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火之王,加入皇帝聊天群
第7章:长城内外皆国土 【求收藏求月票求鲜花】(旧版)

战争之王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见李长军让朱棣迁都,不仅朱棣自己,就连汉武和李二也很惊讶。

李长军:“朱老四,在你的理念中,迁都就是放弃劳动果实?”

“就是让你侄儿的残余势力,死灰复燃?”

“还会被下属们反对?失去人心?”

“如果你只有这点见识,那我也不用多说什么了,随便你吧。”

见李长军有些生气,朱棣连忙回复道:“别别别,李哥李哥,我错了。合十/合十/合十”

“我刚才说得有些夸张了,仔细一想,其实迁都也没那么严重的后果。”

“首先,我的下属们赔我走到这一步,都忠心耿耿,他们哪怕不理解、不乐意,也不会影响大局。”

“其次,我侄儿的势力,被我来回梳理过多次,残余的都是小蝼蚁。而且,就像李哥您之前说的一样,只要强大的实力,镇压他们不难。”

见李长军没有开口,朱棣犹豫一下,继续道:“但是,第一个顾虑,我还是无法理解,应天府可比北平富裕,也深处中原腹地,更安全,更适合做帝都才是。”

李长军:“大笑/大笑/大笑jpg你真的这么想吗?”

世人评价,朱棣不是好人,但是一个好皇帝,虽然称不上千古一帝,但在四百多个皇帝之中,至少也能排进前20名。

他登基四年,就迁都北平,算是真正的荣归故里,将昔日的封地设立为新帝都,此后数百年,甚至历经改朝换代,这个帝都也没有变。

而他在位的22年中,五次御驾亲征,北上征战草原三大敌,最后死于征讨归途。

大明,被誉为是最有脊梁骨的皇朝,没有汉朝的和亲,没有唐朝的结盟,没有宋朝的上交保护费。

这样的一个皇帝,怎么可能甘于居于内地?

所以,李长军什么也没多说,只是一个反问。

但是,他这一句反问,就像直接点燃了朱棣内心深处的火焰,让他有种浑身起鸡皮疙瘩,脑袋发麻的震撼感,这不是畏惧,而是兴奋到了极点!

大明朱棣:“哈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我,这才是我内心深处的自己!”

“我大明,的确应当定都草原之滨,朕,亲自守国门!”

“李国师今日指点,如醍醐灌顶,朱棣当有一拜!”

李长军也笑了笑,对几尊帝王的建议,其实他并没有做大改变,只是将他们原来的时间提前了。

而自己为他们提供的科技力量,就是加速的根基。

李长军:“赞/赞/赞。这才是大明朱棣!不过,你不应该仅仅是守国门。”

“长城内外,皆是国土!”

三个平行世界中,三尊帝王,见到聊天群中,李长军最后说的这八个字,都感觉脑袋中有轰鸣声响起!

在数百上千年的宿敌压力下,大家哪怕历经改朝换代,也只是想的如何防御敌人,所以几大皇朝,都有万里城墙。

而李长军的话,直接将他们心中的城墙,彻底击溃!

长城内外,皆是国土!

汉武大帝:“李老二,看来,我们的长安帝都,还不够偏北啊。”

大唐李二:“无妨!我们可以出帝都,御驾亲征,向北出发!”

看着三尊帝王激动的样子,李长军又提醒道:“你们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稳固国内,发展生产,可以做好出征的准备,但千万别轻举妄动。”

他后面没说,你们万一战败,那不得损失惨重,我还怎么赚你们万金?

有几百把自动步枪,那赢一群骑兵,不说百战百胜,那至少也是十拿九稳。

大唐李二:“我们三大帝国的情况都差不多,都有内忧外患,而外敌的实力也差不多。对此,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汉武大帝:“说来听听!”

大明朱棣:“我大致猜到了。”

大唐李二:“我们来个百日战争计划!一百天之后,我们三大帝国同时北上,御驾亲征,看谁先获胜,谁的战果更丰厚!”

听到李世民的计划,连李长军也有些惊讶。

发动战争,可不是说打就打的,尤其是像这些古代帝国,交通运输落后,与匈奴之战更是举国之战。

哪怕是御驾亲征,已经熟能生巧的朱棣,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准备。

而此时,大唐和大明,都只建国了十几年,而且两人都是通过杀伐上位,根基不稳,综合力量远弱于匈奴。

大汉王朝,虽然有六十年的根基,但此时年方十八的汉武大帝,面临的内忧依旧不小,三堵墙挡着他,让他的才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虽然有李长军卖给他的30把手枪,在朝堂之中,必然能引起巨大的轰动和改变。

但三个月后,就要御驾亲征匈奴,难度依旧很大。

可是,在听到李世民提出的“百日备战计划”后,汉武大帝和大明朱棣,依旧振奋不已,不甘落后地表示同意。

汉武大帝:“百日之后,我们与草原敌人一决雌雄!也是我们三个帝皇内部的一较高下!”

大明朱棣:“不仅如此,此战之后,我们帝国也会内外忧患同时解除,国力更上一层楼!”

李长军也有些激动,这三个帝国,虽然是三个不同的平行世界中的帝国,与水蓝星历史上的三个帝国不一样,但他依旧有种亲切感和认同感。

他自然也希望三大帝国获得胜利。

想到这里,李长军回复道:“三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了,到时候我至少会给你们,送来1500支自动步枪,以一当百!”

“你们各准备两千精锐骑兵就行。一人双骑,也就是两千人,四千匹上等战马。”

“除此之外,剩下的普通士兵、兵役、劳役、随军等,就跟在后面,收拾战利品、负责后勤就行。”

三位皇帝闻言,顿时大喜。

大明朱棣:“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我认为,先遣军最好自带后勤。三个月之后,恰好刚入秋,正是草原水草丰茂时,战马不需要草料。”

“而两骑,只需要携带一人20天的干粮和一些水就行,此外还有战马需要的精饲料粮食。”

刘彻和李世民,都知道朱棣对草原大敌的熟知,激战过多次。

他的这个计划,同样获得了能征善战李世民的肯定。

李长军思索一下,道:“每人的战马,预留50斤的重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