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年弃婴,竟是帝国嫡长子
22.灌输皇帝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盐!

这是古代百姓必须品,不吃盐没力气,会生病,所以历代王朝都会管控盐业。

朝廷掌控盐业,并且官方卖盐,可以收上来一大笔税收。

明朝现在采取盐引贩卖的法子,一个区域内,只有商家获得盐引,才有资格卖盐,否则就是贩卖私盐。

但这些商家不是豪门大户,就是功臣勋贵,朱杉想要掺一脚这生意并不容易。

即便朱杉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细盐,他也卖不出去。

所以,朱杉随身带领一小把细盐,等待找恰当的时机,献给皇帝朱元璋。

没想到,朱元璋鼻子灵得跟狗一样,直接就闻出来了。

“义父,这是孩儿从古籍上找到法子,于是研究实验最终所得的细盐。”

朱杉将细盐放在桌子上,然后将其撇开成一团团。

朱元璋与朱标惊了。

这朱杉口里所谓的细盐,竟然比皇宫精盐还要高一个档次。

一颗颗很细小,并且洁白如雪。

朱元璋忍不住用食指蘸了一把盐,放到嘴里品尝,没想到苦涩味道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好盐!!!”

朱元璋贫寒出身,最早的时候吃过又粗又大又黄的盐,那种粗盐真是令人难受。

之后随着他地位提高,所吃的盐越来越细越来越小,并且味道越来越好。

“这盐恐怕很难制造吧,义弟!”朱标没想到朱杉连制盐都懂。

朱杉回答:“太子殿下,朱杉研究许久才得出此物,不过制造的费用很低,想要招些人手制造这些细盐,只不过苦恼贩卖到何处。”

“这种细盐你打算卖多少一斤?”朱元璋当即问道。

“两百文!”

朱杉话出,二人都震惊了。

好便宜啊!比皇宫御用贡盐都便宜!

朱标连忙说道:“不如义弟你把制成的细盐送到东宫,由东宫的官吏进行贩卖,所得钱财绝对少不了你。”

朱杉微微点头,他知道自己吃不下这盐业的生意。

与谁合作,都不如与仁厚的太子合作啊,顺便卖对方一个人情。

“你这小子,两百文从朱杉这里收走,转手就卖三百文,即便卖三百文,都有人争着抢着要,好暴利啊!”朱元璋顿时有些不满。

他总感觉朱标和朱杉,顿时就像两个商人,逐利的商人,他最讨厌的人啊。

“朱杉,你说你研究制盐,这可是工匠做的活,你现在好歹是大明的官员啊。”朱元璋立即开始敲打,并且暗暗指对方不务正业。

他敲打反而是爱惜对方。

大明官员跑去研究工匠的活,还要卖盐赚钱,这路子走偏了啊。

太子朱标闻言,立刻就明白了父皇的意思,不敢多说。

而朱杉却说道:“义父,孩儿身为朝廷命官,一心想着惠民治国之事,所以跑去研究工匠的事情。”

“放屁!你还敢狡辩?!”朱元璋第一次对朱杉发怒,更多是想要把对方矫正过来,这么好的苗子总不能长歪了吧。

“父皇,不如听听义弟怎么想的吧。”朱标自从知道朱杉比他小,于是好感度就上来了。

朱杉见朱元璋眼神示意,于是开口说道:

“工匠能惠民治国,今日孩儿若将这盐两百文一斤卖给东宫,东宫三百文一斤卖给民间。”

“这必定会打压市面上的细盐价格。”

“义父一定知道,孩儿这盐若卖三百文一斤,他们的细盐只能卖二百五十文一斤,如此会产生连锁反应,孩儿还能制造粗盐,粗盐品质也比他们的好。”

“孩儿的粗盐若卖五十文一斤,那他们的粗盐只能卖四十文一斤,这将是百姓之福啊,故而做到惠民二字。”

顺着朱杉思路,朱元璋瞬间就明白了。

朱杉的盐物美价廉,这会导致行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只要比他质量差还贵的盐,价格的价格都会被杀下去。

朱杉卖五十文一斤粗盐,其他商家也卖五十文一斤粗盐那肯定卖不出去,因为他们品质不行,所以只能降价销售。

原本百姓只能五十文一斤买粗盐,后来四十文一斤也能买到粗盐了。

“哼!油嘴滑舌。”朱元璋虽然这么说,但是内心还是很期盼。

百姓能买到更便宜的盐,将减小生活的压力啊。

“故而工匠的发明创造可以促进生产力,生产力同时带来更多的物质,物质一旦变多,百姓便能受惠,国家自然也就不治自安。”朱杉正在给朱元璋灌输生产力好处的观念,以及工匠科学发明是第一生产力。

他希望大明扬帆起航,成为世界日不落的存在啊。

见到朱元璋有些迟疑,朱杉说道:

“战国先秦时期,亩产两三百斤,而后汉朝将铁犁完善,亩产三四百斤,唐朝发明曲辕犁,亩产四五百斤,咱们现在继承了前面王朝的工匠科技技术,已经可以亩产五六百斤。日后若发现什么技术,说不定可以亩产千斤。”

瞬间,朱元璋与朱标就明白了。

这么说起来工匠还真是重要,而朱杉也不算是不务正业以及卖盐牟利了。

“义弟说得好,比东宫那些大儒说得实在多了!”朱标拍手叫好。

朱元璋哼道:“这次算你过了,无论如何都要不忘初心,确实百姓买到更便宜的盐,他们衣食富足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饥荒来了,儒家四书五经又不能填饱肚子。”

朱杉见到自己思想可以影响到皇帝与太子,当然是很有成就感。

治国,必须治民,治民必须吃饱饭。

管仲说的很对,仓廪足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

吃饱饭后,稍微教导,人们就会向善知礼节。

同时这也符合马斯洛金字塔定律。

这也是朱杉要组建团队,让老佟去找土豆的原因。

如果只让他做一件事情改变大明,那一定是寻找美洲作物。

历史上明朝末年土豆才被广泛推广,所以清朝的时候人口大爆炸多达四亿。

农耕社会时期,人口越多代表国家越强。

当然朱杉还会推进华夏的科学技术水平,誓要将后世科学技术推广。

“除了工匠能惠民治国,还有什么能治国?”朱元璋觉得自己看不透朱杉,于是随口询问道。

“有!”

朱杉坚定回答。

朱元璋顿时神情有些期盼。

这孩子读书又好,还有那么多接地气的操作,这是大明之福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