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潞王
6选地址(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王爷您说吧,我们绝对保密,小人用身家性命担保。”

“你们不用这样的,你们留下的都是机灵的,我说你们记着,沙子,石灰,草木灰,烧化了再铺平晾凉,就变成透明的琉璃了。”

“就这么简单?”

“大概是这样,我记不得具体的流程了,所以才留你们下来,给你们的任务就是,那些人去建房子这些天,你们想办法把玻璃做出来,要求就是透亮,平整。还有,把方子的用量记录下来,没了。”

“透亮我们能理解,为什么要平整啊,平整铺房顶上那不是会掉下来吗?”

“房顶?什么房顶?”

“王爷你做新琉璃不是琉璃瓦吗?”

“谁跟你们说做琉璃瓦的,算了。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做就行了。哦,想起来了,明后天会有一些工部的匠人也过去新建小胡庄,你们试的时候也拉他们一起,争取早点弄出来,第一注意安全,第二有不懂的找人问我。好好干,弄好了保证你们顿顿吃白饭,周周有肉吃。我和他们就这么说的。天不早了,回去吧,明天一早和我一起去潮白河挖沙子,然后自己现试着。退下吧。”

第二天很奇怪,村子里一声鸡叫都没有,王潞习惯早起了,出去看了看,村里人很多人也醒了,见到潞王瞬间变得非常热情,锦衣卫倒是没有出来的,仔细打听打听才知道,原来昨天说让他们随便吃,他们把村子的鸡都给吃了,吃到很晚,当然也是给银子了的,反正有冤大头付钱,这个冤大头就是善良的潞王了。感情这个刘羽家是最穷的啊,看来住错人家了,要是昨晚吃只鸡,不放盐也比野菜好吃吧,王潞心想着,一会问问刘伯怎么回事,按理刘伯月奉不少,不该这么穷的啊。

时间一点点过去,醒来的人越来越多,该出发了。刚出庄子,看到外面一帮流民瑟瑟发抖,北京春天的清晨还是不太讨人喜欢的,至少对穷人来说是这样。

王潞还是发了善心,下了马车走了过去“你们领头的是谁?”流民们木然得指着一个,可能是没想到潞王会和他们说话?或者单纯的饿傻了。王潞也没管,走到了领头人面前,“再去一人喝一碗粥,想出力气维持生活的去西边找我,我在潮白河那边,男女老少都可以,男人一个月一两,女人一个月800纹,小孩老人一个月300纹,每天管饱,不用花钱吃饭。如果不想出力气,只想着乞讨,去金陵,去江南吧,那里有钱人多,没准有善人给口饭吃。”

说完就转身走了,留下30个锦衣卫维持秩序,告诉他们处理好直接回京后,就一路向西朝着潮白河走过去,刘伯已经提前一天就挑好了位置。

路上,王潞问清楚了为什么刘羽这么穷,前两年胡夫人生病,家里把所有钱财都拿来治病了,还借了一大笔钱,结果遇到是江湖骗子,最开始一两天还认真治病,后来一千两一瓶的圣水,实在是掏空了整个家底。当然不出意外的是,圣水并没有用。

“刘伯,你的地位弄些钱应该很容易吧!”

“王爷,我可没有,我只是每个月领月奉,其余的收入就是前些年你打赏的了。我是读书人,虽然没考过举人,可也不能落下读书人的风骨。”

“读书人有什么风骨,你考上举人你就知道了,有一个算一个,读书人都贪。”王潞嘟囔着,脑海里想着别的事,圣水?基督教?不知道谁传来的这个说法,大概率是澳门那些葡萄牙人。按照时间来算,利玛窦也快到大明了。如果能找到他,对自己帮助还挺大。

“王爷你看,这段河水宽百二十丈,水深不到一丈,我们采沙子正好方便,而且这里离通州极近,如果有需要我们甚至可以把漕运北引,直接通漕运。”

“可以,离河一里,建个厂房吧,我们不在这里挖沙子,我们去河道窄一些的地方挖,扩宽河道,也算是做件好事。”转了个身,沿着河岸向着前方走去,又继续说到:“刘伯,烧琉璃需要很多石碳,能不能买个石炭矿,从西山到这里好像通水路,直接可能自己挖然后运过来会更便宜一点。刘伯,刘伯!”

刘伯在原地发呆,王潞又走回去,

“刚才说的你听到了吗?”

“王爷我听到了,可是,王府已经有很多石炭矿井了,哪怕没淹水的也有几十口了。不需要买新的了。”

“王府有,那你怎么不早说!”王潞倒打一耙,“有就行,那商铺呢,先买下来,我准备亲自指挥修葺一下。”

“商铺王府也有很多,不过都在租着呢,您去看相中哪个地块,直接把人赶走就行,大不了退他们租子。”

王潞直接尴尬住了,感情自己想的这些都是白忙活。他没想到自己这么有钱,之前看过的小说都是白手起家,怎么自己刚来就什么都有啊。他又知道一件事:惯性思维害人不浅。不对,也不算白干,那琉璃厂以前指定没有,如果有琉璃厂,刘伯还不提醒他,那绝对要挨骂的。

“琉璃厂总没有吧。”

“那是没有,宫里用琉璃瓦最多,所以宫里自己建了琉璃厂。以前府里需要琉璃,直接去宫里拿。”

好家伙!感情这几天真的全白忙活了。

“那你怎么不告诉我!”王潞是有些生气了。还好锦衣卫都分散在周围警戒着,不然让他们听到,那可真的丢脸了。

“王爷,老奴冤枉啊。八岁那年您说要养牛给母后吃,然后您去瓦剌买了块地,没两个月蒙古人打来了,地白买了,十岁那年您又说要去瓦剌养牛,小人拦您,您自己说的,干什么事我都只能帮忙不能拦着,不然打断我的腿。”

“那牛呢?”

“冬天蒙古人打来,又给把牛拿走了。”

感情潞王这么伟大,瓦剌人不打过来纯粹是有吃的,不想做没用的牺牲,而吃的是潞王养的,潞王真的太热爱和平了!个屁啊!去敌人的地盘上养牛,这一般人真的想不出来。不过能做出这种奇葩的事,自己有厂还买厂这件事,真说的通,怪不得府里的人都不奇怪,怪不得皇兄还那么热情,以前都白给的,现在不仅不用给,反而要了五成份子,不热情就怪了。算了,还好自己是做的玻璃,主要弄窗户,不冲突,没准成品出来还能惊艳所有人呢。

“行吧,那就这样,等明天工部的人过来,直接开工,我过来指挥一下。昨天吃的太少了,现在都有点饿了,刘伯,有糖吗,拿两块。”

“王爷没有,霜糖太贵了。我”

“算了,这位置还行,留10个人呆在这里,如果有难民过来,让他们砍木头,先把暂时住的地方建好,剩下的人去买家伙事去。咱们人多,要搞个村子了。”

一路上王潞都在想着吃饭的事,昨晚忍着吃了一碗饭,早上啥都没吃,等回京都中午了,饿坏了。

“停车,刘伯先去买块糖。”

“霜糖来了,王爷”

不多时,刘伯一路小跑过来了,手里捧着一坨黄色的东西。

“这是糖?”王潞仔细看看,和红糖差不多,颜色比红糖浅一些。

“上好的霜糖,王爷。”

“怎么卖的?”

“一两银子二两糖。一直都这么卖的。”

“买两斤,然后去找牙行问问,糖从哪里来的,不算品质,最低多少银子,回府。”

忍着激动的心安排完任务,王潞知道自己要赚钱了,《天工开物》这本奇书还没编纂好,黄泥水淋白糖的方法还没有人,或者说还没流传开。京城达官显贵这么多,自己一两银子一两糖,有钱人买得起,自己又不坑穷人的钱,完美。

回府,王潞让赵晴找了三个丫鬟,大致方法给她们讲了一下:先用开水把糖化成糖水,然后熬成糖浆,找个漏斗,用稻草堵住漏斗底,把糖浆倒在漏斗里,等糖浆结定,把稻草拿走,用黄泥水淋糖浆,这时候留下的就是白糖了。先试试看,能做成白糖,就可以做冰糖。冰糖可是大杀器,见到小孩一人一颗,那不得乖乖听话,哪怕行军打仗,冰糖作为应急食物也是足够用的。当然要是有罐头就更好了,这东西科技含量又少,又好吃,至少比干粮好吃。

说干就干,王潞又让丫鬟去厨房拿了炖肉,找了个泡菜瓦罐就放了进去,下面架火一直加热,等肉汤滚开了,在瓦罐口倒水,找个碗倒扣在瓦罐口上,让丫鬟一直压着,放冷之后埋在刚才挖黄泥的地方,等一个月看看能不能吃。如果能吃,罐头就算成了。

王潞一会功夫干了两件自以为的大事,走路都飘飘然了,给老婆讲故事都多讲了好几章,老婆记录着,他直接睡了,毕竟一路奔波,睡觉也睡的特别香。第二天天蒙蒙亮,王潞就起来了,饭都不吃就指挥丫鬟拔下稻草用黄泥水淋糖浆了,外面吵吵闹闹的,王潞也没心思去管,一心盯着漏斗,成败在此一举。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