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我成了我媳妇
第四章蔡淑芬(旧版)

琴趣

都市 |  商海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经过三天的观察和一系列的检测,刘晓静在醒来后的第四天走出了医院大门,这三天叶芷涵也都请假一直陪着刘晓静,这让刘晓静很是感动。

重新走在大街上,谢畅仍然有种做梦的感觉,可是身边的蔡淑芬和叶芷涵又是那么的真实,看着来往奔驰的汽车,谢畅突出产生一个让自己激动的想法,是不是我再撞一次就回去了?既而又想到,还有一种可能,再撞一次自己就彻底玩完了。

撞还是不撞,谢畅有一点点的矛盾,之所以只有一点点,谢畅内心很明确,车是不能乱撞的,那是会死人的,谢畅矛盾的是,撞了之后能回去的可能到底有百分之几?是不是那些主动撞车的人,都有和自己类似的经历?不然,他们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非要去撞车?当然,碰瓷的不算。谢畅使劲摇了摇头,想将乱七八糟的念头甩出脑海。

蔡淑芬目送两个孩子走进学校大门,消失不见后才匆匆离去。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她处理,因为害怕老人担心,她没有将刘晓静受伤住院的事情告诉二老,这么多天了,二老在家里她也不放心,虽然拜托了邻居帮衬一下,但是外人总不是那么放心。

除了家里,蔡淑芬还在西河镇南街上开了一家面馆,这些天一直关门歇业,损失可是不少,当初,拿着丈夫的3万抚恤金,蔡淑芬留下一万给女儿做嫁妆,一万留着给公公婆婆留着备用,然后修了三间砖瓦房花了差不多5000块,剩下的5000块不知道怎么用,只能存在银行。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明显感觉到这钱好像不那么值钱了,留在银行里,不是好办法,于是她将这5000块钱作为本钱,在西河镇上开了这家面馆。为此,还被公公婆婆骂她败家娘们,不安好心就像败光自己儿子的那点卖命钱。

对于公婆的指责,蔡淑芬都默默隐忍了,因为她知道原因,也能理解公婆,自己没有生出儿子来,这是自己的命不好,不该怪老人,也不能怪老人。

面馆已经开了快三年,虽然累点苦点,但是收益比存银行就强太多了,这三年来,自己才慢慢有能力给女儿买新衣服,交学费也不用再借用自己死鬼老公的抚恤金了,有时候还能给女儿点零花钱。家里的饭桌上,隔三差五的就能吃到肉,在这之前,根本是不敢想的,要想吃肉,基本要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客人的时候。

也是在今年年初,蔡淑芬给家里买了一台21寸的大彩电,在这之前,家里都没电视看,家里的电器除了电灯外,就是一台以前刘韬买的收音机了。也就是现在,公公婆婆才开始对自己稍微好点,说起来,这还得感谢自己的父亲。

蔡淑芬的外祖父,据说曾经是一名专做面点的御厨,解放前,家境殷实,但是经历了那段不堪的动荡,家里人死的死,跑得跑,剩下的也就只能苟延残喘艰难地活着了。到了蔡淑芬的父亲蔡崇英这一代,祖传的手艺已经丢失大半,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蔡崇英能做一手好面。

可惜,在改革开放前,在蜀川省偏远山区的农村,面是奢侈品,至少在蔡淑芬的记忆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父亲才会买回一把挂面,然后用半天时间制作一些佐料,这平常不过的挂面一遇到那黑乎乎的佐料就会变得无比美味起来。

而这些佐料,父亲虽然没有刻意传授蔡淑芬,但是从记事起蔡淑芬都是给父亲打下手的,所以,这配方,蔡淑芬还是基本掌握了的,但外人就几乎没人知道了。

又过了这么多年,老爹也已经过世十多年,老蔡家的祖传手艺,早就无人过问了,在万般无奈之下,蔡淑芬尝试在西河镇上盘下了这家面积只有15平方左右的小店。

小店没有名字,只在门头上写了一个面字,店里也没有装修,只能放下两张简易方桌。就是这样一个不像样的小店,现在却成了蔡淑芬的希望,每逢赶场,蔡淑芬早上四点就带上做好的特制佐料,步行40分钟来到店里开始忙碌起来,早上五六点,附近卖菜的农民都会到店里花5块钱吃上这么一碗美味无名面。

蔡淑芬不愿意请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做,从早上会一直忙到下午一两点左右关门,平均一场能卖出小200碗面。除去房租和原料成本,自己一个月能赚1000多块,这已经足以让蔡淑芬自豪了。那个年代,大学生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块而已。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