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我挖心救朱标后,朱元璋后悔了
第26章 一箭双靶(旧版)

吃莽莽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那他胡惟庸无论做什么,皇帝在惩罚之前都会有一层顾虑。

这可比那功臣铁券免死金牌好用得多。

而刘木那边,则是由宫人牵了一匹马过来。

按正常情况来说,如果没有特殊交代,来参加比赛的都是随即从马厩里牵出的御马。

这些马虽然及不上稀有的汗血宝马。

但是都是身高四尺,体型匀称,四蹄周正的良驹,

胡飞翻身上马。

首先扬长而去。

“嗖!嗖!嗖!”

三支箭连发。

其中两支已然射中定靶靶心。

这个成绩在一众武馆的子嗣中,都不算差了。

毕竟有好些个世家子弟连马都没能翻上去。

“胡爱卿之子倒也不错。”朱元璋点了点头。

胡惟庸大喜。

众人把目光都投向刘木。

他上马之后,看了一眼那马鞍,嘴角一笑。

还是翻身上马。

只见他策马扬弓。

“嗖!”

一声尖利的破风声后。

箭羽如同闪电一般射向场中的靶子。

“定靶中了,红心!”一个查验的太监高呼。

只是箭羽已然穿心而过。

众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箭中红心是十分难得的。

“活靶也中了,红心!”另一个太监也惊呼。

这个喊声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现在看不到箭羽在哪里,但的确都是穿红心而过。

一箭中两靶!

这回不只是文臣都瞪着眼睛看愣了神,就连武将们都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

箭中红心已经是高手才能做到的。

一箭同时中了定靶和活靶。

这是他们这些武将都从未听说过的事情。

这需要多么强的眼力和多么敏捷的速度才能做到的?

朱元璋心中一跳。

他本以为,这个刘木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在文学造诣和政治敏锐上。

文官如何厉害,朱元璋从不放在心上。

但是这个刘木竟然有如此之强的骑射技术,不仅让他心惊肉跳。

毕竟这样的手法,即便是他年轻时的全盛时期,也是做不到的。

就连徐达汤和这样的猛将,也最多能一箭贯穿野鸽子的双目,已然是顶尖的箭术了。

这种活靶定靶一箭贯穿的。

连他都是第一次听说!

而在场的武将们也全都鸦雀无声了。

难怪刚才刘木敢出五千两银子压文官胜!

刚才表现得最好的武馆子弟,也不过是十箭射中七八个靶。

这个刘木能一箭两靶。

那今天的头魁必然是他了!

他这一箭,便是当场打脸了刚才叫嚣着的武官们。

他们这些整日都拿武艺骑射压人的武将,竟然在骑射上输了……

刚才刘木在马上年轻的模样,让他们不禁想起了那一段金戈铁马的时光。

想起这些年来,锦衣玉食,歌舞美姬,他们有多久没有在马场上跑过一回了?

以为自己会那么一点儿骑术箭术便沾沾自喜,更没有了进去精进自己的技术。

对于后代儿孙,也只教会了他们如何傲慢不羁不思进取!

而文官们竟是一个个都慷慨激昂起来。

文官也能培养出武才。

看到刘木在马上的那一刻,愧疚之心慢慢爬上心头。

其实上次刘木当场怼了宋濂之后。

在场的士大夫们何尝没有回去深思反省过。

上次刘木说的那句话,还回荡在他们的耳边:

“孔子的儒学包括君子六艺,文武双全,但是到了你们这里,便只剩下文学,生生被砍了一刀,这样变态发展到今天,你们怎么能不成为酸儒,腐儒呢?”

是啊,就算是他们尊称的圣人孔子,也是不但满腹诗书,文质彬彬,而且身材高大,孔武有力。

孔子给子路上的第一课就是练习射箭。

而他们这些尊崇孔圣人的人,为何成了现在这幅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被别人耻笑?

一众文臣们先是激动,而后便陷入了沉思。

有的文官也在考虑,是不是也给想要习武的儿子多一条出路?

而一众女眷们一个个嘴上不说,心中却是神往不已。

英俊的样貌,出众的才华,高超的骑射技,任何一样单拿出来,都能成为女子们的春闺梦里人。

但是能集所有与一身的男子,那是所有女子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马皇后瞧着刘木的模样,竟是眼睛有点湿润:

“真是个难得的人才,重八,你年轻时也不及他吧。”

朱元璋虽有不甘,也只能点点头。

而胡惟庸的女儿胡莹却只是满意地笑了笑。

看来这个刘木为了博得自己的青睐还真是下了苦功夫了。

看在他那么努力的份上,她也就勉为其难多看他几眼啰。

而此时,徐达却是陷入了沉思。

他的儿子徐祖辉也在愣神。

“大哥,爹爹,你们俩都怎么啦?”徐达的女儿徐妙云忍不住在伸出手指在两人跟前晃了晃。

徐达最喜欢自己这个聪明伶俐的大女儿,便微笑道:

“你爹爹我呀,是想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骑射,才是天下最佳!”

“巧了,我也认识一个骑射造诣世间绝有的人!”徐祖辉也笑道。

徐达闻言,忍不住一哼:“黄毛小儿,你懂什么?我认识的人的骑射术绝对是天下第一,就连你爹爹我,都剩下崇敬的份儿。”

徐达说完,不禁想起了那人的英姿。

那时候,他徐达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有一次随军打仗,摔入山崖,被一行奇人异士所救。

这群奇人异士多为成年男子,年长的胡子都白了。

但是为首的,竟然是一个额间有一颗仙谪般红印的不足十岁的少年。

但也就是跟随这少年,徐达竟是学到了许多别处没有听说过的行军打仗的本领。

其实他和这一行人待得时间不久,所以也仅仅学到一些皮毛,但也让他受用一生。

但也凭此百战不殆,因而成为大明第一大帅。

他曾见到过一次那个少年射箭。

只那么一次,也震撼得他常常在梦中回忆起那场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