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亿万年,我被直播曝光了
第28章:用兰亭序真迹临摹(4更求鲜花求票)(旧版)

邢知有笑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小娃娃呀,你不是也学过毛笔字吗,过来写两个字。”姜玄拿着毛笔,对澎彭说到。

在一旁的子枫来了兴趣,她还不知道澎彭学过毛笔字。

“哥,你写几个字看看,我还没有看过你写毛笔字哪。”子枫笑嘻嘻的说着。

澎彭一听姜玄要让自己写字,顿时便紧张了起来,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

“我小时候,练字都是照着字贴写的。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写了,没有字贴我不知道要怎么写。”

对于澎彭来说,写毛笔字还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当年他照着字贴,一笔一划的写,

“你练习的是什么字贴?”姜玄好奇的问道。

他知道所有学写毛笔字的练习过程,全都跟着字贴来模仿着写,这是很多写字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欧阳询的楷书,还有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澎彭回答道。

因为曾经练习过半年的时间,所以对这两个字贴有着很深的印象。

姜玄想了想,犹豫了片刻,然后走到不远处的博物架上,从上面取下来一个盒子。

然后将盒子给拿下来,放在了桌子上,对澎彭说道:“打开盒子,照着里面的字写吧,你就照着这个写吧!”

澎彭好奇的看着盒子,那是一个用紫檀木做成的盒子,带着山水和亭子的花纹。

于是澎彭将木盒给打开,里面放着一个发黄的卷轴。

澎彭将卷轴给从里面拿了出来,打开一看,发现上面写着很多字。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我小时候就照着这个临摹的。

老祖宗,你这个字帖印的还挺精致的,用木头盒子装着。”澎彭笑着说到。

子枫妹妹用镇尺,将《兰亭序》给压在桌子上,好让澎彭照着写。

澎彭有模有样的,在砚台里面蘸了蘸墨汁,然后看了看姜玄。

姜玄冲着澎彭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

于是澎彭手握毛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永字。

对于这个永字他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一个字里面,包含了八个不同的笔画。侧、勒、弩、趯、策、掠、啄、磔,也是练习的最多的一个。

“哥,你这个永字写的挺好呀。”子枫拍手说道。

澎彭笑着说道:“这个永字我练习的最多,因为当时老师说,一个字代表了很多汉字的写法,所以让我多练习。”

因为以前练习的非常多,所以澎彭这个永字写的还算工整。

“嗯,你说的没有错。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

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据说永字八法,还有一个来历。

据说当年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深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想着从中获得书法灵感。

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最后竟然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

有一天深夜,王羲之还在练字,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但还是不满意。

后来实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上睡着了。这时.忽然刮来一阵清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

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看你每天潜心研究书法,十分用功,现在我教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听到这里将信将疑地伸手过去。老人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书法技艺会越来越高的。”说罢就消失在空中了。

这时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看着老人走了之后,王羲之一看手心,原来是个“永”字。

思考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

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啊!

此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勤奋了,书法也更加洒脱高超了。

后来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兰亭欢聚时,便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为世人传颂。

这就是他当年写的那个《兰亭集序》。”姜玄说道。

澎彭在听完姜玄的故事后,突然反应了过来,一脸震惊的指着桌子上的字贴问道:

“老祖宗,我刚才临摹的不会是《兰亭集序》的真迹吧。”

姜玄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