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本闲王,竟为万世开太平
第六十四章 大明将士是为谁而战?(旧版)

筋饼豆腐脑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能!”

清脆的童音,坚定又响亮。

朱棣听完朱瞻墡的计划,倒是有些意外。

他自己本身就是常年带兵打仗的人。

尤其明白。

当主官的与兵士们同吃一锅饭,汗撒一校场。

是最能凝聚出一支有向心力的队伍的。

他这小孙子,倒是真能对自己下的去狠手。

“不怕辛苦啦?”

“你可是平常下晌,上个武课都是要来爷爷这里撒娇喊辛苦的主儿。”

朱棣说这话的时候带着看好戏的笑容。

实在是……

朱瞻墡摸摸鼻子,有点无奈的说。

“那我都接了您给我的任命,我总得做出点什么成绩出来吧!”

“我可不能让别人嚼舌根,说咱们老朱家,弄了一万个青壮给几岁的孩子混玩儿。”

“我要做出点样子,给大家看看。”

“再说,我在宫里的武课也少不了辛苦。”

“不如带出去几个有实战经验的武课师傅们,去教导我那些“半大孩子”兵。”

这却是朱瞻墡思考许久的。

十多岁的孩子进行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口也吃不成胖子,没必要急于求成。

朱棣拍拍朱瞻善的肩膀。

“去按你自己的想法做吧,爷爷给你担着。”

朱瞻墡重重地点了下头。

………………………

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

应天府外神烈山下,玄武湖旁。

朱瞻墡利用废弃殿宇和营盘所改建的。

能容纳一万余人,颇具时代特色的军营就正式落成了。

军营的外围散落着十个分区。

每个分区里面都建设有细致的功能性设施,比如浴室、公共厕所等。

即将归属朱瞻墡亲卫军下的十个千户所使用。

众星拱月般拱卫着军营中间的公共建筑群。

军营的核心建筑是由前朝废弃殿宇改造的讲武堂。

匾额是朱瞻墡磨爷爷朱棣,给提的大字并刻出来的。

外面看起来平平无奇。

内里却大有乾坤。

一侧是餐食的出餐位。

一摞摞的木制餐盘已经就位。

一侧是一排排刷了黑漆的木板。

旁边配好了由天然的白垩制成的粉笔。

中间的空场地带,摆满了一行行的桌子和长条凳子。

前几日,朱瞻墡来检查整个建筑完成情况的时候。

看着这至少可以容纳两千人的讲武堂。

心里也很是别有一番感慨。

他殷切的祈求上苍。

从这座即将成为传授精神食粮和分发物质粮食的希望之堂启程。

大明可以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未来!

朱瞻墡的计划其实很简单。

就是把这个集合了学堂与食堂的多功能建筑充分的使用。

他将他手底下两个年龄段的士卒们。

称呼为少年兵和青年兵。

早膳过后,作为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兵的学堂使用。

学习基础的知识,包括文化课,兵法基础,自然科学等等。

相关教材是由朱瞻墡同系统相互博弈、死皮赖脸要来的。

实在也是没办法。

大明小皇孙多年积攒的龙气还要留着兑换“大惊喜”。

只能跟系统耍起了赖,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晚膳过后,这个多功能的讲武堂就留给青年兵们使用了。

大明第一届军事扫盲班正在积极准备开班中。

这些青年的年纪确实有些大了。

底子差,就要多用功。

借着傍晚的余光,扫盲班能多教几个字就是几个字。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

用餐的顺序始终都是,五千少年兵和五千青年兵交叉进食,每旬固定轮换。

朱瞻墡倒是想建一个万人的大礼堂。

但是在如今大明这技术条件下,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宏伟的想法。

其他时间段,多功能讲武堂也不会闲着。

思想学习,荣誉表彰等等都会在这里举行仪式。

若是得闲时刻。

让那些因有些才艺而招上来的兵士们,提供表演的机会。

同吃苦共欢乐,绝对是提高凝聚力的不二法宝。

共同爱惜我们共同的军营。

朱瞻墡还特意的在讲武堂使用指南中,着重强调了一个细节。

每一个使用讲武堂的人。

不管是吃饭也好还是学习也罢。

都一定要给正在忙碌的人员搭上一把手。

其实这个想法,就是想让士兵们增加对军营的归属感。

毕竟平常百姓家,哪家日常的活计,一时不忙的人总要伸把手。

长此以往。

就能让军中的兵士们以军营为家。

主动珍惜,爱护军营中的各项设施,更能增加他们的凝聚力。

这是朱瞻墡始终坚定地建设这个大型讲武堂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无数的经验告诉他,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团结信任是多么的重要!

而这些从何而来?

要让士兵真正地弄明白。

是谁最珍惜他们的生命?

是谁真心为大明万千子民?

懂得了他们是为谁打仗的道理。

那么他们就会出自内心的忠诚,一往无前,视死如归!

此刻。

朱瞻墡深知,任重而道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