旧疾复发,需要在家修养几日,已呈报阁部,批假了。”云公公语气平缓,三言两语阐述罢事实经过,皇帝闭上眼睛,有些不耐烦。

“母后您看,这盘子里的果子烂了,若是吃了可会伤了身体呢!”皇后娘娘捧着一盘子许久未动的果子,故意放在太后娘娘面前的红木雕花几上。

“是不能吃了,把坏的挑出来,好的还能吃呢!”

太后娘娘挑出两颗葡萄,丢进了框里,捡起一旁好的葡萄,分了一个丢进皇儿嘴里。

皇帝悠闲地品尝食物,入口冰爽,这暑气去除了不少“夏日一到,雄壮的老虎也有打盹时候。”指着冰葡萄吩咐最得信任云公公。

“把这冰葡萄打成汁,炎炎夏日,最适合去暑,昨日辽洲大都督进贡了好些人参,我瞧着品相不错,朕的叔叔晋王最长,多送去些,也赏给文物大臣一斤泡茶喝最是养生,你们三个也领两斤,好东西大家分享着,最是能体现君臣一心。”

云公公一听赏一斤参赶紧跪下来“奴才怜惜奴才们,是奴才们此生最大的造化,奴才一定当成传家宝,供奉个千秋万代的。”

“朕记得你最近寻了个婆姨,领养了个孤苦无依的孩子,明日带进宫来,让朕和太子都见一见,朕把把关,人品不错就放在户部,从员外郎做起,做好了随京察升官,做不好看收拾包袱回家,朕这儿也不缺人才。”

云公公大喜过望,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不知磕了多少头,皇帝大手一挥,云公公乐呵的退出殿内,在门口站着岗。

“陛下是要启用新人了!”皇后娘娘整理着处理好的奏折,分类别放,一边放着,一边谈着话,结过榨好的葡萄汁,放在香几上。

“唯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先生诗词的名句,源头是一摊死水,注入活水,池塘才能半分清澈,半分浑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