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昏君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十九章 大明社论(旧版)

十三醉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趁着朝堂闹得不可开交,朱由检和老秀才坐在树荫下对弈。

“陛下这一步暗藏杀机,幸亏学生及时发现。”

“你这秀才鸡贼的很。”

棋盘上没能得手,朱由检落子后,不经意道:“先生对如今的局势有何看法?”

“陛下早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学生可不敢乱言。”

“一人计短,朕想听听先生的意见。”

老秀才斟酌一会道:“陛下以粮扶民,以新军强国,以盐场充斥内帑,已经有了中兴的气象,却忘记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哦,什么事情?”

“渔轮,东林之所以能在江南呼风唤雨,都离不开那家东林学院。

看似一家治学的地方,却能暗中引导儒生的思维,进而影响的普通百姓。”

“先生真是一击戳中要害,时间不等人,咱们立马去研究第一版怎么安排,我只就让人去准备地方。”

“陛下,陛下,学生要赢了!”

“朕可没有认输,你看,棋盘都被收起来来了,哪里能辩的输赢。”

老秀才无奈的摇摇头,陛下就是这一点不好,一到输棋的时候就抬屁股溜了!

儒将不是莽夫,对民生更加关注。

朱由检将开办社论的事情丢给了老秀才,带着卢象升和秦翼明参观皇庄,军事方面暂时保密。

两人一圈走下来,心里震惊不已。

朝臣不是说皇帝在皇庄胡闹,可哪一样不关系到国计民生,两人对面前年近弱冠的皇帝有了全新认识。

卢象升和秦翼明心里激动,难道我大明朝到了危机四伏的时候,又有明君临世。

“臣卢象升,愿去陕西为陛下分忧。”

“臣同往。”

两个大将一同请战,朱由检甚是欣慰。

“爱卿不必心急,多在京师待一段时间,四处走走看看,希望你们到了地方,能担负起为民请命的职责。”

“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花了半个月时间,收复两员大将,朱由检像吃了蜂蜜,甜到了心里。

这天他带着两人来到一家店铺,不曾想在里面忙绿的是几个小太监。

“两位爱卿过来看,觉得这份大明社论如何?”

朱由检拿起的是一张后世报纸,上面分为三个板块。

边关急情,百姓生活,朝堂议政。

三个板块从不同方面,讲述了大明朝的现状,从底层百姓到朝臣百官,没有不敢披露的。

今天是大明社论第一期发行的日子。

百姓民生,着重介绍了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法,以及亩产量,后续的储藏法方。

最后还有一段案情,披露了京师的一件冤案。

边关急情,重点讲述陕北匪情,以及发生的原因,更有对满清的全面分析。

朝堂议政就厉害了,直接刊登了天津卫指挥使陈锦,勾结不法商贾贩卖私盐的事情。

卢象升和孙传庭看完后震惊不已,陛下竟然有如此雄心,不顾朝廷颜面,也要披露违法官员的恶行,从此谁还敢明目张胆的胡作非为。

如果人人都不徇私枉法,不结党营私,何愁大明不中兴。

两人这次真的是服了,有皇帝如此,敢不效死力。

一种新颖的东西的突然出现,必然会引来关注。

就在朱由检离开不久,从三三两两,到蜂拥而至,几十平米的小店被围得水泄不通。

朱由检也不靠卖报纸赚钱,所以价格定的极便宜,就是要让底层百姓能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同时给自己刷刷声望。

“快看啊,原来哪天被砍头的竟然是个指挥使。”

“那可是三品官员,说砍就砍了,看来圣上这次是动了真格的。”

“皇帝没有包庇朝中大臣,说明咱大明还有救。”

百姓人手一份社论,就连不识字的也买了一份,准备回家让同一条街的书生给读读。

开始不知道销路如何,第一期仅刊印了两千份,还不到半天就卖完了。

大太监李凤翔赶忙让人继续刊印,心里寻思是不是在开两家分店。

能爬到这个高位,李凤翔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太监,不论是为陛下造势,还是替百姓申冤,大明社论都要做大做强。

大明社论的出现,让那些身负冤案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只有经过大明社论证实,在冤案成立的基础上,会在民生板块连载刊登,直到冤案平反为止。

仅仅这一条,就让底层百姓看到了希望,知道这是一家替百姓说话的良心商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