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接管江东六郡!
第二章 吴夫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旧版)

苏丶墨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孙策身为大汉朝廷所封的吴侯、讨逆将军,腹地自然得有相应的规制。

原本的孙家,不过是吴郡富春的一个小小的地方豪强。

幸得孙坚用性命拼杀出了一番功名,又正好恰逢乱世。

先是各地反贼不断,之后更有黄巾起义席卷全国,得此机遇,兼之本身勇猛善战,孙家慢慢闯出了名头。

最后,更是搏得了一个“乌程侯”的爵位,这可是列侯啊,还是列侯中的县侯。

之后孙策也不辱父亲威名,也得了一个县侯的爵位。

因此,扩建后的侯府,单单是后院,就有十几个宅子,孙策的家眷包括孙权也住在这里。

原本再过两年,孙权二十岁成年,行了及冠之礼之后,就要离开侯府,另立门庭,为孙家开枝散叶了。

只是,如今孙策亡故,这些事自然作罢。

孙权走的很慢,一边走,他一边在内心思考着如何面对自己这位母亲。

吴夫人此人,从后世的记载来看,称一声女中豪杰也丝毫不为过。

孙坚、孙策、孙权这父兄三人能够创下帝王基业,离不开她的辅佐。

想要扮演好她的儿子而不被认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这个时代比较迷信鬼神之事,要是演的不太像,被认为是被什么妖魔附身的话,就不太妙了。

“母亲,孩儿来了!”

孙权进入房间之后,朝着吴夫人行了一礼。

古代婚育的早,一般十四五岁就会结婚生子。

史书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出生年份,但是按照孙策的年龄推算,吴夫人今年应该差不多才四十出头。

数年来,孙坚和孙策父子二人在外征战,她一直在家抚育儿女,因此看不出岁月流逝的痕迹。

清新的鹅蛋脸,眉目间带着淡淡的哀愁,犹如西子捧心。

“若是让那曹孟德看见,只怕铜雀台锁的可能就不是二乔了!”

见到自己这位“母亲”,孙权心中暗自感叹。

想来也是,吴夫人当年便是以才貌双全著称,名声在外。

不然,当初孙坚这个糙汉也不会干出上门抢婚这等混账事。

自家兄长能得一个“孙郎”的称呼,估计也是因为继承了吴夫人的优良基因。

不过,这位吴夫人可不是什么花瓶。

能降服“猛虎”孙坚和“小霸王”孙策,肯定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即便是在这个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自己这位名义上的母亲也算得上英杰了。

比之辛宪英、张春华、黄月英之类后世知名的奇女子也是不遑多让。

孙权进入屋内之后,吴夫人抬眼仔细打量了一眼孙权。

见他面色平静,便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之前亲眼见到孙策在床前逝去后,他便失声痛哭,甚至是晕了过去。

眼下,看来是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了。

微微偏过头,吴夫人看向孙策灵堂的方向,长叹了一口气。

“权儿啊,想当初,你父亲做将军时,也是你这般大,你哥继承父业,也才十七岁,比你现在的年龄都小一些!”

吴夫人一边说,一边回忆着曾经的往事。

渐渐的,声音也变得哽咽了起来,满脸悲痛的神色。

“数代以来,我江东一直都是英雄出少年,现在祖业交到你手里...”

吴夫人再一次看向了孙权,这一次,她的眼里已经泛起了泪花。

“这一次,你所面临的情况远比你父亲、兄长他们要复杂,你可要当心呐...”

孙权是她一手带大的,他的能力性格她再清楚不过了。

一般来说,男子二十岁才行及冠之礼,然后请德高望重的前辈取字。

但是孙家不是什么士族豪门,所以当初四个儿子出生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就将他们的名和字都给定下了。

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

(翊,音同易,辅佐帮助的意思)

翊、弼、匡、佐,皆有辅佐之意,策指文书,符乃符节,兵符虎符之类,权谋二字自不必说。

用意很明显,期望将来长子孙策主外征战,为一武将,次子孙权主内谋划,为一文臣,三子和四子则是辅佐二位兄长建功立业。

那时的孙坚,自然是想不到自家将来有机会建立帝王基业。

不然也不会让兄弟二人分主内外,那样必然会招致祸端。

也因为父亲的这个期望,孙权从小就被母亲当一个谋士去培养。

读的也是《管子》、《韩非子》等治国谋划之类的书籍。

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眼下大汉风雨飘摇,各方势力趁势崛起,他们孙家也因为孙坚、孙策父子二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地拼杀,得了这江东一席之地。

现在,父兄基业未竟,轮到他孙权了!

PS: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