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山下
十八 山外来客(旧版)

漂石

女生 |  古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1

星期五上午,我回城里参加县上召开的一个会议。

第二天是星期六,我想顺便在城里休息两天再回阴山乡。

可计划没有变化快,早晨天刚放亮就有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每天保持二十四小时开机,这是宁昌县委政府对正科干部的基本要求,电话费是不能报销的,就连原先执行的正科职每个月可报销一百八坐机费的政策也取消了,虽取消但很多领导还是在变通执行,只是不在账面上反映出来而已。

如果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又有多少正科干部能够保持手机畅通?信息时代没有手机,人们显然已经不习惯了,如果书记乡长手机经常关机干部群众就会意见很大,而一旦干部群众有了意见,那好不容易才拥有的正科位子恐怕也保不住了。

电话是书记打来的,书记比我小两岁,平时都尊称我为“哥”,这不仅是指我在县级机关呆过也在大乡大镇工作过,更多的是意思是咱们一起搭班子非常默契,彼此心照不宣,书记同情我的处境,在言谈中常常流露出对我工作能力的认可和人品的点赞。

书记甚至当着众多干部职工的面说“哥,你的人品是一流的,到技术监督局去都一定是免检产品”,这样的话听起来让人非常受用,但我还是矜持地表示“哪里,哪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天底下哪有那样的人?纵使伟人也只有七分的成绩还有三分错误的麻”。

书记那么早打电话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下意识地将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拿起睡眼蒙胧地接听电话,“哥,昨天我同一朋友引来的几个老板一起吃饭,这几个老板是做林子生意的,聊起阴山乡的树林,他们特别感兴趣,说好今天一早进山考察,如果生意做成,你我头就不会那么疼了,赶紧起来,我们在雅砻江酒店门口等你。”

有这样的好事?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还有这样的笨蛋前来投资?我那还在沉睡中的意识因为这个好消息而变得亢奋,我开始像弹簧一样从床上弹起来,迅速穿上衣服,胡乱洗了一把脸便匆匆出门。

四月天的清晨显然已经没有了寒意,拉客的三轮车在大街上来来往往,清脆的铃声远远地传来消失在街面上空,推着鸡公车卖菜的老妪费力地推着车从我身边擦肩而过,我觉得那天的清晨特别美好。

2

雅砻江大酒店门前停着两辆从未见过的越野车,书记在车旁向我招手。

见到书记神采飞扬地向我招手,我赶紧加快脚步向书记方向走去。这时从酒店大厅里走出四个身材高大魁梧的汉子,书记向我介绍这是张总那是王总反正四个人都是老总,我赶紧礼节性地与其一一握手。

最后亮相的是书记的朋友,他叫王显亮,是专做中介生意的,每做成一单生意他都会从中提取抽成,什么样的门路都能养活人。

只见王显亮从酒店大厅笑容可掬地向我走来,俨然一个高级干部向一个身份卑微的小办事员握手一般,那情景让我有些不舒服,但想想当天行程中的生意还得靠这个中介帮忙,于是我强忍心中的怒火,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热情地与其握手致意。

与来客打过招呼,书记上了四位老板的车,我则钻进中介王显亮的车,我们沿着锦屏山电站专用公路风驰电掣般向阴山乡方向奔去。

一路上,中介王老板一边开车一边眉飞色舞地向我介绍,前面那辆车叫路虎,是英国产的,价值一百七十万,这使我大吃一惊,看那车型怎么都不值这个价。

单从外观看起来似乎很普通的样子,我当场表示怀疑,中介王显亮进一步介绍那辆路虎车的绝妙,平路上看不出它有多大的威力,要是上了笔直的山路就知道它有多厉害了,而且如果在行进途中遇到了障碍还能自动升降底盘穿越而过呢。

中介王显亮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将那辆路虎车说得神乎其神。对于车,我是外行,我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毕竟没有亲眼目睹过那辆车的特异功能。

开路虎车的几个老板来自内蒙,都是做煤碳生意发了财的,家中资产好个亿,如今钱赚得差不多了,听说国家出了林权可以自由流转的政策,只要百分之八十的群众同意,集体林权可以自由流转,张总他们就是专门来做林子生意的。王老板仿佛到过这些老板家中做客似地向我如数家珍道出。

跑生意的人一般口才都特别好,这也是一种职业病吧,我想。

如果你口才不好不能把一件小事说成天大谁还会相信呢?,这就叫包装,也叫做宣传。

当年,我在京城读书的时候,就专门给电视台拉过广告生意,原本不怎么样的产品,但经过电视台的轮番宣传,消费者越来越相信那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毕竟那产品是上了电视的明星产品呢。

树木杂草在车窗外飞速退去,远山的公路弯弯曲曲地盘绕在山坡上,一座高大的桥横跨在一条深深的沟壑上面,将山与山连在了一起,让人不由想起南斯拉夫著名的战争电影《桥》中壮观景象,天空显得格外湛蓝,我觉得自己总是在别人的操控下生活,从来没有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

3

车他很快进了阴山乡的地界,沿着新开挖的耳子村村道费力上山,铺天盖地的灰尘被激怒后遮挡住了车窗的视线。

车到山顶,耳子村的书记和村长早已等候在那儿,看来书记提前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张总一行下了车,大家紧随其后在山梁上观察四周的林子,在这样偏僻的角落买下这样一片林子不知有何用途?我感到十分困惑,书记则口若悬河地介绍林子里的珍稀木材,生怕张总一行毫无兴趣,索然离开,致使煮熟的鸭子飞了似的,而张总则像一匹吃了炒豆的儿马不停地在山上转来转去放着响亮的臭屁,仿佛加快运动会有助于他体内的消化。

没有明确地表态,大家随着张总一行匆匆下山。

我还是坐中介王显亮的车,耳子村的书记和村长也跟着我上了车,只见村长有些迫不及待地向中介王老板打探消息,这单生意能做成吗?王老板肯定地答复说会做成的。

午饭安排在阴山乡政府的伙食团内,主食是米饭和砣砣肉,原本担心来自北方的张总一行不习惯,结果是自己多心了。

只见张总一行吃米饭和砣砣肉还是吃得那么有滋有味,看来张总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物。

吃过饭,张总向书记表示如果耳子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签字按手印同意流转就可考虑买下那片林子。

听到张总的表态,耳子村的书记和村长胸脯拍得嘣嘣响,表示村民的事情全包在他们身上,原本那样一片林子闲置在大山深处就没有多大价值,只要有人肯买村民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就好,只要你们能做通村民的工作,一周后就进城来协商林权转让的事宜,张总撂下话匆匆上了路虎车。

4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心系群众利益的耳子村书记和村长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不出三天他们就走村串户带来了村民们的意见,血红的手印密密麻麻地按在歪歪扭扭的名字上,各家各户都是明事理的人签的字,村长自豪地向张总报告。

合同早已有转让的样本,价格在反复磋商中确定为每亩二百八十元,林权证上的数字是一万亩,就按林权证上的面积付款,先预付百分之五十的林权转让款,等林权证过户到张总的名下后再付另外的百分之五十。

一百四十万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在了村长的帐上,中介王显亮提起了其中的百分之五作为中介费。一转眼就到手好几万元。

自始至终,我只能算是个见证人,我不敢轻易表态,更不敢参与其中,毕竟我对张总一行不了解,也不熟悉。

我想既然是书记引荐的,那一定有他的道理。

只是,张总一行在偏僻的牦牛山下买这样一片林子不知要用来干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