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草率了,没想到他是皇帝李二
第三十章 又被神医料中了,神医果然非常人也!(旧版)

天榜探花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臣等不敢,不过我大唐建国不久,民生凋敝,还望陛下多为大唐百姓着想。”

看了李二的反应后,这些人立刻低头说不敢。不过就算他们不敢明着跟李二作对,但不代表他们会认输。

世家的家底在,只要他们联合起来,整个大唐都要为之颤抖。

“这大唐是朕的大唐,朕比谁更关心大唐的一切。倒是希望诸位大臣们心中能够多为大唐想想,多为大唐百姓想想。”

听了这些大臣的话后,李二冷笑着回道。自从瘟疫和蝗灾后,他对自己这满朝的文武,很多都开始不满起来。

以后,终究还得靠自己那帮老班底了。只是希望他们不要被世家给拉拢腐蚀了,那样的话,自己不好做。

“朕准备在潭州,幽州,扬州以及岭南设立新的弘文馆,由朝廷出资兴建,书籍有弘文馆出。各位如果有不错的书籍收藏,也可以借朕用用,使用之后,必定送还。”

新弘文馆的设想,在李二从陆逸那知道印刷术后就有想法了。这是他培养更多的跟世家势力对抗的手段之一,网尽天下英才。

而最近印刷馆那边的老板竟然愿意把印刷术的技术交给朝廷,而他只需要朝廷允许他承接一些书籍印刷和出售,这让李二立刻就想把这个计划落实下去。

因为有了这印刷技术后,以前的书籍的昂贵成本一下就变的廉价多了。那些民间学子想要得到书籍的来源也容易多了,不用再受制于世家。

“对了,朕准备明年开武举,扩大科举范围,增设工科,农科等新科。科举制度重新规划,完善。”

看到地下的臣子们都在讨论弘文馆的事情,李二接着又抛出了一个大炸弹出来,这个是为了弘文馆推行的方便。

大唐从武德四年就开始的科举制度,虽然到现在已经好几年时间了,但是效果并不够好。那些中举的进士,大部分依然还是来自世家,这自然不能满足李二的需求。

所以跟陆逸聊过后,李二就跟房玄龄他们几个商量了一番,如何让科举制度更规划,更开放,网拢更多的人才过来,也是真正的让寒门能够参入进来的制度。

所以农科和工科,以及武举就在这其中。而原本的科举制度也更规范,包括考题,考试制度等,还增加了殿试。

这些原本在李二后面才逐渐完善的东西,被提前拿了出来。而且又做出了大胆的改变,就是增加了科目,挖掘适合朝堂需要的人才出来。

比如农科和工科以及明算科这些,那些世家都不会看上,但是对于有才华的寒门子弟来说,这条一样可以为官的路子,却是最合适他们的路,他们可以先从小吏做起,慢慢提升。

大唐没有什么小吏不能往上升的限制,所以这条路很适合那些学子。要不然让他们去跟世家抢资源,这条路很难,而且效果也差,毕竟这个时候的资源都在世家手里。

另外一个就是武举,这也是跳脱世家控制的最好办法。不过这条路也不是为寒门开放的,毕竟寒门哪有什么资本去学武?大部分人连饥饱都成问题。

“陛下,科举事大,必须要好好考虑才行,可不能轻易改变!”

李二的话一说完,下面的臣子又炸窝了,他们此刻也没心思去想那个弘文馆新开的问题了。反正那个是李二自己掏钱包,给他们也没多大的关系。

但是科举制的改革就不同了,这东西世家本来就不愿意看到。

好不容易他们利用规则还能掌控科举制度,现在一旦改革,他们想要掌控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可是动了世家的根基啊,所以那些臣子们不用考虑,立刻齐心反对起来。

只要他们一起反对,李二想要轻松把这个执行下去,就很难。

“又被神医料中了,神医果然非常人也!”

李二看到这一幕,心中轻叹了一口气。

陆逸跟他说过,现在朝廷要推行科举制度的改革,很难。

当今皇帝需要一场对外大胜的威势来压制才行,但是现在没有。

除此之外,也可以用酷臣来操作,比如张汤之类的那种人。

但是李二手上也没有这样的人,他也用不出那种手段,所以他只能慢慢扯皮,慢慢等待。

等待一个对外大胜的机会,然后携无上声望,让那些世家都乖乖俯首。

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把科举制度完善下去,给大唐一个摆脱世家发展的机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