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平海夕漫漫
道教至上神的演变与盘古传说(旧版)

春秋肃杀

玄幻 |  神话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盘古的传说约起于东汉后期,到三国时已广为流传。

现存文献中,222年《魏大飨记碑》最早提到盘古:“起尚盘古,罗天口焉。”(“口”是没有字的空缺方框,为不详语焉,历史残破)

东吴韦昭《洞记》提到,盘古传说流传世间:“世俗相传为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

以下是描述盘古的原文:“天地浑沌,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主于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亦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年,然后天地开辟。”

“盘古龙身人首,……开目成昼,合目成夜,呼为暑,吸为寒,吹气成风云,叱声为雷霆。盘古死,……目为日月,髭为星辰,眉为斗枢,九窍为九州,乳为昆仑,膝为南岳,股为太山,尻为鱼鳖,手为飞鸟,爪为龟龙,骨为金银,发为草木,毫毛为凫鸭,齿为玉石。汗为雨水,大肠为江海,小肠为淮泗,膀胱为百川,面轮为洞庭。”

又传言:“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八万岁乃死。”

实际上,盘古出现的时间确实要早于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关于灵宝天尊,其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晋代中期,元始天尊之撰说则始于南朝,太上道祖早于二者,其尊号始于东汉初期。

道教鼻祖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最早记载有关于老子尊号为“太上老君”的说法,张道陵最先尊奉太上道祖(也即是老子李耳)为道教至上神,这也是道教最初的至上神。

但是太上老君在这之后却又失去了至上神的地位,成为主神之一,这个变化与晋末南朝以来,南方道教的托神造经运动密切相关。

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天朝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遁。

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代葛洪所撰写的《枕中书》,他是灵宝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将老子拽下神坛的罪魁祸首之一。

《枕中书》说:“昔二仪未分,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

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诰。”

葛洪吸纳盘古进入道教,加号“元始天王”,尊奉其为道教至高神,这也是元始天尊的原型。

但发展到后来,随着元始天尊从元始天王这个形象化脱出去,成为独立于元始天王之外的新形象,以致于盘古的地位逐渐不如元始天尊,成为祂的一个化身。

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认为,不同于天师道尊奉太上老君为教祖的传统,东晋南朝的神仙道教更多融合了本地的信仰传说。

他说:“《枕中书》即加入了魏晋以来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的盘古开天神话,并结合汉族原有的三皇五帝古史传说和西王母、东王父等神话内容,更具有传奇性和地方色彩。”

任先生还认为,葛洪造作“元始天王”这一新神的缘由,与其“贬抑老子,不太相信太上老君代代垂世立教的态度有关。”

直到南朝时,梁朝的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

但是书中又有一位“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

作为上清派道士,陶弘景却将灵宝派的“元始天尊”列为一个最高主神,表明元始天尊至上神的地位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简言之,南方道教的元始天尊信仰,最终取得了对北方天师道老子(太上老君)信仰的胜利,导致太上老君的神格下降,成为了元始天尊乃至灵宝天尊的弟子。

也有学者指出,太上老君(老子)之所以会失去至上神的地位,还有一个原因,即他本来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不具备超乎天地的先天神的属性。

虽然道经中也将其塑造成先天地而生的大神,但老子的历史人物形象自《史记》以来就影响深远,与老子相关的神话又多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因此可以说,老子是因为太过真实、具体,反而失去了成为至上神的条件。

《隋书.经籍志四》始赋予元始天尊以至上神特性,称祂:“生于太元之先。”

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

“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

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有元始天尊将太上老君于道教中的地位取而代之的事实的社会现象影射。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飞卢书友众口言传的所谓“洪荒”、“神话”都是以讹传讹,并未遵循历史规律和正统祭祀文化,洪荒之荒诞不必再提,但另外一说却尚有纠正错误之机,此即所谓“大罗金仙”云云。

事实上,大罗金仙不仅在道教不存在,且各种教派都从未有过此种说法。

所谓的大罗金仙,其设定来自于《永生》,其名号是大觉金仙和天仙混整出来的四不像。

且大罗天仙与大罗神仙亦不是所谓的至上神,而是学道者对精神状态的最高追求。

大罗天仙和大罗神仙的含义是:升入大罗天的人为大罗天仙。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认为大罗天仙是已经成就至高的天仙。

他们忽略了一件事情,“大罗天仙”是“大罗天”与“仙”的组合词,不是“大罗”与“天仙”的组合词。

“仙”的最早含义是山中居住的人,以人字为偏旁,以山字为主,有隐士高人的意思,因为过去的人若要隐居必选山水,又由于这些隐士高人多为长寿之辈,因此,“仙”也隐喻了长生不老的含义。

换言之,长生不老就是“仙”。

经过加工,“仙”也有了不因外物所干扰而死亡的含义,在不老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层不死,即“不老不死”。

因为大罗天是永恒长存的,升入大罗天的人可以长生不老、长存不灭。

居住于大罗天,不会因为外在因素所影响而死亡,与上文联系,长生不死,也即是仙,合在一起,就是大罗天仙。

升入大罗天能够不老不死,可以称之为仙,对于世俗的人来说,居住于大罗天的不老不死的子民可称之为大罗天仙。

不老不死(也即是成仙),就是学道者的最高追求,升入大罗天可以满足他们这个终极愿望。

换言之,学道者的最高追求即是有朝一日能够入住大罗天,成为那里的子民。

升入大罗天的人是大罗天的居民,而不是大罗天的主导者,更并非所谓至上神,这点与世俗的民众没什么不同。

大罗神仙是大罗天仙的另一个称谓,其含义也是“居住于大罗天的仙人”,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相迥异之处。

所谓的“神话大罗”在飞卢有三种说法,由两类人传播,一类即是单纯随大流的被蒙蔽读者,另一类即是对大罗有一些认知、但是很片面的读者。

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受蒙蔽者将大罗金仙奉若圭臬,有一定了解者则将大罗天仙与大罗神仙奉为至高。

两者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把所谓的大罗视为道教最高的修炼境界,而忽略了大罗有地域概念涵义的事实。

大罗金仙暂且不论,事实上,大罗神仙或大罗天仙从来都不是修炼境界,详细情况我已经在上文提到过。

道教的修炼体系有五仙、三仙等等,对德行全备且神通广大者的划分有出自于《太平经》的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等等。

但是这些有明确的、对道教修炼境界划分的记载的典籍,却从没有提到过大罗天仙或大罗神仙,也从未将大罗天仙或大罗神仙归类于道教修炼体系。

换句话说,所谓的“神话大罗”根本就不是从道教流传下来的东西。

飞卢书友之所以将各种道教神话的来由以及其事实混淆,甚至于将道教神话与传统祭祀神话混为一谈,还把大罗金仙这种非道教之邪说视为神话的全部。

其原因是因为飞卢书友已经习惯于随波逐流,认为真理普遍站在大多数人那边,不希望被大众视为异类。

这是正常心理状态,人很难不随波逐流,因此我与诸位有同感,也很能理解诸位希望得到认可、避免言语惩处的心情。

但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因某一些原因而不得不屈服顺从于大流,最终泯然于众人,失去自己对于世事的根本判断依据。

为了成为人类,成为区别于动物的单一想法之外的智慧生物,人类应当时刻质疑自己,审视新的言论,并对其中错误的构成部分提出反驳。而不是不加分辩地全部接受,任由自己被各种虚假的信息昧瞒己心,蒙蔽己智,最终受这种信息的凌辱。

保持镇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批判先人的言论,敢于直立于滚滚红尘之上,面对千人万人异口同声的呼号声,唯有质疑能够使你保持长久的清醒。

最后劝诫诸位:对于各种事物以及流言,包括事件本身,都要辩证性地看待,不可完全相信,时刻抱有怀疑之心,切忌随波逐流、毫无己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