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潞王
14谣言(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老娘娘,那您还得痒几天,王爷他出门了,得好几天才能回来。”

“出门好几天,去哪里了?带人保护了吗?万一出点啥事可怎么办啊。”李太后活脱脱一个惦记孩子的母亲形象。

“老娘娘您放心,不远,就在燕郊,而且他那边都是他的手下,还有很多工部的人,不会出事的。他现在做大事呢,说要拯救我们的同胞呢。”

“哦?你讲讲,什么大事。”李太后瞬间起了兴趣。“不会又要去瓦剌买地给我养牛吧?”

显然,养牛的事除了王潞自己,别人都知道,包括王妃。“哈哈,”王妃掩嘴笑了两声,“不是啦,是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说是从宫里发现的古物上看到的。”然后王妃就把阿拉伯,极末人和殷地安人的故事讲给了李太后。

“这是我儿瞎编哄骗你的吧。”

“感觉不太可能,我虽然没上过学,读书还是有一些的。高宗伐鬼方和攸侯喜可都是真实存在的。潞王讲的就是这两件事不为人知的一面。”王妃还是很相信王潞的,所以一口咬定。

李太后也做了难,送走王妃之后去和皇帝讲了一下这些故事。万历皇帝一时也做了难,感觉像假的,但是又有真的部分,而且潞王没必要编个故事啊。不过万历皇帝目前还是勤政的,没时间研究这些狗屁倒灶的事。

虽然万历皇帝不研究,但是架不住别人研究啊。这个故事流传这几个人,不知道谁的下人把这件事传了出去,八卦传播的速度远比正经事传的快,尤其是在有心之人的手里。没两天时间,北京城大小勋贵都知道千里之外和极北之北还有汉人,但是也单纯当个乐子听。各个文官也都知道这个消息了,他们可不当可乐子,他们联合上奏,说皇帝无德,化外汉人才会不想着回归,皇帝应该下罪己诏,并且励精图治,争取早日让他们认祖归宗。

万历皇帝看到这个奏折,气急败坏,想追查是谁散步的消息,自己闲聊都能被人传出去,那自己身边还有亲信了吗?

很可惜,吃瘪了,过去好几天了,传播太久了,查不到谁最先传的。

万历皇帝又想把那些上奏的文官全部贬成庶民,又吃瘪,内阁不通过。按照现在的规矩,内阁不通过就不能下旨,皇帝能做的只有换内阁,直接一气之下把张四维换了,可张四维不仅没有丝毫不舍,反而兴高采烈谢过皇帝。原来在这个时代,文人因为仗义执言被贬职,是一件光荣的事,可以证明文人的傲骨。

可张四维不知道这次贬职是最后一次了,半年以后父亲病故,张四维回乡守孝,然后再也没有回朝,王潞的出现只是让这个时间提前了而已,不出意外的,也让申时行提前半年当了首辅。

可万历皇帝想太简单了,认命官职的时候申时行就接受了,可需要他下旨的时候,申时行就一直推脱生病,万历皇帝想去见他,又被告知是肺痨,很容易传染,不方便见客。不愧是老油条,这一套迷踪拳给刚执政不久的万历皇帝弄的晕头转向。但是气还没消,万历转头把矛头对准了始作俑者,正在窑里埋头苦干的自己的亲弟弟潞王。

派人去王府找潞王,可被告知潞王不在家,这又给万历气够呛,有一说一王潞是很冤枉的,他明明几天前就出去了。万历又问询到王潞的地址,派人来找,并且用上立刻马上回京,有要事商量这类话语,没办法,王潞只好放下手头的工作回京了。

放下手头的工作是装的,他早就想休息了。他还以为是娘亲通过王妃知道自己在这里很不好,故意派人接自己回去呢。宫门口下车,王潞一路哼着小曲,走到了皇兄年前。

“皇兄,好久不见,有何贵干。”

“还在皇兄,朱翊镠,看你干的好事?”万历皇帝厉声斥责,把奏折摔到王潞面前。

“啊?”王潞一愣,朱翊镠,哦哦,叫自己呢。

“你还装傻,你自己看看这些奏折。”

王潞随便拿起来一本就看,里面的字大都看得懂。里面大概讲了一下阿拉伯,极末,殷地安的故事,然后对皇上一顿责备。

“我问你,里面的事是你说的吧?你是何居心!”

王潞低着头,默不作声。翻开了另一本奏折,大同小异还是这些事,又翻开了一本,还是这些事。王潞不禁好奇,现在的文官这么无聊吗,狗屁倒灶的事盯着这么紧,云南打了边境年年都在打仗没人想办法。

吐槽归吐槽,但是还是要把事情理顺清楚。王潞想了好久,万历也一直在前面看着他,清退了左右太监,王潞开口了。

“皇兄,这不怪我。不对,这怪我,怪我说这些话,给他们一个借口。但也不全怪我,因为如果我不说这些话,他们也会找别的借口上奏批评你一顿,为的就是争权,争皇权,不管你做什么事,他们都会找借口说你做的不好,让你以后别做,最好你什么事都不做,全让他们文官做。这样你才是他们眼里的圣主明君。”

王潞看了一眼万历皇帝,虽然和印象中的皇帝们一比有些年轻,但也是最想干正事的时间段,此时的万历正在思考王潞是不是在乱说。

“皇兄,你信我吗?”王潞打断了万历的思考。

“说下去。”万历也不认同也不否认。

“你可还记得靖难之役。”

“莫非你想做明成祖?取我而代之?”万历瞬间生气了。

“我没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只要足够强大,哪怕只有很小的一块地盘。也是有机会一统江山的。”王潞平静的说。“皇兄,我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我对皇位没一点想法,但是我对大明的未来很有想法。我前些天去燕郊,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我看到了流民,几百个流民。天子脚下竟然还有流民。我现在就在燕郊,弄了个玻璃厂,打算多赚点钱,我多留点钱,等到就藩,这些就全留给你了。我那些钱去发展封地。我研究了一个新的治理办法,不过目前还没有实验,我准备去封地自己试试,如果发展好了,皇兄你还可以过来学习,我甚至直接把指挥权给你,到时候如果文官还像现在这样,那就换一批。”

“你可别想这么多了。”万历听着王潞的胡言乱语,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可知道文官的重要性?还换文官,他们不换皇帝就不错了。还什么一地打一国,你可知道当时处境多么危险?一步错就是粉身碎骨。远的你也就别想了,你先说近的怎么办吧。”

“不怎么办,不管说什么他们都会找到借口,而且我说的并没有错。我实话实说,能怎么办。”

“你还说你没乱说,我特意命人查了宫中古籍,你说的东西都是虚构的。”

“本来就是虚构的,我知道是虚构的,你知道是虚构的,可百姓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大明在皇兄治理下国力大涨,真的有能力去进攻到那些地方。那就是名正言顺,收复故土。”说着,王潞想给万历皇帝普及一下地理。拿起了一张纸说“皇兄,我下面说的话你可能不容易接受,但是你先记住就好。我会找时间证明我说的话是对的。”

说着王潞开始画了起来,不得不说,被雷劈过的右手就是厉害,提笔又快又稳。王潞画了一小块,“皇兄,这是大明,你能看出来吧?这是黄河,这是长江,这是京城,这是九边,这是奴儿干都司,看起来大明很大,但实际,放到世界的范围,并不大。这就是我说的阿拉伯,这是极末,这是殷地安。这边这边还有很多地方,我还没想出来故事,等我想出来故事,我让他们全都变成炎黄故土。皇兄,你知道濠镜澳吗?你应该不知道。是大明南边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岛,本来是属于大明的,现在被一帮弗朗基人占领了。弗朗基人还给了当地的官员一大笔钱,这笔钱被送到京城,大家瓜分了,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你提起这个事。为什么我要提濠镜澳呢,那里的弗朗基人,据他们说,他们是从这里过来的。”说着,王潞又指了一下地图。“海路万里,过来占领我们的土地。他们从殷地安那里奴役百姓挖银子,然后来大明买货物,然后把货物发给自己的子民。可是,这些银子本来应该是我们的,所以,我认为我说的故事是真的。只有我说的是真的,那些银子才属于我们,在我眼里那就是我们的同胞。”

“可是我们打的过吗?”

“皇兄,一地打一国。现在已经和百年前不一样了,只要武器足够厉害,别人的火枪能打100步,如果我的能打200步远,那他们就是打不过我。人少打过人多应该不难。所以我现在需要钱,我需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去研究武器。”

“国库也没钱。”显然万历是相信了弟弟说的,面露难色的说。

“皇兄,我不仅不需要你的钱,我还会正常交税,只要你信我就行,给我几年时间,我应该能发展出一个强大的封地,供给你征战。我没有说胡话。而我需要的只是放权与支持。”

“那现在呢?”

“现在你可以和文官们拖时间,扶持几个听话的,在不影响国家的情况下,让他们互相打擂台,实在不行重用宦官,要不然就全怪我,只要能拖住时间,我会用时间证明文官的无能的。”王潞想着历史上也是重用太监,应该不会比历史上更坏。

“行吧,朕知道了。”万历这是认真了。他知道了弟弟的想法。

“臣弟告退。”王潞也认真了。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努尔哈赤就要开始背刺大明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