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接了长乐绣球的我!只想做个卖酒郎
第四十九章 两人在可灭国!(旧版)

小妖成精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这些人联袂而至,倒是和苏彦都有些关联,主要因为两件事。

第一件,则是族老们痛斥新城候,要在长安城外建城,这实在是太破坏风水,影响长安城的稳定。

甚至有族老大声的痛苦,涕泪横流,说是必须也要拿到一套房,不然和那苏彦不死不休。

这就有点无理取闹了。

第二件,因为流民的问题,佛门落井下石。

李世民已命人消减佛产,每一郡每一府,只能留有一定数量的佛寺,余则全部拆毁,和尚则一律还俗。

这么一弄吧,虽然大快人心,可也惹得那些善男信女们慌了手脚,纷纷把矛头指向苏彦。

说是苏彦虽然解决了流民问题,可是居功自傲,不体恤佛门的用心良苦。

做为当朝候爷,却蛊惑帝王,行那灭佛之事。

这也就算了,不过,为了不让佛门坠落,要求在苏彦既将建设的新城中,建佛寺,不然的话,就拿几套房来补偿。

这,更是无理取闹了。

其中以关陇李氏,杨氏最为激烈。

李氏则都是李虎的后人,也算是李世民的本家,这么一个个声泪俱下,让他也是很头疼。

山东豪族的几姓族老,则是更激动了,做为千年的世家,可是此次预售,他们却没有名额。

这一次前来,则是更加的激动。

不过,李世民就有些不待见了,那仲良氏之儒的事情,可是还悬着呢。

任谁也知道,那些个儒生背后,一定有几姓人的支持,以为能瞒天过海,可是怎么可能?

李世民一番劝说,那些关陇的族老们也才心里坠坠的离开,几姓的族老则是纷纷弄了个没脸。

才离开,就又都跑到苏垆门外去看那个大沙盘了。

真是又爱又气。

待得族老尽散,书房里只剩下了几个心腹大臣。

房玄龄当即上前禀道,

“陛下,边关出了大事!“

这个房玄龄也真是的,上一回说出了大事,是有那流民围城。

这一会子又说边关出了大事,房谋杜断啊,别这么一惊一乍的。

李世民虽然这般想着,可是依然问道,“房爱卿,什么事情,让你般的惶急?”

“陛下,那吐谷浑侵边凉州,扼住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大军兵临城下,战事一触即发,我皇明鉴!”

“吐谷浑侵边?”

李世民一下子就从族老和苏彦之间的扯皮中醒了过来,正襟危坐,沉声道,“凉州是大唐通往西域的门户,不可有失!“

“那吐谷浑也真是胆大妄为了,那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何待到大军临城再报,这其间又有什么龃龉?“

“陛下圣明,“房玄龄先是递上一个马屁,才又说道,

”这中间自然是有些曲折,原是那吐蕃的大论(臣相)禄东赞,一个月以前乘着马肥膘壮,一举侵入吐谷浑!“

“杀至青海湖,使得吐谷浑大军损失惨重,牛羊被掠无数,那慕容世允可汗侵入凉州城下,怕不是与此事有些关联!“

李世民听后沉吟,然后才道,

“那吐谷浑虽然地狭人少,可是却占在了绝佳的要道上,不仅堵在大唐和西域之间,更是使得吐蕃不能走下高原,经略西域。“

“前朝隋时,炀帝曾经西顾巡边,并开了四郡通商,现在,也多半又被吐谷浑占为已有,真是可恨啊!“

“传朕旨意,死守凉州,但凡凉州有失,让那李大亮提头来见!“

嘶!

房玄龄双眼微睁,见着眼前的李世民有些恍惚,好似在这一瞬间,又见着一个少年的秦王,那种杀伐果断,那种意气风发。

“臣,这就命中书舍人拟旨!“

房玄龄立即领了旨意,不过又递上来一封国书,同时说道,“陛下,这是那吐蕃大论禄东赞命人快马递来的国书。“

“说是不日便要到达长安,想为松赞干布求取一位国中公主,上书着……最好是……是那长乐公主!“

这个情况,李世民自然也是看到了,因为国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长乐公主?看来,吐蕃的探子,耳目并不是很聪明啊!”

对于长乐嫁给苏彦这么档子事,虽然人人都知道,人人心里都明白,可是并没有宣之于口。

也就是说,现在处在一个默认但没有官宣的档口上。

李世民也不好揭破,只是又道,“诸位爱卿,朕曾听闻,那吐蕃大论禄东赞是千年一遇的人才,不知可否?”

“陛下,“房玄龄回话,

“臣也有所耳闻,不过,如果说这个禄东赞,真的对长安城中的情况一无所知,打那吐谷浑也只是虚晃一招,那便也好办了!”

“哦,此话怎讲?“

李世民来了兴趣。

“怕就怕这个禄东赞,明明知道一切,却装做一无所知,这就很可怕了,那么,他此时前来长安,目的可就不单是求取公主这么简单!”

“以臣看来,乃是剑指西域,其心昭昭!”

这时候,杜如晦也插话了,

“陛下,臣附议!”

“前些时日,河北道代州都督张公瑾才呈上来伐突厥六策,陛下也已经有屠灭颉利之心,那禄东赞这个时候前来,确实时机拿捏的很准啊!”

众臣都点称是。

今天,一直处于闲鱼状态的李靖不知为什么,也过来了,不过一直都没说话,这时候,李世民问道,

“药师,你素来长于领兵谋略,这事,你怎么看?”

李靖笑着道,

“陛下,以臣看来,那禄东赞一定是特别精明之辈了,不仅如此,对当前的时局更是了如指掌。”

李世民和众臣都被李靖的这句话吸引了,齐声问道,“为何?”

“很简单,”李靖笑着道,

“那颉利不得人心,各部族离乱,待我大唐天军一到,突厥必亡。“

“突厥若亡,那么,下一个亡国的,一定就是吐谷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唐和吐蕃之间必有一战!“

“西域之地,我大唐视为禁脔,那吐蕃若想走下高原,又必须取了吐谷浑,这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了。“

李靖这话说的有理,不过也是有点子狂妄了。

房玄龄当即就问道,

“大将军,突厥势大,可不是一日两日,怎么可能一战而灭,那吐谷浑存世三百年,也是生生灭灭,你怎敢断言,一战便要灭一国?“

李靖又笑道,

“因为大唐不仅有某家,还有新城候苏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