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本闲王,竟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十二章 在这希望的田野上!【求评价票!】(旧版)

筋饼豆腐脑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瞻墡顺着朱橚的话抬眼望去。

长势喜人啊!

这是已经到了玉米的拔节期了吗?

每株秧苗皆已分出了叶片。

看来这夏玉米长得果然要快一些。

朱瞻墡是照着系统给的步骤。

誊抄到纸上一同交给五爷爷朱橚的。

如今,看着这一排排整齐的绿色幼苗。

五爷爷果真是把这块玉米田照顾的极为周到。

田里长了杂草,就有专人第一时间给除了。

苗叶出现害虫,灭虫小组立马上线。

这待遇。

绝对可以算的上细致入微,关怀备至了。

朱瞻墡学着旁边农人的姿势,也蹲在田垄旁。

秧苗上叶叶挺立,片片分明。

也不知是才下过一场雨还是刚辛苦浇了地。

叶片上不时滚动的水珠。

在这季夏末的阳光照耀下,闪着晶莹剔透的光。

“你看这长得怎么样?”

“在你那笔记中可曾有写到过,这玉米生长时的模样?”

周王朱橚自那日出了城之后。

就再没回应天府城里的藩王住所。

他每日都待在这玉米地里。

朱瞻墉第一次来占用的草棚子。

经过周王这月余的改造。

已经添置了不少家伙什儿。

木质的躺椅,竹编的大蒲扇,解渴喝水的大缸子……

周王这行头可真不像是一地的藩王。

当今皇爷唯一的同胞弟弟。

倒像是哪个村里管东管西的里正爷。

如今见几天未来的朱瞻墡到了。

他显摆完辛勤劳动的成果之后。

最想知道的。

便是他如今付出了诸多辛苦侍弄的作物。

栽种的方法到底适不适宜。

“五爷爷。”

“咱不是严格按照,那三保太监给的种植方法栽种的吗?”

“想必是有效果的。”

“若是水土不服,达不到那亩产千斤的效果,那都怪侄孙我记错了。”

“您的辛苦啊,皇爷必是记在心里的!”

不管是啥时候,朱瞻墡都铭记。

老爷子们都是要捧一捧的。

“您瞧这一排排生机勃勃的秧苗。”

“那都是您老为皇爷排忧,为百姓造福的最好证明啊!”

要不说,周老王爷怎么就爱这个乖侄孙呢。

真的是把话都说到他心坎上了。

“数你这小嘴儿甜!”

“你五爷爷咱呀,巴不得就住在这农田边上。”

“到了晚上,咱也睡不好。”

“可不是!”

“有一日夜里,我醒来听见外面的动静。”

旁边的张升顺利地接过了话茬。

“我还以为在这乡下地界,咱是招了贼呢?”

“谁想到,出去一瞧就是老王爷。”

“大半夜的,非要一个人往那田里去瞅一瞅。”

“你说谁是贼呢,你才是贼,你全家都是贼!”

“王爷,哎呦,咱可是连着亲呢。”

“可轻点打唉!”

“咱看你就是一天不被打就欠的慌!”

张升在这乡下,着实让朱橚出了不少力。

朱橚是使出了大力气削他的。

张小舅舅是太子妃特意派来监田的。

主要还是看着玉米地外,其他郑和带回来的种子耕作。

尤其是他被自家小外甥。

又是利诱,又是威胁,又是亲情笼络。

特意强调一定要看顾那片叫什么土豆的农田。

同时,周王朱橚也是年过半百了。

到了这应天府见老哥哥却天天呆在城外。

太子妃这整个大明紫禁城的管家媳妇也得表示表示。

因此特意交代了张升,好好照顾周王爷。

周王爷也是有趣的很。

按理说,一个藩王也应该与太子保持点距离。

不过这些年。

朱橚经过了自家亲儿子诬告谋反。

也就不再理会那些传言了。

真真是在藩地开封也好,到了这应天府也罢。

俱是埋头在这乡间田垄里。

为填饱大明百姓的五脏庙而努力奋斗!

“乖侄孙,五爷爷已经去信。”

“把咱那植物园的大半人马都给邀到应天来了。”

“咱就等着你说呢三个月后,亩产千斤……”

“不,不用千斤。”

“给咱来个八百斤。”

“咱就能乐的呀,啃树皮都香!”

“五爷爷,你已经上表给爷爷说要暂留应天府了吗?”

朱瞻墡十分希望大明农业“研究员”留在京师的。

“是的。”

“你别看你爷爷没大驾光临。”

“咱俩弄的这农庄。”

“咱这哥哥心里可是明镜儿似的。”

“你看咱这田地周围又有啥不一样?”

朱瞻墡抬头环顾一周。

这才发现绕着亲娘给的这片土地的一圈儿。

大明锦衣卫似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

牢牢地守护住这片希望的田野。

“这阵仗搞的还挺大。”

“也不知道你爷爷什么时候来瞧一瞧。”

朱瞻墡神秘地答道。

“等他忙完咱大明另一桩‘大事’,就能来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