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被左丞相背着跳海
第三章: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处(旧版)

有红薯就好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待张世杰带着亲兵,跨上刚才生化人划来的小船远去,陆秀夫跪下说道:“臣犯上弑主,请陛下降罪。”

这位大宋朝的最后一位左丞相,被湿漉的衣袍紧贴着,使他那骨瘦如柴的身体显露无遗。

赵秉知道在历史上,陆秀夫为避免自己家人被鞑子俘虏,在跳海前将一家老小尽数杀死。

看着这位本该是年富力强的四十多岁大臣,在心灰意冷之下,如行将就木的老人。

在海风的吹拂下,被冻的瑟瑟发抖,赵秉幽幽一叹,一点怨气都升不起来。

将他扶起,赵秉轻声说道:“这不怪你,你已经尽力了。”

赵秉这句话,像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陆秀夫含泪向北而望,是啊,已经尽力了。

揉了揉眼睛,陆秀夫也打消了以死明志的想法。

既然陛下还在,那就是天不亡我大宋。

赵秉正在考虑等溃兵集结后,该去哪里?

岸上是不能回去的,到处都是蒙古人,去了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总不可能在大海上一直飘着吧?

“要不去湾湾?”

赵秉立刻摇了摇头,湾湾离这里十万八千里,海上风浪又大,去那里最大的概率就是葬身鱼腹。

那么去海南岛?海南岛物产丰富,而且那里黎族人也不少,只要有人就好办。

也不知过了多久?

就在赵秉思考去海南岛后该如何的时候,远处出现了十多艘大船。

看到飘着大宋的龙旗的大船,正极速而来,赵秉与陆秀夫相对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

等放松下来,陆秀夫才觉得赵秉有些奇怪,以前小皇帝虽然懂事,但也只是个稍微成熟点儿的孩童而已。

可不论是刚才的对话和现在的眼神,陆秀夫总感觉这个幼小的身体当中,拥有一个成年人的灵魂。

“每逢大难,必有圣人出世,也许今世的圣人,就应在陛下身上也说不定。”陆秀夫暗自想到。

大船很快靠了过来,张世杰就站在当先的一艘船头。

等登上船去,看到大家一副残兵败将的样子,赵秉本来想夸奖一下张世杰效率高的心也淡了下来。

看着稀稀拉拉的士兵,十多艘船加起来,恐怕不到两千人,赵秉问到:“只有这点人?”

“陛下,臣循着水道一路往北,沿路能够集结的残兵都在这里了。”

看赵秉还有要等的意思,张世杰急忙说道:

“陛下,鞑子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踪迹,我们还是快走吧。”

见大家听到鞑子要来,都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

赵秉知道这些军兵们,都已经失了胆,若他再不走的话,估计很多人就要自己跑路了。

“那就出发吧,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南走。”赵秉吩咐了一声,率先进入了船舱。

他得好好洗漱一番,顺便换件衣服,否则作为一国之君,蓬头扣面的也实在不雅观。

等赵秉洗漱完毕,张世杰和陆秀夫带着八九位大臣走了进来。

赵秉一看,有几位他还认识:礼部侍郎,邓光荐;殿前都指挥使,苏刘义;吏部侍郎徐宗仁。

这苏刘义乃是苏东坡的第八传孙,赵秉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

“臣参见陛下。”

“都这时候了,诸位爱卿也不必客气,直接坐吧。”赵秉挥了挥手,让他们起来。

见小皇帝说话有理有节,众大臣都有些惊异。

刚才陆秀夫和张世杰都说陛下落水之后,像是换了一个人,众人都还不信,现在看来,果然是有些不同了。

等众人坐下,赵秉直接说道:“今日兵败,我大宋再无可战之兵,我…朕欲前往琼州修养生息,不知诸位大臣意下如何?”

“陛下,为了断我们后路,琼州早在去年就已经落入鞑子手中,我们这点人去,恐怕…”

恐怕什么陆秀夫没说,但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为了打消赵秉的想法,苏刘义也说道:“陛下,早在琼州陷落之前,张太傅就已经考虑过将其作为大后方。”

“不错,可惜琼州平原众多,无险可守,纵使能打下来,我们这点人也守不住。”张世杰摇了摇头说道。

经过诸位大臣如此一说,赵秉知道他想得还是太简单了。

可是海南岛算是最理想的大本营,其它地方要么太远,要么太小而不适合发展,赵秉手握太空支援,觉得应该可以争取一下。

而就在这时,有亲兵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陛下,不好了,鞑子兵追上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