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爱上先生的失恋日记
第3章 再也不能跟你说晚安了(求收藏求鲜花)(旧版)

木与

短篇 |  杂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19-半夜居然听到隔壁在吵架,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女生声音有些撕裂般的嘶哑,突然好心疼。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兴许是夫妻或男女朋友吵架吵得很严重吧。从前我们吵架,我总是大叫,你老骂我吵到邻居了,弄得鸡飞狗跳。但是每次我喊完以后情绪就好很多,可你好像不大理解呢。

我们,也不会再吵架了,真好。

20-真的晕乎了,原把第十七天给漏了,十六天给重了。我想删除重新来,发现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了,对文字极其敏感的我,好像也变得随意了。

记得从前,我常给你留言,纸质的电子的,可后来纸质的,你应该都丢了吧,留一张都没有了吧。电子的倒是经常提醒我,跟你还有一段过往呀,还挺美好的。

还有什么能留住的呢?

21-又是到了中午该吃什么的时候了。你喜欢吃的酸菜鱼、折耳根、豌豆苗……都记得。

上一次一起吃饭时什么时候呢?

你走之前,我们在广州吃潮汕牛肉火锅。

第一次吃,也是最后一次。

22-今天真的太困太困了,眼睛如何也睁不开,趁着周末好好补觉。

一睁开眼睛,空气都黑着的,对,阴天看不到落日,是觉得空气都不是透明的了。

安静的世界,好像只剩,一个人。

23-看着你头像和背景都更新成合影,原来你也会为了她更新啊。

在一起接近四年你没有为我更改过头像吧。

不爱就是不爱了。

明白了。

24-晚归途中,手表定在10点47分,穗城街道上的行人还有很多,兴许一天匆忙过后脚步放慢了。摊位飘来了烧烤香围住了几个来往过客,还有遍地精透的各类热带水果,在鹅黄灯下熟开。

走路二十分钟内的路途,在老家算是挺远了,在这儿习以为常。不知道为什么,总会在路上被行人问路,有时候一天三五人,或许这儿太大了,大到压根无法通过路牌和记忆来归根回途。

对于诺大的穗城,很多皆为外来人。

二零一四年秋天,背了非常沉重的行李箱,在父母遥望下一步步远走。对于十九二十年在潮汕成长的我,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出过一次外省,外界的所有都成了迷一样的信仰。那天九月九日,仿佛真的要出了远门,起了大早,九个钟头大巴,天河客运站成了第一处踏上的土。

”您好!请问大学城怎么走”...“这个方向对吗?”“多谢”...

地图随处可见的年代,问路仿佛有些丢人似的。可问路人,不止问路呀。

问的是生活,人善。这道理是他教我的。

25-“有那么一瞬间,我愿意跟他去任何地方”因海报词,许久很是反感类似青春疼痛片,突然也想去看看。

《明天会好的》故事个人不喜欢,有些牵强,叙事为了博取观众的乐趣,有个别过于低俗。

正想提前走,到了尾声,反而挺感人,北漂人在银幕上,聊着音乐和成长。

主题歌曲好听,兴许因为曾也有一段经历,听着听着竟然在电影院掉泪了,很浅几滴,“你见过草原的雪吗?”电影这句台词,大家仿佛心知肚明,也好像还在推拉留念,包头、北京之间,大概隔离的从来不仅因地理,更多是人。

歌词里写着“远方是故乡的草场...”、“记得下次好好说再见...”,有些煽情动人,但很真实确切。

北漂、故乡、搬家、梦想、爱情、生存...这些交织一起,很容易让人共鸣。偏偏看完后,叹叹气就又不得不轻松上阵。

能回首,无法回头,也不可回头。

相比电影,一旁书店有些安静,倒很多人在挑挑书,还有柜台三两买书人。

汪曾祺、迟子建的散文,比较喜欢过几日或一阵子翻出来看看。品咂生活之作,笔下故乡情民、花鸟鱼虫,特别是凡人小事,在墨汁上从未远去,每每读起来感觉日子变得温和了。

固此,远走或回去的人,都在生活呀,为明天,不甘或放下。

27-许久不见潮汕的清晨,街上三三两两行人,早餐店同样烟火缭绕,跟其它地儿大同小异,大家都是沉着脸。起了个早,顺着江边,好像这里少了什么。

故事里的潮汕乡村,五六点的初阳还未升起来,大埕上妇女邻居都挽着竹编的手挽衣篓去池边洗衣...互相问候着家长里短,更多是子女情长,特别是有外出的娃。

等归家时候,煤炭火炉一锅粥也熟透了,夹着粘稠焦味,也没有糊,一碗下去热汗立马出来,冬时喝非常舒服了。

这是我常听母亲讲起她记忆的潮汕,关于她出生的潮州弈村。

慢慢地,这片土地上,早晨从屋子飘出来的粥香也成了路边一家家店的千篇一律的味道。

母亲的粥送豆腐,十多年了,从我们三姊妹上学起,此刻她还在忙前忙后,好像母亲又年迈了,每每心头总害怕些什么。

对不起,我无法远嫁给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