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昏君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十四章 心彻底凉了(旧版)

十三醉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税银连年不增,国库空虚,辽东军饷已经拖欠两个月,请陛下从内帑拨银安抚。

朱由检看着眼前奏折,冷笑一声。

要多厚的脸皮才能写出这份奏折,把大明国库折腾空了,又打起内帑的主意,真不知道厚颜无耻几个字怎么写!

朝臣得知各地的矿税押解进京,皇帝又抄了天津盐商,这样算下来,内帑怎么也有七、八百万两银子,所以才有了这份奏折。

自己后面要花钱的地方多的很,怎么会让这些朝臣得逞,所有奏折留中不发。

十日后,此事带来的后果把朱由检给震惊了。

一队三千人的建奴骑兵穿过辽东防地,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京师附近,大明竟然无人敢出战。

朝臣除了阉党,没有一个来迎接自己回京避难的。

命令王承恩带着那个太监替身回了皇宫,朱由检想试试军心,征召各地驻军进京勤王。

除了卢象升自己招募的义军,加上秦良玉的白杆军,各地驻军纹丝不动,各种写满理由的奏章摆满桌面。

朱由检望着这些奏章发呆愣神,这就是自己大明,这就是自己的大明军队!

幸好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依靠这些人,不然自己的下场恐怕会和崇祯一样。

建奴铁骑不过是耀武扬威一番,不等卢象升的天雄军和白杆军抵京,一溜烟逃回了辽东。

朱由检没有让两路援军返回,他要亲眼看看两位大明忠良的英姿。

卢象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怎么看也不像是儒生。

秦良玉五旬开外,已经到了儿孙满堂的年纪,还要为守护大明奔波,朱由检起身一恭。

这可不是虚情假意,而是发自内心的崇敬。

秦良玉赶忙拜倒,路上她将朱由检想像成各种样子,唯一没有想到会受到如此礼遇。

在京师驻留了几天,秦良玉领军返回,留下侄儿秦翼明,率领一万人马拱卫京师。

卢象升同样被留下来,在北边皇庄腾出一块地,供两军驻扎。

两军所需费用,全由内帑调拨。

朱由检要改变对卢象升和秦翼明的使用,刀不锋利,绝不出鞘。

这样一来,加上最近又招募一万新军,朱由检手下能动用的军队达到了四万。

这么多张嘴要吃饭,紧靠各地的矿税勉强能支撑,其它事情可就耽搁了。

不得已,只能加快四海盐场发展。

大棍加甜枣,将天津卫盐商全部柔和在一起。

大明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就此诞生。

朱由检占据四海盐场百分之八十的份额,其它由别的盐场主瓜分。

做企业最最重要就是人才,靠锦衣卫那些粗鲁的汉子,怎么能把生意做好。

好在天津卫距离皇庄仅有八十多公里,快马能打个来回。

朱由检亲自去了盐场,给各位股东开了个现场会议。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身为皇帝也没有机会四处走走。

一朝跳出困局,发现天地之大,心中瞬间涌起一股豪气。

战满清,灭叛军,保护汉人衣冠,朕义不容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多么豪迈的一句话,不正是朱由检此时的写照。

会议期间,还真被他发现了两个人才。

顾大龙,董一帆。

两人都是天津本地商人,世代经商,朱由检化身黄公子将两人收服,进入盐场管理层。

明白四海盐场背后站着勋贵,两人只好认命,只希望不要被坑的太惨。

面对突然提升的产量,四海盐场把盐行一直开到了河南,山西等地,还有富余。

朱由检命令他们建设仓库,大肆囤积。

一番操作下来,每个月仅从四海盐场就能获得三十多万两白银,这还是仅仅占据了北地小部分市场。

有这些银子,大炼钢铁被提上日程。

被建奴欺到眼皮子底下,制造燧发枪不能在等。

朝臣和边将的态度让朱由检的心里彻底凉了,要闹就闹去吧!

等到自己手里有了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还有谁能阻挡朕中兴大明的脚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