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钓鱼执法,我造反了
第一章 传旨,赐死礼部侍郎的儿子(旧版)

极端农药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初。

应天府皇宫。

奉天殿上,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

虽然已经六十四岁,但他依然精神焕发。

紧闭着双眼,龙颜不动,但天威外露震慑群臣。

朱允熥站在文武班列的侧面最后边看着朱元璋一举一动。

朱元璋对他这个皇孙可是很不待见,大概是因为他一生下来就克死了太妃常氏。

自打穿越成朱允熥生下来,他的皇孙规格就比朱允炆矮了半截。

逢年过节的赏赐也很少,这其中部分有后妈吕氏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在后宫之中大家都看皇帝朱元璋的脸色办事。

他要是喜欢谁,谁就会飞黄腾达,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浣衣局老婆子都往那个人身上凑。

可要是朱元璋讨厌谁,比如他朱允熥,那可真是人见人嫌,狗见狗摇头,巴不得没这个皇孙。

想到这,朱允熥无奈的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大明的皇孙不好当啊!】

朱元璋侧躺着对贴身太监摆了摆手,值殿官立刻心领神会,对着满朝文武说道:

“文武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大明太子朱标从陕西考察迁都事回来后感染风寒,不幸薨逝。

朱标的去世无疑对晚年的老朱是致命的打击。

他不但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下子失去了最得意的宝贝儿子。

更要命的是,太子朱标的薨逝彻底打乱了他在江山社稷上的政治构想。

丧子之痛和对大明江山未知的恐惧让他在一夜之间头发白了,胡子也白了。

五个月来整日悲伤,无心打理朝事。

“陛下,太子薨逝,陛下节哀,保重龙体啊……”

礼部侍郎张智智慧的察觉到了朱元璋的微表情。

他料定一个六十几的老头晚年丧子,此刻正是需要人安慰的时候,他第一个表态,一定能够鸡窝里飞凤凰,脱颖而出。

只要朱元璋高兴了,他张智坐上礼部一把手的位置还不是妥妥的。

想到这里,礼部侍郎张智不觉的嘴角微翘,就等朱元璋说“传旨下去,擢晋升礼部侍郎为本部尚书。”

这么一想,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旁边班列里的几个礼部官员心里直骂张智太会钻空子讨领导欢心了。

张智巧言令色,溜须拍马,他们几个素来与其不合,要是张智升官,乃至坐到尚书的位子上,他们几个以后可就没好果子吃了。

礼部侍郎张智躬着身体,见朱元璋毫无反应。

敢抬不敢抬地试探性瞟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

朱元璋正自顾自的伤心着,太子薨逝一直是他过不去的坎,不愿提及的伤疤。

这冷不丁的有人在朝堂上,大庭广众之下在他面前提太子的事,这不是给人伤口上撒盐,火坑里浇油嘛。

“节哀?”

“节哀个屁……”

朱元璋从龙椅上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怒骂张智:

“是咱死了儿子,又不是你死了儿子……”

……

“正好,你有个儿子……”

礼部侍郎一惊当下感觉到不妙。

朱元璋脱口而出:

“传朕旨意,赐死礼部侍郎张智的儿子,加封左春坊左庶子,葬于咱标儿旁边,永远的伺候咱标儿……”

口谕下达,朱元璋的气还没消,礼部侍郎张智已经是吓成一滩烂泥,瘫倒在奉天殿上。

他拍马屁拍到马屁股上了,没得到朱元璋一句赏识,反倒是搭进去个儿子。

一个字,亏。

心里咒骂自己多嘴,手上给了自己俩个耳光,亏大发了。

旁边几个礼部官员瞅了一眼张智,眼里满是得意,张智平时没少得罪人,现在朱元璋赐死礼部侍郎的儿子,他们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有了礼部侍郎张智的儿子给太子做伴,朱元璋也顺了一口气,感觉舒服了一些,但是还是难以接受太子朱标去世的事实。

这一幕看傻了朱允熥,没想到历史上的朱元璋真就这么嗜杀成性,一言不合先杀了再说,果然电视剧还是美化了朱元璋。

幸好他这个皇爷爷对自己的皇子皇孙很偏爱,尤其是不会自绝子孙,就连秦王朱樉在西安那些大逆不道的事他都是关儿子紧闭。

他朱允熥要是穿越成某个大臣,那可有的玩了,光是对付朱元璋的疑心病就够他喝一壶的,就别提发家致富,改朝换代了。

当别人孙子,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臣任亨泰有本奏……”

礼部尚书任亨泰从班列里站了出来。

朱元璋顺了顺气,随身太监又扶着他坐回了龙椅上。

“陛下,先太子仁爱友善,至德至真,臣等皆为大哀……”

“古人云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如今太子之位空悬,国本有失,人心不稳。”

“望陛下早日立储,以安臣民,稳定朝纲。”

朱元璋思索再三,虽然不愿接受太子朱标的去世,但是他也头疼如今选谁坐太子这个位置,正好礼部尚书提了出来,索性就放在朝会上讨论讨论。

朱元璋点了点头:

“众卿就议一议重新立太子一事。”

既然当今圣上没说要立谁,反而想要众人讨论,就说明他心里也在犹豫。

礼部尚书任亨泰心里算盘一打,俗话说先入为主,何不趁现在由他推荐一人给朱元璋,成与不成大家讨论,万一成了以后岂不是有从龙之功,保不齐自己前途再进一步,位列三公。

想到这里礼部尚书任亨泰毫不犹豫的把他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选说了出来。

“陛下,皇四子燕王朱棣可……”

任亨泰说完回头瞟了一眼站在旁边的燕王朱棣。

太子朱标薨逝,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奉旨从藩地回京吊丧。

朝廷律令,各地藩王非有诏不得进京,无诏回京视同造反,就算回京也是逗留几天便要立刻返回藩地。

三位藩王本应在几个月前就返回封地,但是架不住老朱丧子悲痛,一直把三个儿子留到现在。

燕王朱棣也对视任亨泰一眼,嘴角一动,表示收到。

这几年他在北平城尽忠职守,屡次北破残元,凭他的功劳,坐稳太子第一把交椅,没有一点毛病。

这太子,他朱棣当的起。

任亨泰也神会燕王朱棣的意思,只是做不做太子还要坐在上边龙椅上的朱元璋点头。

然而任亨泰再怎么观察,朱元璋依旧紧闭双眼,表情严肃,不怒自威。

这是几个意思?

任亨泰有点琢磨不到朱元璋的点,难道朱元璋对他推举的燕王朱棣不满意?

不应该啊。

见朱元璋没有任何表示但是户部尚书郁新有话说了。

“陛下,礼部尚书任亨泰所言不妥。”

“燕王朱棣虽然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但是陛下《皇明祖训》早有言在先……”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说白了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户部尚书郁新径直走到任亨泰面前质问:

“这有嫡孙朱允炆,又有长子秦王朱樉,顺位继承有嫡有长,你推荐皇四子燕王是何用意?”

郁新回头瞅了一眼朱棣。

说白了,这太子他朱棣坐不了,轮也轮不到他。

燕王朱棣看着这个老家伙搬出《皇明祖训》来敲打他,虽然脸上不能表现出来,但是心里却早就对郁新翻脸了。

【我誓杀老儿】

只是想想,朱棣在朱元璋眼皮底下还不敢有任何不满,他得隐藏得住野心,毕竟他是大权在握的燕王,朱元璋一个不高兴就能废了他。

此刻……

朱棣身后的秦王朱樉微微一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