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花开终有时
第四章 折翼的天使(旧版)

蓝莓

女生 |  宫斗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晴天的哥哥叫杨晓天,比晴天大六岁,长相呢就是男版的晴天,甚至比晴天还要更精致一点儿。浓眉大眼,高鼻梁深眼窝,右边脸颊还有一个晴天没有的酒窝,要不是生病,真是让女孩子流口水的一枚帅哥。

只可惜,老天作弄人。杨晓天出生在冬天,那时杨忠国两口子还窝在四处漏风的租来的铁皮小屋里。北方的冬天夜里气温急剧下降,铁皮屋不通暖气,滴水成冰,屋外刮大风屋里刮小风,大人都冻得瑟瑟发抖,更别提一个还未满月的孩子了。那时候妈妈自己的亲妈已经不在人世了,后妈也极少关心这几个孩子过得是不是好,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晓天出生后,后姥姥一次也没来探望过,就更别提帮着照顾这个孩子了。也是第一次当妈妈,晴天的妈妈自己也是焦头烂额,缺乏经验。于是在杨晓天即将满月的这一个冬夜的晚上,娇嫩的婴儿终于没能抵御寒风的侵袭,发起了高烧。

已经深更半夜,妈妈发觉孩子有点儿不对劲儿,呼吸急促,哭声黯哑,而且哭了一两声就停下大喘气,小小的身子因为高烧一直在抽搐。妈妈摸了下晓天的额头,滚烫滚烫,像烧火的炉子,这么晚了怎么办呢。妈妈一时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摇醒杨忠国就要去医院。天黑风急,公交车早就回场站停止营业了。最近的医院在离家10公里的街道上。夫妇俩没办法,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医院赶,走的上气不接下气,好不容易赶到医院,值班的是个刚从医学院毕业没多久的小护士,值班医生刚好不在。小护士一看孩子烧得满脸通红,浑身一直盗虚汗,愣是不敢接收,叫夫妇两个再往市立第一医院去,说那儿的儿科比较好。

没办法,夫妇两个只好再往几公里之外的市立医院跑,赶到医院已经是下半夜三点多钟了,晓天整整烧了快4个小时,哭都哭不出声音了。夫妇两个跑出了一身汗,妈妈已经快虚脱了。值班医生终于肯接收孩子住院,马上打了退烧针,挂上了点滴。但是到底是为什么发烧,是风寒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夜里三点半打完针挂上点滴,医生就离开了。夫妇两个因为一路劳顿再加上担惊受怕,也趴着病床睡着了。结果一觉睡醒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七点了。妈妈马上去查看小天的状况,这才发现第一瓶点滴打完了,应该是夜里睡着的时候护士又进来给换了一瓶药,第二瓶剩得也不多,就快见底了。但是儿子晓天烧是退了,浑身却在不停歇的抽搐,小脸由原来的通红转为缺氧而呈现出来的青紫。妈妈吓坏了,赶集去叫医生护士,医生过来问了护士几个问题,叫马上停了点滴。原来医生夜里偷懒没来查房,大家谁也不知道晓天究竟抽搐了多久,因为那时候实在是太小了,停了药倒是没有再抽搐了,也观察不出有其他的什么大症状,在医院又住了两天,一家三口就打道回府了。没成想,晓天由于抽搐时间太长,大脑长时间缺氧,掌管身体四肢以及语言、思维等功能的脑组织很多已经坏死了,一个未满月的孩子,很多严重的后果是时隔几年才逐渐显现的。比如晓天到了三岁还不能直立行走,连坐着都是东倒西歪,语言功能遭到破坏,说话大舌头,吐字不清,两条腿和左手都失去了正常的运动功能。

杨忠国夫妇这才意识到孩子小时候的这场高烧绝不是感冒发烧这么简单,是大剂量的药物超出了晓天的小小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长时间抽搐缺氧,损伤了脑组织,是脑瘫的典型症状。当时医生护士的失职也是造成晓天悲惨命运的导火索。

严格来说,这是一起典型的医疗事故,但是当时的杨忠国夫妇太过年轻,没什么文化也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而且晓天太小了,脑瘫的典型症状不容易直观发现,等明白过来已经过去了三四年,再去追究医院的责任,一是夫妇俩认为没证据也没这个胆量,二是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们去打官司和医院对策公堂。

就这么默默承受了无妄之灾,这是残酷的生活对杨家人的第一次当头棒喝,也为晴天日后的悲剧生活埋下了伏笔。杨忠国在哥哥晓天四岁的时候,多次带着孩子挤绿皮火车到北京的大医院求医。无奈脑瘫这个病越早治疗效果才越好,那个年代医学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医生除了给出一些物理复建的方案建议,并无实质性根治此病的良药妙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