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开局被李世民当棋子
第四十七章 大唐妇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旧版)

不抽过滤嘴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本来一场有可能引发争议的朝会,在李世民和李志的操控下,达到目标。

在李志所有描绘的大唐盛世中,高武的大唐对这些官员及官员身后的世家起到的警示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试问一个全员大宗师的军队何其可怕,再牛皮的世家,再强大的敌对国,在这些面前都要瑟瑟发抖。

当然,有可能此举会促使一些世家抢时间差,不让大唐发展,把发展的势头想方设法了灭杀在萌芽状态。

这些,李志和李世民都考虑到了。

李世民简单地想到,大唐有李志在,就是定海针,大唐不会倒。

退朝时,那些像死了亲人的大臣脸色苍白,步履蹒跚地各回各家。

按他们的以往的性子,估计不会就这么低头认输的。

夺人田地,如杀父之仇。

这些也不想想,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霸占别人田亩时怎么不站在别人角度想呢。

所以李志很想让他们尝尝被强的滋味。

李世民留下李志和房杜,再传来长孙皇后。

李志提出了成立妇女儿童保障会。

下面各道、州、县府均成立三级分会组织。

第一任会长由长孙皇后担任。

常务副会长建议由李靖的夫人红拂女担任。

副会长人选,李志提议由几位国公夫人担任。

秘书监正由程咬金的夫子窦氏担任。

李志特意强调了一个核心原则,那就是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包括学习、工作、婚姻、生育,被赡养的权利。

长孙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

这可是有史以来头一回。

注定会载入史册。

历史上的长孙是以贤、德争得美名的,不是说她没有权力的欲望,而是她控制的很好。

从她生前压制长孙无忌,从治理后宫手段来看,长孙绝对有手腕,有头脑,有政治敏感。

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凑上来,她自然要好好把握。

再说这不算是干涉朝堂,用李志的话来说,这是为天下女性及儿童谋福,算是积德。

自家女婿的话就是圣旨,当然要听。

李志还给老皇李渊找了点事儿做做。

成立大唐纪律检查委员会。

李渊做会长,已致仕的几位二品官员担任委员,并派驻到各道府,各府成立专门机构,接受各州县百姓的举报和伸冤,并设登闻鼓。

李世民还有些不情愿,好不容易死了两个弟兄,想尽办法才使老李退位的,现在还要让权?

长孙却是不这样想,她这几天也知道朝廷风起云涌,接下来的大唐肯定面临一系列的动荡,李世民承受的压力非常大,这个时候,身体健壮,天天造人的老皇也能顶上一部分压力。

更何况这是修复与老皇最有效果的机会。

虽说因为李志的出现,让李氏父子之间隔阂消除了不少,但说到父子情还存在多少,呵呵。

长孙皇后没有理李二有时候的小孩子气,当下亲自去请李渊过来。

李渊在李志的调养下,身体壮得如同一头牛。要不然怎么会天天在宫里帮李世民造小弟弟小妹妹们,以此来膈应李二呢。

李渊跟李志交道较多,已经很熟悉,心目中差不多就认定这个有本事的孙子。

听到李志说明这个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目的和宗旨后,略微思索了一下,明白了李志成立这个委员会对大唐的发展,特别是吏治这方成的作用。

这个时候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对大唐接下来的动荡,可谓是提前准备的,自然有压力,但真是需要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能承担一系列后果的人来接手。

也只有三个人,李渊,李世民,李志。

但综合分析下来,李渊才是最合适的。

毕竟是老皇,手下总会有一些可用之人,而且也有些死忠。

世家可以针对李世民搞暗杀,搞阴谋,但对李渊用这些,很背负天下人的白眼。

像李密那样的人仅有一个,那是有私仇在里面,所以才想杀李渊,主要还是针对李世民。

世家中也有与李渊交好的,历史上李世民迟迟没有对世家动手,不是下不了决心,而是李渊的面子。

在接下针对世家一系列的行动中,李渊如果身在其中,世家会更理性一些,即使到了非要见血的时候,至少有调和的机会。

作为曾经的皇帝,李渊自然晓得李志找他来的原因。

李渊退位后就对皇位不再恋恋不舍,也没有做复位的事,只是有些气李世民杀了二个儿子。这才是主要原因。

不过李志给他的原因却是,李世民如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杀了李二,这一切的过错如果非要分清的话,李渊要承担七成,李建成要承担三成。

李渊也听进去了,事实上确实是他的优柔寡断造成的。

李渊看向李世民,他不想父子之间再起膈应。

李世民也很快调整好心态,李志这个润滑油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最近一段时间,父子之间才有了点老子和儿子的样子。

再说有李志在,李渊不可能复位。

我李世民为了大唐,连老婆都贡献出来了,再推出老爹,也算对得起大唐百姓了。

这个李志真是能折腾,不过这样折腾我喜欢。

李世民已经麻木了,一系列的操作,李志说什么就是什么,已经不想反驳了。

现在女官出现了,妇联也出来了,多个纪律委员会算什么。

“那就辛苦父皇了,想想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得请您出马,做儿子的惭愧。”李世民换了一副嘴脸,讨好般地对着李渊道。

李渊心里还是很开心的,不管真假,至少儿子能做到这份儿上。

长孙皇后把脸扭到一边,心里膈应得慌。

房、杜二人也是想笑不笑的。

李志没再理这父子二皇,跟房杜二相交流起来。

按李志的设想,大唐必须进行法制治理,要先成立一个立法机构,出台一系列的法案。

这方面,这二人绝对是最好的人选。

李志的话现在就代表李世民,二人自然连连同意。

六人,在书房里谈到第二天天亮。

几个人越谈越兴奋,几乎忘记了时间,连服侍李世民多年的内侍都学得不可思议。

房、杜二人执笔,记录下今夜李志所有的话,纸稿写了足足几百张,摞起来有半人高。

但早上出现在餐桌上的六人无一不神采奕奕,这对最低修为也是四品大宗师的长孙来说,正常的。

她才是得李志这个女婿好处最多的,原本只有几年好活了,现在能活一百多了。

房玄龄当年也是能提刀杀敌的,杜如晦虽然是个文人,但出身不差,也有三品大宗师的修为。

李渊更不要提了,当初李志还是武帝的时候,就能把他寿命提高到一百二,现在,估计能到二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