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昏君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十八章 蓄势待发(旧版)

十三醉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面对文臣的步步紧逼,作为皇帝,朱由检不能不做点什么。

不能连根拔起,做到杀鸡儆猴还是会的。

命令锦衣卫提审周延儒和李日宣,坐实罪名,通过大明社论公布于世,三日后押往刑场问斩。

此时的渔轮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北方大多数百姓拍手庆贺,赞扬皇帝圣明。

而南边却恰恰相反。

东林书院之后,最近又冒出一个复社,他们以各地士子为根基,聚在一起批评朝政,完全就是东林的附庸。

复社成员以缙绅阶层为主,由在朝的低级官僚和在野的文人组成。

以大明朝的卫道士自居,善于掌握话语权,以己方标准作为一切事物的依据。

任何高高在上者都会遭到其敌视,而其本身利益却是任何人也触碰不得的。

复社发展后期还操纵了科举,他们举荐人才的方式分为公荐、转荐、独荐。

在考试还未开始的情况下,考生名次就已经排出来了,崇祯七年会试,复兴成员竟然占据榜单三分之一。

这些人没有民族、是非的观念,完全从私利出发,北京城被围,欠响两百万白银,可每年从江南收的税银仅有几万两。

大明灭亡,又投降满清,完全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

尤其对于免除商税,他们先是摇动笔杆子疯狂妖魔化商业税。

接着在山东临清、湖广荆州、武昌、江西景德镇、云南等地煽动百姓暴动,围攻税厂,殴毙税监,甚至唆使地方军队兵变。

一件件,一桩桩,逼的明末皇帝不得不把税收摊牌给底层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各地叛乱不断,将大明这艘本就破烂不堪的大船逼入了绝境。

好在朱由检穿越而来,没有压制阉党,要不然到哪去找一年几百万两银子的商税。

如今复社刚刚成立,就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到处游说,发表评论,引导渔轮,指责皇帝昏庸,迫害朝廷忠臣,为搭救周延儒和李日宣四处奔走,凡是人多的地方,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

柳如是厌恶的看了一眼,“皇帝不就准备杀两个贪官污吏,瞧把他们激动的!”

陈圆圆在一边叹气道:“多的我也不懂,可这些士子以后可是要做官的。”

“还是妹妹心思透彻,一眼就看透穿这些人的真是目的。”

“我那有这份见识,还不是听他们自己说的。”

“什么时候?”

“就是昨天,有两个喝醉的士子,硬是拉着楼下那些妹妹,不让她们走。

还口出狂言,说什么自己日后也是要做官的,皇帝如今出不了紫禁城,这天下还不是他们这些当官的说了算。”

柳如是恼怒道:“哼,就他们这德行,就算做了官,也不会为百姓做事。

就是可怜了皇帝,听说他今天也才十九岁,怎么斗得过这些人!”

“呦,两位妹妹当真是好心情,竟然谈论起了国事,也不知那位躲在紫禁城的皇帝陛下,听了会不会感动。”

顾横波一出现就打断两人,柳如是和陈圆圆懒得和对方说话,转身去了屋子。

“呸,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也配谈论国事。”

皇庄的暖房内,朱由检面前堆满奏章,全是给周延儒求情的。

东林也没想到皇帝这次会杀人,眼看抛出的棋子小命不保,赶忙想办法营救。

朱由检之所以这么有底气,还是因为势力的膨胀。

勇卫和虎贲两营利用天雄军掩护,已经偷偷去了天津卫。

皇庄内的兵营又招募了两万新军,在教导队训练下,已初具趋形。

学生增加到了六百人,第一批反过来教授最后一批,让朱由检省去不少精力。

兵工厂那边也加快了生产进度,仅仅燧发枪已经生产了五千支,新式火炮十门,并且这个速度还在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朱由检还在悄悄准备大招。

东林不是说商税害民,那他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纺织业本身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成就了一大批江南富商。

朱由检昨天吩咐工匠,开始仿造飞梭织机和珍妮纺机,一但成功,那将对代表江南士绅利益的东林党造成致命一击。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两件大事要办。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