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潞王
9数字和地瓜(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真聪明呢,我教给你个新东西吧。以后你可以写在书页下面。”

“好!”王妃放下笔又提起来“稍等我一下,马上写完了,盏茶功夫就好了,不然一会忘记了。”

等归等,王潞也没闲着,跑过去和赵晴道歉去了。“别哭了,对不起,我说话太重了,以后如果你再犯我会换个方法说,但是你确实不该欺负下人取乐,这种想法就不对。”

赵晴哪敢让潞王道歉,擦擦眼睛刚出去准备说话,发现潞王已经不在了,不在房门口了,潞王人呢?当然在和王妃讨论数学了。

“你看如果府里需要四十八个丫鬟,每天买八个,是不是六天能买够,每天被刺客行刺六个,是不是八天就能弄完,这样需要二十四天才能凑够丫鬟。”

“啊,好可怕啊,那王爷你先走找人来帮忙,我和刺客周旋。”

“我,我就是举个例子。”王潞不知道该说什么,“那我换个例子,一共需要四十八个馒头,厨子每时辰做八个,一共需要六个时辰,有个小偷每个时辰偷吃六个,一共八个时辰能吃完四十八个馒头,问一边做一边吃需要多久。”

王妃又说“那小偷可真厉害,能吃四十八个馒头,我吃一个都吃不下呢。”

头痛,应用题是讲不明白了。“算了,从头开始讲,我先给你讲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

“好!”王妃应到。

于是王潞把数字的历史给王妃讲了一遍,也许是恶趣味,也许是怕王妃打破沙锅问到底会麻烦,王潞把数字的起源给改了。

“1,2,3,4,5,6,7,8,9,0,对应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这个没什么要求,死记硬背就行。这些符号叫阿拉伯数字,是先秦时期的事,昭王时,就是始皇帝的爷爷那个时代,秦发兵灭义渠,其地置陇西、北地和上郡等三郡。秦巩固了后方,并可全力向东方六国进攻。羌族聚居在金城、陇西一带,和秦国的关系比较密切。秦孝公兼并原戎,部分羌族臣服秦。当时打仗粮草统筹很重要,但是当时没有纸,用竹简记录信息太繁琐。这时有个羌族的天才,叫阿拉,他创造了一套字进献给了秦王,就是我刚才教你的数字。后来长平之战秦大胜,阿拉也因为统筹有功,被封为阿拉伯。他写的字也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后来秦二世而亡,项羽火烧咸阳,阿拉的后人也只能拿着一少部分竹简一路向西逃难,越过波斯又向西走,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他们感觉足够安全了,就在那里定居,因为祖上最显赫的人是阿拉,所以他们把那个地方称为阿拉伯,他们也自称阿拉伯人。所以说,这可是百家争鸣时期的学问。很少有人知道的,我也是前些年看古籍才知道有这件事,你想不想学呢?”

“想,那王爷,阿拉伯的后人还在吗?”

“还在,不过他们在那片沙漠上生活太久了,有些忘记自己的祖先了。”

“那王爷,我们让他们回来认祖好不好。”

“好,听王妃的,你先好好学,等过些年就把他们找回来。你先把这些记住,我把它称为数字。”王妃在那里自学,王潞准备监工,监下人的工,去看看厨房收拾怎么样了。

本来满是油污的厨房可以算干净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干净。不过那些厨子也学聪明了,提前抢答了:“王爷放心,去告诉王府木匠了,明天把带油污的地方刨干净,再上一层油,绝对和新的一样。”

王潞本来想说话,被噎住了,决定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你们的衣服,也全是油污怎么办。”几个厨子也没了办法,王潞心想不指着肥皂赚钱,也得指着肥皂除油啊,自己还是得走前人的老路。

王潞开始指挥:把灶膛的灰掏出来装一个盆子里,接着往盆子里倒半盆油,倒一坛酒,最便宜的就行,然后一直搅拌,等到黏糊糊的时候用勺子挖出来,放到阴凉地方通风。

虽然下人们不知道这是在干嘛,怎么看都像败家,油很贵,酒更贵,倒一起就全不值钱了。不过王爷说话,该听的不该听的都是要听的。王潞也有些不满,自己用不上的东西还要特意去弄,麻烦。至于为什么王潞用不上,他洗脸洗澡喜欢用天然的。至于衣服,脏了直接丢了就行,不差钱。

王潞也没闲着,去厨房做两个菜自己吃,这时候刘伯回来了,二人一聊,王潞发现刘伯真的是个人才。刘伯今天一柱香的时间就卖完了糖,小赚750两,一算一个月两万两,大生意。知道马虎不得,开始在外面张罗换店的事,他找人做了个牌匾,挂在另一个店,就叫白糖,以后只卖糖,在藏宝阁附近。那附近很多自家的铺子,离得还近,方便得很。不过刘伯人才是人才,聪明也聪明,但是见识还是不太够。王潞吩咐,明天开始限量,排队购买,一人最多一斤。

刘伯也不多问,应了声就告退了,白瞎王潞还准备解释一下为什么限量。王潞看到厨房有地瓜,这可是粗粮,搞了个拔丝地瓜,拿了一小碗凉白开就去找老婆了,老婆正在温习那个先贤学问,看到王潞进来,慌慌张张的要学后面的。

“没有了。”

“王爷我没懂,什么没有了。”

“阿拉伯学问啊,没了,就一个阿拉伯数字。他又不是孔圣,能搞出来多少学问?对吧!先吃饭,尝尝我做的拔丝地瓜,我敢说整个大明,除了我都做不出来这道菜呢。告诉你哦,用了半斤白糖,一两白银一两糖,他们不舍得这样用白糖。尝尝。”

果然,没人能拒绝甜食,如果能,那指定不能拒绝甜上加甜,比如拔丝地瓜。王妃吃着开心极了,都眯起了眼睛,咽下去了还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啊,好甜,脆脆糯糯甜甜的。”不过倒是没办法继续问下去了,王潞不太正经,看着老婆吃饭,忍不住上去亲了一口,这一口直接让王妃小脸一红,话都不说了,也让王潞错过了一件事:现在大明还是没有地瓜的。地瓜是年初从云南进贡来的,云南从东吁王朝传来的,也就是缅甸。几十年以来云南一直在打仗,各个宣慰司虽然有好处一点都不分给朝廷,但是挨打了也会一直求援。地瓜就是在战区传来的,老挝宣慰使发现东吁王朝有一种吃食产量很大,还是甜的,虽然吃多了容易放气,但是作为救灾食物应该还是很好的,就进献了一批地瓜。结果皇兄找人一种,确实很容易养活,但是味道没有米好,而且产量并不大。就没推广这种作物。老挝和北京距离太远,消息传播不流通,老挝宣慰使看皇帝没反应,又进献了一批地瓜,被皇帝直接分了,也就是王潞刚才做的这些。起码目前为止,外面都没地方可以买的到地瓜。

当然,王潞还不知道,要不他可不舍得吃。他现在还想着如果流民多,实在没办法就给他们吃地瓜。流民的事往后说,眼下要做的就是先把数学教给老婆。于是王潞又拿了一张纸,把+-×÷这些东西写给老婆,并且告诉她用法。

“+是加,-是减,×是乘,÷是除。没了。这个也是死记硬背的,记住了就行。”

“王爷,加减乘除我会,没必要学这个了吧。

“这个不用学,死记硬背,就四个字,很快就背下来了。”

“那这个字有什么用啊。”

“什么大作用我也说不清,不过至少会让算数方便很多。老婆,你有算筹吗?”

“账房应该有。”

“赵晴!”王潞喊到,“去账房帮我拿一套算筹。”王潞又转头对着王妃“老婆你先出一道题,什么数都可以,加减乘除都可以,等算筹过来咱俩一起算,比谁算的快,算了,等下让赵晴出题吧,你自己出题会心算的。”

“我不会心算,我出题嘛。”

“不行,等等让赵晴出题。正好看看她生没生气。”

“什么生气?怎么了?”

王潞把刚才训斥赵晴的事又讲了一遍。王妃听完沉默了几秒说“王爷你对下人真好,之前没人管过这种事,不过我仔细想了想你说的也对。赵晴应该不会生气了,如果还气,改明我说说她,说不通就换了。”

“换了没必要吧。”

“如果一直生气,那真的要换了,你可是王爷,身边有个生你气的人,那我可不放心。”

不多会,赵晴拿着算筹过来了,王潞把装着算筹的小袋子递给王妃,袋子很精致,拎起来稍微一摇晃里面就哗啦啦的声响,听起来像是玉或者象牙做的。王潞也没多研究,就和赵晴聊了起来。

“还生气呢?别生气了呗。”

“王爷,没生气啊。”

“那你好久不出来。”赵晴不说话,王妃确实想多了,赵晴是不会的对不起王潞。从4岁开始太后把她送给王潞当婢女,当时王潞才5岁,正是最得宠的时候,相应的,身边的小丫头赵晴也很强势,这9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训斥赵晴,今天被训斥让她突然有了一种脸红的感觉,会一直觉得训斥自己的王潞帅,大概相当于一个人成天吃鲍参翅肚,偶尔吃一吃油炸花生米,也会觉得好吃。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13岁在古代不算小了,犯花痴了。不过王潞也不知道这件事,一看赵晴不说话,让赵晴出个算题,赵晴把今天府里的账目大致报了一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