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宋史
第三十二章儿皇帝(旧版)

苏辛应是我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石敬瑭晚年尤为猜忌,不喜士人,专任宦官。由是宦官大盛。由于吏治腐败,朝纲紊乱,以至民怨四起。游牧在雁门以北的吐谷浑部,因不愿降服契丹,酋长白承福带人逃到了河东,归刘知远。

天福七年(942年),契丹遣使来问吐谷浑之鼎,石敬瑭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刘知远,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忧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显陵(河南宜阳县西北)。

在称帝之前,石敬瑭不管是自己还是治理地方政务,都很节俭,但做了皇帝后就开始奢侈起来,他的宫殿都用黄金、美玉、珠宝等物装饰得富丽堂皇,建国之初,首都定在洛阳,后来又嫌其破旧,就迁都汴州(今河南开封),将汴州升为东京开封府。

为了镇压百姓的反抗,他又下令制定了许多残酷的法律,施加的刑罚也多是一些惨不忍睹的方式:割舌头,将人肢解,灌鼻子,放在锅里蒸煮等等。

此外,他对于士人也不信任,觉得他们不为国家着想,只知道为自己的子孙谋利,所以石敬瑭又像后唐那样重用宦官,使宦官势力重新抬头。

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中原政权花费了430年。

石敬瑭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建奇功,因此进入汴京,灭亡后梁,在后唐庄宗李存勖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石敬瑭与后唐末帝李从珂的功劳最大。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于魏州发动兵变。后唐庄宗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平叛,石敬瑭也一同出征。在魏州城下,李嗣源的部队也发生了兵变,与魏州的叛军联合一起拥戴李嗣源为主。李嗣源本想班师回朝请罪,石敬瑭则劝他夺取汴州(今河南开封),以成就大事。李嗣源别无良策,只得接受了这个意见。于是,石敬瑭便自告奋勇,亲统三百骁骑为前锋,抢占汴州。然后又回兵渡过汜水(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直取洛阳。

石敬瑭为了谋求自保,向辽太宗求救。表示愿意称臣于契丹,并答应向耶律德光行父子之礼,而且在事成之后把雁门关以北十六州的土地献与契丹。打败唐军后,接受耶律德光的册封为晋帝,他信守前言,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当时石敬瑭45岁,耶律德光只有34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