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假冒太子,夺了李二的皇位
第059章 东宫问策(二)突厥之困(旧版)

杜晓博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听到房玄龄这样说,李世民、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皆是目光炙热的,紧紧盯着楚秋,满含期待的等待着对方的回复。

楚秋锐眼环顾了一眼众人,长舒一口气。

最后他对着了李世民,沉声说道:

“儿臣想问一句,如果大唐要倾全国之力,和吐蕃一战,胜负几何?”

李世民慨然道:“大唐倾全力与吐蕃一战,吐蕃绝对不会是大唐的敌手。”

楚秋道:“既然吐蕃不是大唐的敌手,我们为何又要与之和亲?”

李世民悲叹道:“皆因我大唐的主力之兵,全部陈列在北疆,正在应对突厥和罗艺的战争,无暇西顾,吐蕃人自持现在进攻我大唐,我大唐必无力与之一战,故而嚣张跋扈,朕也才有了和亲之下策…”

楚秋呷了一口茶水,轻笑一声道:“所以说我大唐,并非不是吐蕃的敌手,乃是因为现在的主力之军,受困于北方,无法撤出来与吐蕃一战…这一点,大家都同意吧?”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五人,皆是连忙点了点头。

楚秋又是神色严肃道:“如果我大唐,能够击败罗艺,收复燕云十六州,再击败东突厥,斩杀颉利可汗,继而将主力之军挥师西进,击吐蕃,吐蕃自必不敢与我大军一战……因为,他们本就不是我们的敌手,这一点,大家同意吧?”

众人听后,当即又是神色肃然的点了点头。

楚秋慨然道:“所以,问题的关键,便是回到了,如何解决东突厥和罗艺的问题,只要能战胜东突厥和罗艺,吐蕃自不敢染指我大唐…”

楚秋的分析,让众人眼前一亮。

将这个逻辑梳理清楚之后,吐蕃的问题,便不是孤立存在的问题。

而是和东突厥、罗艺组成了一个强关联。

解决了前者,后者就迎刃而解了。

杜如晦当即问道:“如何击败罗艺和突厥人?”

楚秋看了看对方,旋即道:“自然是不费我大唐的一兵一卒。”

嘶!!

听到此话,李世民等五人,当即倒吸一口冷气。

又是不费一兵一卒?

阻止吐蕃进攻,御辱于国门之外,不费一兵一卒,乃是大唐战胜突厥和罗艺的兵锋所向,会产生强大的威慑作用,让吐蕃不敢进攻。

而战胜东突厥和罗艺,不费一兵一卒,如何说得过去?

见众人神色震骇,深为吃惊的样子,楚秋也不再卖关子了,决心将自己的思考,和盘托出。

他站起身来,拿着几个茶杯,在茶案之上一一摆下。

“这里,是东突厥。”

“这里,是西突厥。”

楚秋将《新唐书》等史料中,关于大唐贞观四年与突厥人这一战的记载,进行了还原。

“这里,是吐谷浑。”

“这里,是薛延陀。”

“这是我方李靖大军所在的位置,这是父皇的后备军,这里是我军的粮道。”

“这里,是位于吐谷浑与薛延陀中间的长长走廊,也是连接东突厥与西突厥的必经之路。”

楚秋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讲述着。

但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五人,却登时惊得目瞪口呆。

因为他那看似随意的话语,俨然已经将李世民和李靖等人严密的军事布置,完全的曝光了出来。

这些军事布置,可以说得上是军中机密了。

便是级别较低的一些军中大将,都未必知道。

太子殿下,此前从未参与过这一战的具体谋划,他竟然也能将此说得头头是道。

楚秋的这些话,令李世民等人,深为震惊。

他们的表情,也是随即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肃穆起来。

……

(未完待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