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本闲王,竟为万世开太平
第九章 传说中,朱棣背后的男人!【求鲜花!求推荐票!求月票!】(旧版)

筋饼豆腐脑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鸡鸣山上鸡鸣寺,绀宇凌霄鸟路长。

黄昏时的鸡鸣寺,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鸡鸣寺内的一处宅院中。

朱棣正和他的首席谋士姚广孝执子对弈。

“皇上,您要下棋就专心下棋。”

“这不时的长吁短叹是为何呀?”

“唉!”

朱棣又来了一声叹气。

“咱坐在先皇敕建的鸡鸣寺里。”

“想着的却是如何将先皇制定的‘祖宗之法’给改掉。”

“你想要改革什么?”

朱棣的举棋不定让姚广孝很是疑惑。

自从永乐七年他奉命教导两位皇孙之后。

他已经并不常出现在永乐大帝的朝堂上了。

朱棣巡幸塞北时,他挂单于顺天的庆善寺中。

如今回了应天府。

他便又回到了早先居住的鸡鸣寺里。

他在朱棣夺位成功之后。

不收银钱,不收房屋,不收宫女。

甘愿继续住在寺院之中。

他无欲无求,不结党营私。

跟大明朝的其他官员都没有什么牵连。

求的无非就是心安罢了。

偏偏就是这样。

却使得一向疑心甚重的朱棣。

更加信任他。

如今既教导着两位皇孙,又时常整理佛教典籍。

也算的是对得起自己出家一场了。

“今日,郑和趁着咱与小孙子用膳时求见。”

“你也知道,你这个小弟子朱瞻墡。”

“实在是喜欢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姚广孝在一旁笑着点头表示认同。

“他今天问咱们。”

“如果有一天,不再下西洋了。”

“那这些郑和率领的船工和工匠们将何去何从。”

“咱想了想,厘清他们之后会去干什么并不难。”

“但却让咱不禁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朱棣现在再回想起来,也觉得当时好一阵恶寒。

“这可简单,继续出海呗。”

“官家不出,就自己找钱出。”

“自己没钱,自是给那出得起价格的大商人大官人做工啊。”

姚广孝一生经历非常。

这种老百姓谋生的路子。

他是非常了解的。

“我气就气在这里!”

“这些大私商们赚的银子,朝廷可是一分都得不到啊。”

“所以我想我是势必要违反先考的意愿了。”

“大明朝的税制改革是势在必行了呀!”

“皇上有此决心。”

“确实是大明百姓之福。”

姚广孝的身上总带着一股子檀香气。

可以使得朱棣的心静下来。

“还是你这个出家人平心静气啊。”

“自从我心里有了这个改革税制的念头。”

“这一下午都没清静。”

“想的都是那些大臣们,如果反对该如何是好。”

“我想,朝中的大部分官员应是赞同皇上的。”

“不过,先从海外贸易的抽税问题入手比较好。”

“海外得来的货物。”

“基本上都是奢侈贵重之物。”

“真正影响百姓们吃饭穿衣的地方倒是较小。”

“也不用担心某些投机商人。”

“借着税率提高的幌子,故意提高售价。”

朱棣觉得姚远孝思考的着力点很是对路子。

“你可知,就你那小徒弟。”

“对咱大明朝可是有着盲目的信心呢?”

“他说赵宋都能有一年上百万的收入。”

“咱大明疆土远胜之,税收收入岂不是更丰厚。”

“可真是给咱送了一副安心药啊。”

“小皇孙一向是思维跳跃,总有些奇思妙想的。”

姚远孝也是很满意自己的小徒弟的。

一向喜欢当着人家爷爷的面儿夸他。

朱棣夸起孙子来也不甘示弱。

“咱乖孙,别看才是这么小小的孩子。”

“就已经知道去关心庄稼地里的事儿了。”

“他当时人在顺天。”

“竟还想着,托郑和去海外寻寻新奇的种子回来。”

“不愧是我老朱家的儿孙呢。”

互夸了一下对方的得意晚辈。

虽然夸得都是朱瞻墡这一个人。

也算是互相都心满意足了。

接着说起了税法改革之事。

姚广孝接着刚才的思路继续往下说。

“关税调整之后,国库必将争加大量的收入。”

“到了明年收税的时候,咱明名百姓可是能留够足足的粮食了。”

“皇上。”

“只要老百姓吃得饱,哪怕是他们要服更多的劳役。”

“这几年农民起义频发的情况,也会大大降低的。”

“老和尚说的是啊!”

朱棣被姚广孝这一番话语,解了心忧。

倒是和姚广孝开起玩笑来了。

“那么接下来。”

“老百姓家里有了余粮,也就有了余力去买一些是物品了。”

“只要周转起来,适当的提高商税,是利大于弊的。”

“皇上您可能不了解。”

“大明朝的有一些富商巨股。”

“因为那极低的商税,确实金银满库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

倒是把税制改革的雏形给商量出来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