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距官宣还剩99天
006章 国宴的标准,从一盘豆腐开始(旧版)

国宴厅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一次在直播节目上看人炒菜,竟然生出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

“呸,你馋的是林大厨的身子,跟炒菜没一毛钱关系!”

“相亲的时候,厨师,他不香吗?”

“这盘龙井虾仁,吃了可能会怀孕的…”

……

观众一边看直播,一边发弹慕。

两位大厨忙活了半天,一桌子好菜终于上桌了。

“开动吧,感觉有点低血糖了…”

黄小明从餐厅冰箱里,给每人拿了一罐冰镇红茶。

他到现在还在冒汗,身上的衬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今天的活没有白干,中午这顿饭吃的好丰盛呀。”

李浩妃帮各位前辈盛好米饭,最后一个坐上桌子。

看着一桌子美食,身上的疲惫顿时轻松不少。

“这盘是凉拌鸭血?”

赵小刀用筷子指着桌上那盘红色片状的食物问道。

刚才在灶台前她就想问来着。

“这哪是鸭血呀,这盘叫苦槠豆腐,就这一份材料费就得好几百!”

张椋平时就喜欢研究各种食材,倒是知道这个苦槠豆腐的来历。

“一盘豆腐要几百?”

李浩妃的表情很夸张,她就是个心直口快的姑娘。

这么贵的豆腐,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种豆腐是用苦槠树的果子碾磨制成的,苦槠子搜罗起来非常麻烦,加工过程又很繁琐,现在只有赣、皖一带的农户家里,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摆出来招待贵客,市面上基本没有卖的。”

“我还是去年到萍乡拍戏,跟着导演在当地亲戚家里吃过一回。”

张椋说完,便迫不及待的夹了一片豆腐。

“我也尝尝。”

赵小刀听完这番解释,早就馋的不行,赶紧也夹了一块豆腐。

原始加工的苦槠豆腐会略有涩味,林晏之对它经行了特别的处理。

去除涩味的同时保留了苦槠子天然的香气。

清凉爽滑的口感,不仅满齿留香,还特别解暑。

赵小刀刚吃了一小口,便忍不住朝林晏之竖起大拇指。

美食当前,林晏之跟小黄鸭之间的那点恩怨,早被她抛诸脑后了。

这盘苦槠豆腐太对她的胃口了。

“如果按照国宴的标准,乌鱼蛋、虾仁和豆腐是入不了正晏菜单的,最多算是地方特色菜,专门用来招待特定省份的领导。”

“它们还有一种叫法,台菜,简单来说,就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常备菜单。”

林晏之的这番解释就很专业了。

身为国宴文化首席推广官,这个时候还是要站出来干点正事的。

出发前,陈参谋长可是再三叮嘱他。

弘扬国宴文化,才是他此行的最终目的。

一定要让收看节目的观众,对国宴有一个深刻的,全面的认知。

“天呐,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虾仁,林大厨,你太厉害了!”

李浩妃这孩子很挑食,平时就不爱吃素菜,她第一筷子夹的就是龙井虾仁。

虾仁白嫩、茶叶翠绿。

不管是卖相上,还是入口后的味道,简直是绝了。

“这乌鱼蛋汤味道好鲜啊,你们不尝尝吗?”

黄小明这都已经盛第二碗汤了。

一桌子人只顾着赞林晏之的手艺,倒是把一旁的张椋给冷落了。

没办法。

林晏之口中这三道平平无奇的“台菜”,严格来说都入不了正晏菜单。

可是张椋那两道所谓的拿手菜,这这几盘菜前就真成了农家小炒了。

“心疼我椋哥三秒!”

“一盘豆腐都有这么多讲究,我朝美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国宴的标准,从一盘豆腐开始。”

“我决定了,高考落榜就去学厨师!”

“看着看着,面前这碗鱼翅它突然就不香了…”

节目播到这里,正好赶上饭点了。

很多观众都是边吃饭边看节目。

对观众而言,这一盘豆腐的杀伤力甚至不亚于一桌满汉全席!

因为苦槠豆腐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还有那个乌鱼蛋汤也是一样。

“店长,我们刚才吃的这几道菜,绝对要列入中餐厅菜单里!”

赵小刀喝汤的时候,还不忘向小明店长提建议。

别的不说,林晏之的颜值和这手做菜的手艺,估计没几个女人能扛得住。

也难怪小黄鸭当初会泥足深陷,即便分手了,依旧对他念念不忘。

“林大厨,这几个菜要怎么定价?”

黄小明吃撑了,安逸的靠在椅子上。

“国宴的菜品从来没定过价格,这个我也不清楚。”林晏之如实说道。

噗!

张椋正喝饮料呢,听他说的这么轻描淡写,差点被呛到。

国宴厅所有菜品都是用来招待外宾的,当然不可能标出具体价格。

他这么说,确实也没毛病。

可这话听在旁人耳朵里,就好比在说,我炒的菜都是无价的。

没有足够的底气,还真说不出他这个范!

PS:求鲜花,评价票,喜欢的话,评论区敲个1也行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