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您要造反,怎不通知孩儿呢
第五章 王勃之心,大唐敢战(旧版)

骑驴找驴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当王勃认出了那个此刻一副书生打扮的男人时,心中一时涌生出来无数复杂情绪,竟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震惊、不敢置信、狂喜,还有一丝丝莫名的委屈。

王勃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在十六岁时,进士及第后,入了当时李贤还是沛王的沛王府,成为一名王府修撰。

那个时候他的才名还不大,但因受到李贤青睐,沛王府的每次宴会都会请他参加,而宴会上宾位所坐,无不是王子王孙,将相之种。

在那些长安城权势最高、尊贵最大的子弟里面,他毫不怯场,意气风发,与众人一起高歌唱和。

为此所作的一篇又一篇雄词美文,也因众人的传唱,先是名震长安,然后享誉天下。

还被世人与另外的三人评为大唐四杰,其中的他稳居四人之首。

但等到王勃因为一次意外,被皇帝李治所厌,赶出沛王府后,他的人生就急转直下了。

疲惫应付于地方官场。

半年前更是被人陷害,让朝廷夺了官,在长安大牢里吃了半年牢饭,几天前才被放出来。

“殿…公子。”

王勃来到李贤的那张桌子前,脱口而出就要喊殿下,等醒悟过来,又慌忙改为不暴露身份的公子,满脸震撼。

他脑袋到现在还有些嗡嗡作响。

殿下不是已经驾崩了吗?听到这个消息时,那时身在大牢里的王勃还大哭了一场,哀叹老天不公。

现在怎么会又出现在这?

李贤重新覆盖上那张面具,恢复成另一个相貌,看着他这惨淡凄凉的光景,打趣道:

“喲,名满天下的大唐四杰之首,如今混的不怎么样啊。”

“殿…公子,那些都是世人给的虚名,虚名。”

王勃窘迫的回应,看到对面男人改头换面的手段,心中再次一震,心思急转,轻声问道:

“公子,您派人找我前来,可是有什么事吩咐?”

“公子请放心,公子当年以知己待我,我今定以生死相报!”

没有问出心底非常想要问的那个问题,比如,您明明死了,为什么又活了?

您堂堂大唐太子,又有什么事值得您在这大唐都城长安城内,改头换面?

王勃不敢问,甚至此刻都不敢想,这里面会藏着什么隐秘事情。

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管有什么事情要他办,他都愿豁出去了。

李贤赞赏的望了他一眼,不愧是初唐四杰之首,凭这份细腻和反应,如果不是以后被意外淹死,应能在历史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王勃,你现在有什么职位在身?”

“回公子,我现在虽被无罪释放,但以前的官职已被夺,目前尚是白丁。”

王勃进士的身份就没再汇报了,科举在大唐还属于初创,进士身份毫不值钱,最多只是一个证明你是个有才学的人的身份而已。

“既然如此,我要你“死”一回,可敢?”

李贤眯眼盯着对面的沧桑青年,但凡发现对方有一丝抗拒,他都要考虑事后是不是让对方再次发生“意外”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同样还有一句话,君不密丧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其害!

李贤想成大事,自然不是迂腐良善之辈。

“请公子示下!”

王勃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坦坦荡荡。

李贤满意的点了点头,淡笑道:“那就坐下来慢慢聊吧,我们也多年未见,顺便叙叙旧。”

“谢公子。”

王勃不知道,片刻间,自己的后背已被紧张的汗水浸湿,规规矩矩的在对面坐下。

当听完李贤要他的“死法”,以及“死后”所要干的事后,王勃不仅完全放松了下来,而且兴奋的满面潮红。

知我王勃者,果然是殿下也。

这种“死法”,合该我王勃当名垂青史!

……

半个月后,“太子李贤”与“太子妃房氏”正式下葬,笼罩了朝堂十数日的悲伤气氛,渐渐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激昂、怒火、和雄赳赳战意。

“陛下,‘阿史那温博’和‘奉职’竟敢私立‘阿史那泥熟匐’为突厥可汗,更杀伤我朝单于大都护府的上千唐军,臣请战,当擒二贼首脑献于陛下面前。”

火爆脾气的黑齿常之第一个站了出来。

从名字就能看出,黑齿常之不是一个汉人,或者说中原人,他实际上是一个百济人。

在大唐与新罗的灭百济之战中,黑齿常之抵抗到了最后,直到见百济再无回天之力,才最终投降了大唐。

但虽为大唐降将,黑齿常之却并没感到屈辱,或从此颓废,反而次次大战冲锋在前,这些年来为大唐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如今官至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

“陛下,突厥这帮白眼狼每隔一段时间就反叛一次,臣也请战,这次我们大唐当杀他个片甲不留!”

左骁卫郎将娄师德紧接着杀气腾腾的站了出来,别看他平时一副儒将风采,但了解娄师德的人都知道,这位儒将曾戊守边关十年,也让狼子野心的吐蕃整整十年不不敢踏进大唐边疆一步。

“陛下,臣也附议,我大唐当战…”

军中另一员大将程务挺走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

接着,就是军中老资历的裴行俭、薛仁贵等人站出来表态,全部附议。

站在百官首列的宰辅们,郝处俊、高智周、魏元同、刘仁轨等人想了想,也一个个出声表态。

大唐这些年的对外战争虽然一直没怎么停过,但胜多败少,再加上经历了永徽之治的太平盛世,粮食不差、大军骁勇,没道理忍着东突厥那帮王八蛋。

那就打!

“好,既然众卿都同意,朕自然不能扫了大家的兴。”

坐在龙椅上的李治看到这一幕,难得的开了个玩笑,心中因丧子之痛的悲苦减轻了许多。

我大唐武将好战,文臣自信,国势一片欣欣向荣,天下还有何事不可平?

“裴行俭。”

“臣在。”

“自即日起,朕就任命你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全权负责击败东突厥之事,十天后,领三十万大唐精锐赶赴边关。”

“臣遵旨!”

裴行俭有些心潮澎湃,除了大唐开国时期,从那之后少有人能再统帅数十万兵马,上一个有此殊荣的还是卫国公李靖。

裴行俭接完旨,再次叩首:“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半年之内,提突厥假汗‘阿史那泥熟匐’之头颅来见陛下。”

立下军令状。

李治酣畅大笑,继续点将出征!

——————————————————————————

(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各种支持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