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导师:谁说文科不能赚钱
第二章 学术辩论赛(旧版)

陆十壹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新老教师PK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校园,产生了强烈的轰动。东大作为一个传统名校,整个A国最顶级的高校,作为A国顶级的省份河东省,东大也是人才的汇聚地,各类优质资源的搭配下,东大无疑拥有相当强横的师资力量。

作为东大的招牌院系,哲学系那更是强者如云,想进入这里,哪一个不是顶级学府的博士毕业,硕果累累才有机会,新老教师PK,无疑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五场辩论赛被定在9月9日到9月13日,为期10天的军训一结束,辩论赛就开始,学校也开始加紧筹备着辩论会的相关事宜。

“听说了没有”

“这么大的事情能没听说么,这可是咱们学校建校以来最轰动的事情了吧”

军训之余,坐在操场边上休息的大一新生在议论,食堂里,众位大二、大三、大四、以及众多研究生的目光也都被辩论赛所吸引。

东大的校园里到处都能响起这样的议论,也难怪这么多学生都在纷纷议论,虽然东大的毕业生待遇非常不错,但是那也是指找到一份二十万以内待遇的工资。

28岁的博士生给一个正教授、学术带头人的待遇,年薪70万,这还不包括引入的待遇,各种福利、人才补贴、安家费等,一次性收入过百万,光听着都觉得震撼。

知识就是金钱,这句话在陆羽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就这装逼的小子,看着吧,肯定要被狠狠的收拾”

“就是,凭他一个刚毕业的小子,也敢挑战咱们哲学院?”

哲学系大多数学生显得尤为愤怒,特别是那些已经读研和读博的学生,他们渴望着陆羽被打击的体无完肤、颜面尽失。

这也是人的一种潜意识,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人,甚至比自己还小的人,如果轻松的就把自己老师打败,那不是显得自己太无能了么。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持相反的看法。

“这个新来的老师好帅哦,光是这个勇气就让人赞叹,不行了!不行了!我要成为他的小迷妹“陈婵看着电脑屏幕中陆羽的简介,兴奋的留着口水,在宿舍疯狂的呼喊着,俨然一副追星的姿态。

“你能不能行了?姐妹正烦着呢”

躺在一旁的王洁没好气的看着这个姐妹,心里十分烦闷,开学就大四了,面临着考研还是工作的抉择,本以为凭借东大哲学系毕业生的牌子找个心仪的工作能很轻松,没想到几番面试下来,月薪4500就已经是最高了。

4500块在这种东城这种省会级城市里,作为A国数一数二的一线城市,租完房子,也就够刚够吃饭的,什么包包、化妆品那是绝缘了。

真是想起来那句话,毕业前三千狗都不干,毕业后三千大学生可以。

“别想那些了,过来看帅哥”正在思考着的王洁被好姐妹从床上硬生生的拽了起来,看着屏幕中的介绍。

“陆羽,28岁,京大博士毕业,发表过CSSCI期刊8篇,国际论文4篇。。。。。。”一连串的介绍映入眼帘。

“这还是人么?“王洁看着陆羽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她自己也是哲学系的学生,虽然还没有那么精通,但是什么论文期刊杂志好还是知道的,能在上面发论文哪个不是学术大牛,28岁发了8篇。

什么概念,就像是打5毛钱一局的麻将,一晚上赢个几千块,上万块。

赵文涛是学校哲学院的副院长,水了这么多年,核心期刊也不过才20多篇,那可是几十年的产量,更别说里面还有水分。

“没办法,我男神就是这么优秀”陈婵不错眼珠的看着屏幕,一脸爱慕的小表情。

“打住打住,你可要点脸吧,我的同学”王洁一脸嫌弃的看着陈婵,不过不得不说,陆羽确实很优秀。

“看来这场辩论要去听一听了”王洁心里想着。

在东大女生宿舍的不远处,一个古典小院落式的房屋里,陆羽正坐在书桌旁,书架上摆满了各类的书籍,带着一个眼镜的陆羽正端坐在书桌旁看着书。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哲学是一个大的门类,人文科学,不只是单纯的学理论就能够理解,而是需要对各行各业产生相当专业性的了解,才能够融会贯通,西方许多成名的大哲学家,本身就是多种身份,在当时都是声名显赫的存在。

三天一本书,是陆羽给自己的定的计划,任何的学术研究都需要海量的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最开始本科刚入京大门时,秦文瑾老师就交给陆羽一个书单,上面有密密麻麻500多本书,是老师这么多年通过阅读、积累所做的读书计划,涉及不同门类、不同学科。

没什么硬性规定,个人随意阅读,老师并不强求。

陆羽当时问过老师,一般的毕业生都能够读多少本书。

“4年读100本,刚够毕业标准,记得你胜男师姐,大学毕业时读了200多本,研究生毕业时读完了500多本书,博士毕业后被广州大学高薪聘请,年薪40W”

当时陆羽心中就无比震撼,量变产生质变,哲学,当真如此。

陆羽读完500多本书的时间是研一,创了秦文瑾门下最快的读书记录。

最开始读的较慢,很多书都晦涩难懂,慢慢的,字里行间,陆羽读书的视角也发生着转变,从学生变成学者,从读者变为作者。

当站在作者的视角上去看书时,整本书的骨架很快就流露出来,书中的精华部分很快就被发现。

看到后来,不管多厚的书,翻一翻目录,就知道整本书大概是什么逻辑、结构、视角,再简单的翻一翻,看看用的什么研究手法,举得例子是怎样的,看书的速度越来越快。

研一上学期,陆羽就已经看完了书单上所有的书目,并且自己开始挖掘新的、有价值的书来补充书单,到了博士毕业,大概看了有1000本书,不夸张的说,关于哲学各个流派、各类研究方法的书籍陆羽都看过。

虽然谈不上专精,但是到了这种阅历下,一通百通,完全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问题,分析的视角更加全面,也从这时开始,陆羽的文章也开始井喷了起来。

文字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是整篇文章的成熟度一下拉满,文章成熟而富有内容,好的文章一篇接一篇的被创作出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