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桃花源六十年,小哥跪请老祖宗出山!
第23章 这就,就吹的有点大?【疯狂爆更求评价票】(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袁枚其实不太出名,但也只是相对那些出名的而言。

比不上什么李杜,可要现在这时代拿出来。

绝对是一方大文豪。

加上这人什么都会一点,诗文涉及广泛。

什么园林艺术,饮食文化,他也了解。

用张老爷子话来说,就是学杂了。

“小袁没当官的命,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太嫉世了,总喜欢批判些什么,皇帝老儿那儿忍得了他啊,不过这小子也算因祸得福,知道他爱吃,我就把小王介绍给他了。”

小,小王?

小王又是谁?

“哦,就是你手上这食谱,上有有小王留下的,反正杂七杂八的,什么人做的好菜,怎么做,这上面都有。”

吃着饭,老爷子淡淡指了指,黄小厨手里的古书。

他赶忙翻看着,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姓王的人。

也是唯一一个。

“嘶!王,王小余!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

???

???

??

“卧槽!十大名厨之一,这么牛批的吗?”

“老爷子认识,假的吧?”

“可王小余,他不是袁枚家的掌勺大师傅吗,老爷子介绍的?”

“太震惊了吧,真的假的啊!”

........

直播间网友一惊一乍的,都不大相信。

王小余什么人,黄小厨也给他们介绍了一下。

“这个王小余,是袁枚家的掌勺大师傅,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他做的菜,闻其臭香,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这个王小余做的菜啊,味道一传开,十步外的人闻了,都要下巴狂跳,歆羡向往。

有研究过厨艺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王小余,可是古代唯一一位,死了后,还留下传记的人,甚至有人说他是古代厨神!”

一大段话,黄小厨说的口干舌燥。

喝了口茶,直播间又是弹幕群发。

“没错,我家三代都是做厨师的,王小余在我爷爷那辈很有名。”

“这么厉害的吗,老爷子真的认识?”

“我觉得是真的,老爷子没必要那这些东西骗我们。”

“是啊,而且你们看,黄老师手里那食谱,可是手抄本啊!”

.......

在古代,没有现在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调料。

就算是清朝,那也是少之又少。

能在那样的环境下,被评上十大名厨。

做菜手艺没话说,可是很了不起的。

大家刚才,都被小袁和小王吸引了。

这才注意到,黄小厨手里的食谱,居然是手抄。

“黄老师,这东西,真是清朝时期的吗?”

看了眼弹幕,何老师也很好奇。

清朝时期的书籍,收藏价值不是很高。

可袁枚,被誉为清朝时期的诗坛盟主。

他写的东西,要比一般的东西价值高。

“八九不离十,这应该就是《随园食单》的手抄本了,也就是第一版,你看,上面还盖着印章呢。”

黄小厨还是懂一点,但不敢确定。

张莫见他们顾着发呆,饭都不吃了,又有点生气了。

“有什么好看的,菜都凉了,既然食谱都给你了,你拿着多学学不就行了。”

老爷子一说完,向往四人才反应过来。

主要是太震惊了,都忘了吃饭这事儿。

见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何老师立马拍了板。

“吃饭,吃饭,大家吃饭,别看了。”

“对对对,吃饭,菜都冷了。”

黄小厨也急忙出来“认错”。

重归饭局,张莫这才开心笑了。

大家吃着饭,直播间还是不消停。

且不论这事儿真假,网友们还是听老爷子继续吹逼的。

“老爷子,网友们都想问问您,那个王小余是怎么回事儿。”

扫了眼弹幕,何老师问了,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

比起袁枚,这位厨师,显然更有嚼头。

“小王啊,也没什么,当年他落魄的时候,还是菜市口卖牛杂汤的,我吃过一次,觉得这小子能成,就指点了他几招,后来,还把他介绍到小袁哪里做菜去了。”

???

???

离谱,就你马离谱。

越来越离谱了。

那是古代十大名厨,厨神。

老爷子指点的?

“老爷子,这牛吹的有点大了吧。”

“是啊,不得不说,老爷子就喜欢吹大牛。”

“先不说,老爷子是不是从清朝活过来的,就算是,也太扯淡了吧。”

“说的没错,反正我是不相信。”

........

网友们喜欢看老爷子吹逼,可这个逼,吹的大了点。

弹幕都是一片质疑声,何老师他们也有点慌。

张老爷子说的,他们还是保有怀疑态度的。

毕竟那个时代的人,到现在都归土了。

说白了,死无对证,怎么吹都成。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