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在满清背后捅刀子
第04章:天朝建立(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李承恩见民心所向,便带头向赵镇跪拜:“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这一切太突然,让赵镇有些不适应。

他本人是想建立如后世一般的国家,可是他知道,现在的时间,现在的环境,那是不可能的,也或许,只有帝制才适合现在的情况。

不过,虽然无法建立如同后世一般的国家,但却可以进行少量改革,他正色道:“尔等既然让我为王,那我下面就颁布第一条命令。”

众人都竖起了耳朵。

“寡人宣布,从现在起,废除跪拜礼,以后国朝只在重大祭祀和典礼时行跪拜礼,其他时间就算是见了我,也只需要行鞠躬礼就可以了!”

“这……”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所措,臣子不跪君上,千古未闻啊!

“寡人的命令,尔等这是要抗旨吗?”

“不敢!不敢!”

赵镇继续道:“另外,寡人虽然是宋皇后裔,但我却无心复宋,因为,江山不是我赵家的,它乃是所有华夏人的,我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一个属于全体华夏子民的国家。

所以,我决定,国家以‘天朝’为名,我也不是皇帝,而是天朝首席!”

“天朝?首席?”

不仅是新归附的汉人,所有人都被赵镇的言辞给震撼了,甚至连李承恩这个看着赵镇长大的人,都开始望着他。

最后,李承恩一咬牙:“属下拜见天朝首席!”

“属下拜见天朝首席!”

虽然改了称呼,但其实在众人心中,天朝就是华夏,首席就是皇帝。

就这样,在大北方,天朝共和国成立了,他的第一任首席名叫赵镇!

但其实现阶段它还是帝制,一切都是赵镇说的算。

之后赵镇任命了四名内阁大臣,除了李承恩、钱万金两个原黑水的族老外,还有一名新依附的霍征。

他乃是大明的百户,从起义后,赵镇就注意观察能主动反抗真奴的人,他必须从新归附的汉人中也选出一个大臣来,他看中了霍征。

赵镇将几人召集到了自己房间,商量之后的进一步事宜。

“陛下……”钱万金觉得不对,立马改口,“首席,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呀,杀了三百真奴的事迟早会被发现的,如果大军压境,我们这点人完全无法抵抗呀!”

赵镇将目光投向霍征,其他的三名内阁大臣他都了解,只有霍征他不太了解:“霍大哥怎么看?”

霍征略略思索,道:“恕臣下直言,我们要想生存,唯一的出路就是躲入深山,寻得一块安稳之地慢慢壮大自己,方可徐徐图之!”

“那霍大哥看看我们去哪里合适!”说着,赵镇随手画了一幅简易地图。

“这……”四人登时惊了!

这个年代,地图可是机密,平常百姓是不会得到的!

首席他竟然随手就画出一幅?

看来首席说自己神游天界,得到上天指引,那完全是真的呀!

赵镇简单介绍了一下地图的看法,霍征指着地图道:“若是为了安全,库页岛、北海道最恰当。

可是,那样就将我们困在了狭小的范围上,所以据臣下看,伯利最为适合!”

伯利,俄称哈巴罗夫斯克,哈巴罗夫正是沙俄带队入侵,斩杀无数汉人的那个人,之后沙俄就将这个提着中国头颅的人视为英雄,并将远东最大的城市命名为哈巴罗夫斯克。

伯利位置居北,女真不易攻陷,再加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在此交汇,确实便于发展,赵镇对霍征的战略眼光感到满意。

不过,霍征毕竟是古人,他不会知道未来海运多有价值,也不会知道煤、铁有多重要。

伯利既无法海运,又没有煤炭和铁!

北海道现在虽然还不是日本的,但也没有煤和铁。

库页岛的铁都埋在海里,现在的技术根本无法开采!

赵镇在系统那得到矿产分布图之后,就知道,以前他看的小说,系统帮助探明矿产都是扯淡,矿产这事,在地球上分布并不均匀,有的地方数千里都没有一处矿产,就算系统有探矿功能也探不出来,因为根本就没有!

赵镇在系统那得到了一张后世的已探明矿产分布图,在他反复对比之后,就只有一处,同时具备煤跟铁,他指向地图上的一点。

“苏城?”李承恩奇怪道,“首席,这个地方在真奴的权力范围之内啊!”

苏城俄称‘游击队城’,在海参崴以东百余公里处。

赵镇道:“危险是有的,但必须是这里!

不过你们也不必太担心,真奴为了跟大明对抗,将北方人口大量南移,现在那里应该是真空状态。

而且这里前往苏城群山险峻,真奴也不容易找到我们!

就算找到了,这种山地,也很方便我们抵抗,至少敌人的大规模骑兵就无法展开!”

“可是,为什么不向大北迁移呢,就算不去伯利,也可以去贝加尔湖,那里远离真奴势力范围,绝对安全!”霍征不解。

“因为这里有煤跟铁,苏城有露天的煤矿,煤炭顺着苏河下行四十公里就可进入海湾,海湾东南角的东方港附近,是天然的铁矿,这些将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众人都知道铁器的重要,可是造几把刀,不至于费那么大劲吧?

苏城煤矿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亿吨,几亿啊!足够用了!

而且,这里还有着几千万吨优质烟煤,虽然不是焦煤,但经过洗煤之后可以充当焦煤,焦煤,是冶炼钢铁的必需品,就算是后世的科技水平,依然无法替代焦煤的作用!

几千万吨虽然不算丰厚,品质也一般,但已经够前期用了!

至于以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海兰泡。哪里不是动辄数十亿、上百亿吨的煤炭啊!

煤和铁这东西,在东北这块真不缺,只是需要熬过前期的困难!

苏城的煤炭储量虽然不多,但他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苏河入海,海口处就是天然深水港纳霍德卡和东方港,而且受洋流影响,可以终年通航!

东方港附近八公里就是大型露天铁矿。

有煤,有铁,还都是露天矿,还能靠水运相连,还是天然深水不冻港,你还要啥自行车呀!

再找这么好的地方很难!

但其他人并不理解煤铁的重要性,不过赵镇现在是绝对权威,他硬要如此,别人也没有办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