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宋史
第二十六章李从珂(旧版)

苏辛应是我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从珂实质上也是个悲剧式的人物,是五代那个出卖背叛如云、投机倒把成风的大环境下众多皇座上的牺牲品之一。

他的黑点主要就是集中在处置李从厚的皇后孔氏和李从厚四子的问题上,不过这涉及最高权力的争夺和斗争,李从厚也反手就杀了李从珂的长子亳州防御使李重吉。

他本人其实算个较为仁恕宽厚的人,和李存勖、李嗣源动辄猜忌诛杀亲族故旧和心腹元从不同,他登基以后并没对李嗣源尚在人世的幼子许王李从益下手,也没有因私忿对李嗣源的侄子泾王李从敏和洋王李从璋政治清洗(仅罢其藩帅之任),当初在酒宴上和他斗嘴的房知温他也网开一面既往不咎,仍进封他为东平王,让他继续做青州节度使。西班供奉官殿直楚匡祚曾奉李从厚之命前往宋州诛杀囚禁于此的李从珂长子李重吉,楚匡祚用一种几乎是虐杀的方式杀死了李重吉,李从珂登基后也没有杀他,只是将他远贬登州(想想杀了李嗣源长子李从审的元行钦死得有多难看,虽说他被杀与他和庄宗的特殊关系有关)。同时比照贞观中废太子李承乾的标准安葬了兵变身死的明宗次子秦王李从荣(和闵帝李从厚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可以见得,他不是一个特别腹黑狠辣的人(对比一下李嗣源登基后庄宗诸子和庄宗诸弟的下场就知道了),因此对于石敬瑭来朝,李从珂考虑到他是明宗近亲之人,并没过多为难他就放他还镇河东,也是他性格中仁恕面的体现。

虽然枢密使安重诲在生前曾经构陷李从珂,想借河中失守事件除掉李从珂(其实是安重诲授意李从珂的部将杨彦温搞事)但是清泰二年(935年)九月,李从珂念及安重诲明宗勋旧的身份,授其一子为孟州司马(此处究竟是赠其一子为孟州司马还是授其一子为孟州司马有争议,全唐文所录诏书原文中,得官者为安崇替,而册府作安崇赞。按崇赞长兴二年与其弟崇绪于陕州同为明宗赐死,但根据明宗敕令,赐死者仅安重诲夫妇及二子崇赞、崇绪,其余家属不问,或重诲有幼子名崇替,清泰中尚在人世,故而李从珂此时得以特擢为孟州司马)

末帝清泰二年九月诏曰:安崇赞(全唐文崇赞作崇替)父,有力皇家,著之青史,虽然得罪於先朝,此日特行於延赏,况频逢赦宥,可继烝尝。亦欲忠义之士,知朕念勋之旨。擢为上佐,尔惟勉旃,特授孟州司马。

对于自己的政治心腹和亲族,也不算亏待,原凤翔幕府中的刘延朗、韩昭胤、宋审虔、马裔孙、李专美均予以重用和提拔。凤翔起兵之初在周围藩镇普遍不予响应顺从的局势下,陇州防御使相里金首先支持李从珂,李从珂登基后也没亏待他,直接给了一个藩镇,连相里金部下往来联络自己的判官薛文遇,李从珂也没有亏待,一样予以提拔擢用。对自己的小舅子刘延皓,李从珂也是委以腹心,还放心地把邺都这样的名藩大郡交给他,闹出宋令昭这样的兵变,也没严厉处置小舅子(虽然刘皇后吹了枕边风),应该说李从珂对自己的亲族元从故旧都没有什么亏欠的,唯一可能回报不足的估计只有孟汉琼(不得不杀了他稳定禁军将校军心,以示新帝不再放纵内廷权力滋长)和吕琦(长兴中李从珂罢归私邸后,一直得吕琦帮助,登基后却未能显擢吕琦,颇为怪事)。

李从珂早年随李嗣源征战,也颇有五代君主马上英雄的风采,他本人也算是一员很英勇的猛将,天祐十五年(918年)胡柳陂之战中,晋军初战不利大将周德威父子战死,庄宗和除中军以外的其他部下失散(李嗣源一路渡河跑到了相州233),他一直忠心耿耿跟在庄宗身边护卫庄宗,并随庄宗攻夺土山,扭转了战局;天祐十八年(921年)梁晋德胜城争夺战中,李从珂率十数骑自梁营斩首数人而归,大大鼓舞了晋军军心;同光元年(923年)唐军奔袭郓州,李从珂第一个登上郓州城墙破城,他和石敬瑭二人,基本算是李嗣源帐下并驾齐驱的两大猛将。同时他的英勇敢战得到了庄宗的肯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