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东汉王朝,已经是摇摇欲坠,否则袁术也不敢贸然称帝了。
而作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自然是秉承着一统天下的志向。
他们的儿子,自然将来要继承父亲的这番基业。
如果说这二人之前从未有过君临天下的志向,那么此时经过祝云卿无意间的点拨,心中自然也是燃起了一点点帝王志向。
祝云卿仔细留意了二人的神情。
曹丕虽然面色变化不大,但是眼神中却闪过了一丝狼性的渴望,还有一丝丝安奈不住的狂喜和冲动。
那种眼神,充满了权力的欲望。
虽然在这个时候,曹丕还没有养成一个仁君的气度,从历史上看,曹丕一辈子确实也是个刻薄之人。
但是,这种对权力的渴望,却着实让祝云卿有些惊讶。
不管他有没有自己父亲的那种城府和气度,但是有一点:他敢做自己父亲不敢做的事!
看到曹丕的眼神,祝云卿多少有点理解为什么历史上是曹丕最终继承了曹操的魏王爵位。
而反观曹植,眼神中却更多的是焦灼和惊惧。
他惊惧的,是自己刚才忽然闪过了一丝想登基称帝的想法。
祝云卿皱了皱眉,这曹植在这方面的志向还是不够强烈啊!
内因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这一点上看,曹丕确实更有可能去完成一统天下的帝业。
然而,自己穿越到现在,自然会给这个时代带带翻天覆地的变化,否则岂不是白来了?
之前,他总认为自己应该做的是把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写出来,让华夏的科技进步,大幅领先于世界。
现在看来,如果不解决这些封建王朝的时代弊病,自己的那些学问,最终也会被束之高阁,成本为无人问津的旁门左道。
比如《周髀算经》,里面已经有好多高深的算学知识了,但是问世以后,没有人进一步去研究发展,甚至堂堂太学生都不知道其中已经有了“陈子测日”的故事!
现在看到曹丕和曹植的反应,祝云卿倒是有了思路:可以通过他们来改变这个世界,最终在华夏大地上形成科学发展的土壤。
想到这里,祝云卿不禁问了一句:“不知二位公子的志向如何?”
没想到这曹丕刚才眼中还狼性毕现,此时却又露出了狡猾的一面。
“我的志向便是扫平天下,恢复我大汉昔日荣耀!”
而曹植则是斩钉截铁地回答了八个字:“勠力上国,流惠下民!”
祝云卿赞许地看了看曹植,点了点头。
曹丕这孩子,虽有帝王之志,却无帝王之胸怀气度。
难怪曹操更喜欢曹植!
“二位公子,请继续审问吧!”
“咳……先生既然夸下海口,说学会了你的屠龙技,则天下无难事。那么,眼前就有一事想请教阁下!”
“袁绍雄踞河北,对中原虎视眈眈,想来不久必将南下以图帝王霸业。然此时的我军刚刚从淮南撤回,与袁术之战大伤元气,兵困马乏、粮草短缺;袁绍那边全是兵多将广,粮草丰盈,不知关于此战,先生有何见解?”
祝云卿暗自发笑:这个小毛孩,想必是已经听了郭嘉十胜十败之论,来考较我?
历史上官渡之战的结果,与郭嘉预测的一模一样,这也成就了郭嘉“鬼才”的美名。
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论,分别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而祝云卿要想超越这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论,则必然要取其精义、超拔其上。
“此战,实乃必败之战!”祝云卿悠悠说道。
“什么?!你敢……”
“一派胡言!”
曹丕和曹植两人都是听了郭嘉十胜十败之论的,而且对其中的道理深以为然,现在听到祝云卿如此说,自然是怒气顿生。
“二位公子稍安勿躁!听在下说完!”
“在下说此战必败,是从兵力、局势、以及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的结果!”
“但是,这必败之战中,却也藏着一丝取胜之道!且听在下为二位公子剖析!”
“首先,既然双方实力悬殊,那么正常对抗必然失败,此战若胜,当靠奇谋!”
这时,曹丕和曹植逐渐安定了下来。
“袁绍势大,正面相拼,于己不利!二位公子自由熟读兵法,双方军力对比如何,二位自然知晓。那么,这奇谋,奇在何处?有几成胜算?这才是获胜的关键!”
“那依先生所言,奇谋的关键在何处?”
紧接着,祝云卿将袁绍和曹操的不同之处列了出来。
当然,这些对比和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论基本相似。
“司空和袁绍的优劣强弱,此时一目了然!因此,这奇谋之关键,其实就两点:第一,与战事关系最紧密!第二,在这一点上司空比袁绍的优势最明显!”
祝云卿让曹丕和曹植各选两个方面。
曹丕选择的是:出兵的名义、用人。其实对应的就是郭嘉十胜十败中的义胜和度胜。
而曹植选择的是曹操的用人、还有用兵,这分别对应郭嘉十胜十败论中的度胜和武胜。
祝云卿笑着问道:“此时,二位公子有何想法?”
其实,看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曹丕曹植俩兄弟就已经相当明了:郭嘉所谓的十胜十败之论,大多数都是用来凑数的!真正有优势的点,就一两个!
郭嘉的这番言论,无非就是为了给曹操下定决心而已,而曹操也需要这样的言论,来提振军心!
“接下来,我来为二位公子讲解此战唯一的必胜法门!”
曹丕和曹植,此时已经对祝云卿佩服得五体投地,赶忙竖起耳朵倾听。
新书启航,还有人在看吗?
各位读者老爷,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